侍艷楠
[摘 要]統(tǒng)編教材從第二學段開始,每冊教材都設置了一個習作單元,使小學階段的習作知識形成系列化、單元化的特點。這是統(tǒng)編教材的創(chuàng)新之處。教學四年級上冊的習作單元(第五單元),教師應采取整合的教學策略,通過讀寫結合突破板塊之間、內容之間的關系,通過強化體驗彰顯課堂精彩,通過多元評價達成提升習作能力的目標,這樣抓住“讀”“寫”這兩個中心,落實單元要素目標,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習作單元;教學價值;讀寫結合;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2-0007-02
從第二學段開始,統(tǒng)編教材每個單元都以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條主線進行編排,同時還出現了閱讀策略單元和習作單元這樣的特殊單元。就習作單元來看,它的特殊性就在于給予學生漸進性學習的過程,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閱讀指向寫作的目標,以讀促寫。習作單元的“新作文體系”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學習方法,在習作中運用方法;同時,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從寫作的角度來看待文本,關注的側重點要放在教會學生的寫作方法上,不要求面面俱到,形成習作的異態(tài)教學。
習作單元的序列化不僅體現在單元中,而且體現在整個小學階段中??v觀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把事情寫清楚”就出現了8次,包括觀察、實驗過程、理由、游戲等。這樣,讓學生逐漸了解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就是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作者是怎樣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清楚的。
一、讀寫結合求突破
傳統(tǒng)的讀寫結合,“讀”與“寫”的關系更偏重于“讀”。在閱讀教學中,“寫”為“讀”服務,“寫”僅作為“讀”的拓展部分,目的是達到文本的再現和情感的體驗;在寫作教學中,“讀”為“寫”服務,通過“讀”教會學生方法,搭建學生寫作的扶梯。而在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單元中,“讀”“寫”不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聯(lián)結的共生關系。習作單元的六個組成部分緊密聯(lián)系,習作知識呈螺旋上升之勢,構成了一個以寫作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核心的階梯。
那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應如何抓住這些習作知識點展開學習呢?
(一)單元導語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讓學生用手中的筆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有兩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逼渲校谝豁椫赶蜷喿x,第二項指向寫作。明確了單元內讀寫之間的聯(lián)結,也就明確了本單元的教學方向。
(二)精讀課文
本單元安排兩篇精讀課文《麻雀》和《爬天都峰》,它們都是指向寫作的閱讀文本?!堵槿浮氛n后練習第一題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樣按照起因、經過、結果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的;第二題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圍繞“老麻雀的無畏”和“獵狗的攻擊與退縮”這兩部分,怎樣抓住細節(jié)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寫清楚。《爬天都峰》課后練習第一題要求學生概括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并梳理課文的敘述順序;第二題指向課文的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了解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把爬山過程寫清楚的方法。兩篇精讀課文的習作要素也是有層次的,先了解如何寫事,再明白怎么寫清楚。
(三)交流平臺
習作單元的“交流平臺”是結合兩篇精讀課文,以對話的形式向學生揭示本單元閱讀、寫作的策略知識。在教學本單元的開始,教師可先讓學生回顧自己以前的寫作經驗,再在精讀課文學習中運用,最后通過“交流平臺”進行升華,這樣效果會更好。
(四)初試身手
“初試身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讓學生看圖說話,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把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說清楚;第二部分讓學生把做家務的過程寫下來,實際上是讓學生結合之前學到的方法,抓住細節(jié)把過程寫清楚。
(五)習作例文
“習作例文”板塊共有兩篇文章,分別是《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傲曌骼摹钡墓δ苁侵赶蛄曌鞅磉_,主要是給予學生可以借鑒的范例。值得注意的是,《小木船》這篇例文告訴學生,事情發(fā)展過程中那些重要的內容要寫清楚,不重要的內容可以略寫。
(六)單元習作
單元習作“生活萬花筒”,為學生提供了很多選題。在之前的習作中,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選擇印象深刻的事例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再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現習作整體思路,以便學生按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
這些板塊“六位一體”,全部指向寫作。教學時,教師應以閱讀、寫作策略知識為抓手,通過發(fā)現-提煉-嘗試-反思-運用這幾個階段的學習,全面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
二、強化體驗求精彩
習作教學中,學生的生活經歷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習作的主題是“生活萬花筒”,并提供了“教室里的掌聲”“照片里的溫暖”“家庭風波”等八個貼近學生生活,能夠喚醒他們生活經驗的題目,要求學生選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課堂上,為了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可先讓學生讀一讀這幾個題目,然后想一想:“這些題目讓自己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弊詈?,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這樣能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在這個趣事共享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經驗會再次重現。在這期間,學生將生活體驗化為習作樂趣,從審題入手,有效地完成本次習作的選題。
習作的難點之一就是學生不知道如何寫。他們通常說得很好,但一到動筆,他們的思維就呈現混亂的情況,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想到哪里就寫哪里。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設計習作思維學習單(見表1),引導學生展開習作思維。這時,教師可以將這個過程與之前的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和“習作例文”勾連起來,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習得的寫事方法,并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一寫,幫助學生梳理習作脈絡。
三、多元評價求反思
(一)評價內容目標分級
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單元讀寫分編又兼顧讀寫結合,習作單元的目標內容多種多樣,有方法指引,有言語運用,有細節(jié)填充,更有整體構思,因此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對象也應是多樣的。在習作講評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是否“按一定順序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進行評價,可以充分利用之前完成的習作思維學習單,讓評價有據可憑。細節(jié)的填充更見真章,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挑選幾篇習作,全班共同進行評價,說一說習作中的哪些細節(jié)更打動自己。這樣,讓學生學會利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將事情寫具體清楚。有的學生的習作毫無章法,重要內容寫得很少,無關緊要的卻大費筆墨,這是因為學生抓不住重要的內容進行重點描寫的原因。其實,本單元習作例文《小木船》要教會學生的,便是把事情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內容寫清楚,不重要的內容可以略寫這一寫作方法。綜上所述,學生習作的評價可以進行目標分級,達到一個目標得到一顆星。(詳見表2)這樣,學生通過評價可以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習作。
(二)評價方式多元互動
評價內容的多樣化要求我們評價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在評價中,教師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可選擇優(yōu)秀的習作作為范例,重點講評;可以將有問題的習作讓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修改,給出建議;也可以聚焦班級習作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目標梳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再次明確本單元的習作要求。
習作單元是統(tǒng)編教材的創(chuàng)新。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應該以此為著力點,本著提高學生習作素養(yǎng)的目標,不斷探索,有舍有求,抓住“讀”“寫”這兩個語文教學的中心,努力提升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柳.統(tǒng)編教材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四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Z3).
[2] 陸苗.準確把握單元要素 有效落實單元重點——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習作單元整體解讀與教學建議[J].教育科學論壇,2020(07).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