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李晶 ,王濤
1.齊齊哈爾市第七醫(yī)院肝病四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2.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3.牡丹江市中醫(yī)醫(y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肝硬化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會對肝臟造成極大損傷。 人們一旦患有病毒性肝炎,病毒就會長期存在于身體當中,而且不斷復制,使肝細胞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損傷,并且造成肝功能進行性傷害[1]。肝臟細胞的炎癥和纖維化是并存的,這就是肝硬化,活動性肝硬化。 通常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低熱、消瘦,還有可能出現(xiàn)不良的胃腸道癥狀和牙齦出血癥狀等。而且患者的面色比較晦暗,甚至有肝掌和蜘蛛痣等情況[2]。為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首先要明確病毒的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抗病毒治療。為進一步提高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的療效,緩解肝臟細胞的炎癥和肝纖維化的情況, 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進行治療,取得效果良好。該文敘述2018—2020 年收治的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患者68 例, 探討分析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臨床療效。 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選取收治的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患者68 例,按照隨機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4 例。 研究組男 21 例,女 13 例;年齡 29~65 歲,平均(40.12±4.08)歲;病程 3~19 年,平均(5.63±1.7)年。 對照組男 19 例,女 15 例;年齡 28~63 歲,平均(40.03±3.78)歲;病程 4~18 年,平均(4.91±1.67)年。 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臟病變及患有精神障礙的患者。 兩組病情、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次研究均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簽署同意書。
1.2.1 對照組 采用恩替卡韋藥物治療。 恩替卡韋(國藥準字 H20100129;規(guī)格:0.5 mg/片),患者遵醫(yī)生的囑咐服藥,0.5 mg/(片·次),1 次/d,服用藥品時應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 h 服用)[3]。
1.2.2 研究組 在服藥恩替卡韋藥物的基礎上聯(lián)合服用復方鱉甲軟肝片藥物。 復方鱉甲軟肝片(國藥準字Z19991011;規(guī)格:0.5 g/片)口服治療,4 片/次,3 次/d,通常治療12 個月為1 個療程,或遵醫(yī)囑進行服藥[4]。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12 個月的情況。 分析肝功能情況,如總膽紅素(TBIL)、谷丙轉(zhuǎn)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動度 (PTA) 和肝功能分級標準 (Child-Pugh)。 觀察肝纖維化各項指標的情況, 如透明質(zhì)酸(HA)、層黏連蛋白(LN)、血清Ⅲ型膠原(PCⅢ)、血清Ⅳ型膠原。對比治療各個時間段HBV-DNA 轉(zhuǎn)陰情況及兩組患者治療情況。
②效果評價:根據(jù)肝纖維化血清學標志物及肝功能血清指標進行評價。 治療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標情況恢復明顯,肝纖維化指標分期下降≥2 期,臨床癥狀改善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標情況改善,肝纖維化下降1 期,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或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肝功能指標以及肝功能分級標準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及肝功能分級標準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及肝功能分級標準情況對比()
組別ALT(U/L)PTA(%)TBIL(μmol/L)Child-Pugh(分)研究組(n=34)對照組(n=34)t 值P 值25±12 33±13 2.636 0.004 68±11 61±9 2.871<0.001 21±13 31±15 2.937<0.001 5.2±1.1 7.8±1.6 7.808 0.005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對比[(),μ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對比[(),μg/L]
組別HA LN IV-C PCⅢ研究組(n=34)對照組(n=34)t 值P 值68±11.3 93±15 7.762<0.001 38±8 55±10 7.740<0.001 82±12 110±17 7.846<0.001 8.6±2.0 11.1±2.4 4.666<0.001
治療12 個月后,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0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79.4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00,P<0.05)。 兩組治療后 9 個月、12 個月的HBV-DNA 轉(zhuǎn)陰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與HBV-DNA 轉(zhuǎn)陰情況對比[n(%)]
肝硬化指的是肝臟纖維組織沉積和假小葉形成,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指持續(xù)性乙型肝炎或慢性肝炎反復活動、纖維組織增多導致假小葉形成[5]。其臨床表現(xiàn)為無肝病癥狀和體征、無肝病癥狀但是有肝病體征、有肝病癥狀但無肝病體征、即有肝病癥狀又有肝病體征。 嚴重的患者可反復出現(xiàn)腹水、肝性腦病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其肝功能表現(xiàn)可以正常,也可以異常,ALT、AST 正?;蛏?,A/G 正?;驕p低,膽紅素正?;蛏?。 HBV-DNA: 血清HBV-DNA 可以陰性,低水平復制(≤104),也可以表現(xiàn)為高水平復制(>105)[6]。 乙型肝炎具有長期感染的過程,根據(jù)肝硬化的速度或程度的不同,可季節(jié)成為小結節(jié)型或大結節(jié)型的影像學特點[7]。 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衰竭和癌變的發(fā)生率比無病毒復制的患者明顯有增高的趨勢。因為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大小結節(jié)的形成與病變輕重和病情發(fā)展速度密切相關,要及時的進行治療。而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活動性肝硬化時主要方式, 抗病毒治療可以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同時也會抑制病毒復制,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控制病情的發(fā)展。 目前,臨床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共同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恩替卡韋是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對乙肝病毒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通過磷酸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三磷酸鹽在細胞內(nèi)的半衰期為15 個小時??梢酝ㄟ^HBV 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競爭,恩替卡韋三磷酸鹽可以抑制病毒多聚酶的所有活性[8]。復方鱉甲軟肝片的藥物組成為鱉甲、莪術、當,歸、赤芍、三七、黨參、黃芪、紫河車、冬蟲夏草以及板藍根和連翹組成。具有軟堅散結,化瘀解毒,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9-10]。 復方鱉甲軟肝片對肝纖維化早期有明顯的阻斷作用,同時還可以抑制貯脂細胞增殖,減少膠原蛋白合成,降低膠原蛋白Diss 腔過量沉積,可以溶解和吸收已經(jīng)形成的肝纖維化作用。 患者服用后可以有效的改善肋骨隱痛以及腹脹等情況[11]。經(jīng)過此次研究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的 TBIL (21±13)μmol/L、ALT(25±12)U/L、PTA (68±11)% 和 肝 功 能 分 級 標 準Child-Pugh (5.2±1.1) 分, 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TBIL(31±15) μmol/L、ALT(33±13)U/L、PTA(61±9)%和肝功能分級標準 Child-Pugh(7.8±1.6)分(P<0.05)。文獻指出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治療效果較好,在肖志群等[11]研究中顯示,研究組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后研究組患者的TBIL(20±12)μmol/L、ALT(24±11)U/L、PTA(67±10)%和肝功能分級標準 Child-Pugh(5.3±1.2)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 TBIL(32±35)μmol/L、ALT(35±11)U/L、PTA (62±8)%和肝功能分級標準 Child-Pugh (7.6±1.3)分(P<0.05),與此次研究結果相近[12]。
綜上所述,對乙型肝炎相關活動性肝硬化的患者采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復方鱉甲軟肝片治療,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纖維化指標,治療效果明顯,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