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美
兗礦新里程總醫(yī)院腎內科,山東鄒城 273500
腎功能衰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患者在發(fā)病后其腎實質會發(fā)生極大損傷,不能夠起到正常的腎臟代謝作用,會引起代謝產物潴留、酸堿平衡失調和水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的問題,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1]。 現(xiàn)階段臨床上在治療腎功能衰竭時主要方法有透析和腎臟移植等,由于腎臟移植治療在配型方面難度很大,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透析成了治療腎功能衰竭的首選方案。目前腎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血液透析,另一種是腹膜透析, 在臨床實踐中這兩種方法都屬于常用的方法,不過單純采用一種透析方式治療腎衰竭往往無法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在臨床中大多聯(lián)合應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具有較好的效果[2-3]。 該文特選擇該院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腎衰竭患者106例納入研究,分析腎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腎衰竭患者106 例作為該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劃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 53 例。 甲組中男性 29 例, 女性 24 例; 平均年齡(57.1±5.2)歲;平均病程(2.5±0.8)年。 乙組中男性 28例,女性 25 例;平均年齡(57.2±5.3)歲;平均病程(2.6±0.7)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腎衰竭診斷標準,且經過臨床診斷予以確診;②對研究內容知曉同意,并在知情同意書中簽字確認;③獲得倫理委員會審查和批準。 排除標準:①合并傳染病感染;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合并活動性肝??;④合并精神疾病或者認知障礙;⑤中途退出。
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治療甲組, 對患者實施局麻,麻醉成功后通過雙滌綸套導管對患者予以腹腔置管。 在手術置管3 d 后,通過自動腹膜透析機對患者實施透析治療。 將透析液量設置為1 L,在腹腔中灌入,留置 2 h,2 次/d。 之后增加透析液量到 2 L,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非臥床腹膜透析治療, 在灌入到腹腔后,透析液應保留4~5 h,透析液置換量控制在14~21 L,3 次/d,透析液夜間保留在8~12 h,直到患者腎功能達到正常水平為止。
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血液透析治療乙組,7 d 為1 個治療周期,前6 d 患者接受腹膜透析,與甲組方法相同,第7 天患者接受血液透析。 選擇碳酸氫鹽透析液進行血液透析,在患者股靜脈或者頸內靜脈予以臨時置管,實施內瘺手術。 采用4008s 血液透析機作為治療儀器, 透析液流速為500 mL/min, 血液流量為220~280 mL/min,4 h/次。
上述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 個月持續(xù)治療。
比較兩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療效:顯效:腎功能指標在治療后恢復基本正常,并且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腎功能功能指標有所改善,且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治療后沒有達到上述指標。其中顯效加有效為總有效。 比較兩組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心功能不全、電解質紊亂、高血壓和胸腔積液等。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或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乙組總有效率(98.1%)明顯高于甲組的75.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前, 乙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與甲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乙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明顯低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比較()
組別 尿素氮(mmol/L)治療前 治療后血肌酐(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甲組(n=53)乙組(n=53)t 值P 值15.3±0.8 15.2±0.7 0.685>0.05 13.4±0.6 10.1±0.2 37.985<0.05 741.8±26.9 739.6±28.5 0.409>0.05 658.8±14.2 523.1±5.6 64.720<0.05
甲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9.6%,乙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5%,乙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在臨床中腎衰竭是一種常見病、危重疾病,患者在發(fā)病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甚至造成腎臟萎縮,而且還會嚴重地破壞到患者機體內的酸堿平衡、 水電解質平衡,隨著病情的進展,還會對全身臟器造成損害,引起臟器功能降低[4-7]。 腎衰竭具有非常復雜的發(fā)病機制,遺傳性腎炎、膀胱輸尿管反流、腎發(fā)育不良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腎衰竭,而且近年來由于腎間質小管損傷導致的腎衰竭的發(fā)病率也開始越來越高。
目前臨床上在治療腎衰竭時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其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8]。作為一種血液凈化法,腹膜透析中的材料和吸附劑能夠有效清除腎衰竭患者的毒素, 而且還可吸附各種大分子炎癥因子,比如腫瘤壞死因子-α。 不過腹膜透析很容易導致酸堿代謝紊亂,而且在清除小分子物質時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血液透析主要是利用建立血管通路的方式,使患者的酸中毒癥狀得以改善,并且保證其血流動力學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還能夠對血氮過高進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將腎衰竭毒素有效清除,不過血液透析在大分子炎性因子清除能力方面相對比較弱[9-10]。在治療腎衰竭的時候,通過血液透析連續(xù)性腎臟代替療法能夠很好地清除掉各種小分子物質,防止各種毒素在體內堆積,減少患者機體中的水潴留,使其腎臟的微循環(huán)障礙得以改善,減少各種毒素對患者臟器組織的損害[11]。 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法在臨床實踐中無需體外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以保證患者血容量的穩(wěn)定性,不會引起血容量急劇變化,因此能夠有效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由于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方法能夠優(yōu)勢互補,因此聯(lián)合應用兩種方法治療腎衰竭效果更加突出。
在該次研究中, 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治療甲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乙組,結果顯示,乙組的總有效率(98.1%)明顯高于甲組的75.5%(P<0.05),表明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治療后,乙組的尿素氮(10.1±0.2)mmol/L 和血肌酐(523.1±5.6)μmol/L 明顯低于甲組(13.4±0.6)mmol/L、(658.8±14.2)μmol/L(P<0.05),證實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乙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3%)明顯低于甲組的39.6%(P<0.05),表明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這與孫智恒[12]的文獻報道:聯(lián)合透析總有效率100%高于血液透析組的 72%(P<0.05),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通過腹膜透析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患者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還可以極大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