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臻
【摘? 要】教師之所以需要賦予新內容與含義于閱讀教學,是因為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元素。語文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因此教師應重視小學語文教學,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诖?,本文將淺析如何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繪聲繪色”。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閱讀;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046-02
How to Mak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emetic"
(Hongkong Road Primary School, Jiao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ZHOU Guizhen
【Abstract】The reason why teachers need to give new content and meaning to reading teaching is becaus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can not only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increase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reading ability,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moral character.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o mak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enhance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Method exploration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閱讀充滿激情
“從眾閱讀”這一問題常會出現(xiàn)在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所謂的“從眾閱讀”,就是指學生在課堂閱讀時往往會受到周圍其他學生的影響,盲目地跟著周圍學生朗讀某一篇課文,沒有自主性,不會自己選擇要讀的文章,這種情況也稱之為學生階段自主性低。因此,教師必須弄清楚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都有哪些,更要設法讓學生體驗到閱讀該有的樂趣。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感受閱讀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絕對不能把這件事當作一項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可以試著利用那些趣味性較強的故事,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閱讀。要吸引學生進行閱讀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提供一些童話故事,讓學生對這些有趣的故事進行閱讀。如學生在接觸到《紅舞鞋》《白雪公主》《睡美人》等經典童話故事后,其閱讀的積極性就能夠被調動起來,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fā),學生會因為對故事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自主地開展對童話故事的討論以及探究。因此將目標放在有意思的故事上,是完全可行的方法,學生通過朗讀那些扣人心弦的童話故事后,會被故事的跌宕起伏和精美的文筆深深吸引,從而情不自禁地大聲甚至略帶韻味、感情地進行故事朗讀,而不會再出現(xiàn)以前那樣朗讀的整個過程中只有一種聲調的閱讀。
閱讀的一種不錯的手段和方法就是大聲誦讀,為了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教師要及時抓住時機,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朗讀并不是簡單的發(fā)出聲音。之后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辯論,這能幫助學生對故事有一個更充分的理解。學生小組對內討論,對外辯論,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引導學生多思考,讓學生從朗讀到思考實現(xiàn)一個自然的過渡。教師要讓學生清楚,朗讀最重要的是積極思考和認真探究的過程,而嘴巴配合大腦完成發(fā)聲這一過程只是其次。通過這次小組辯論活動,學生能夠理解朗讀作為閱讀的基礎,在閱讀中時刻發(fā)揮著巨大作用,但閱讀并不止于此,朗讀也不過是閱讀的一個開始。
二、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嘗試情境閱讀
閱讀是一種心靈與心靈交流的途徑,教師要想讓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就要善于針對學生閱讀的內容來創(chuàng)設相對應的具體情境。學生只有切身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整篇文章的內容才會因為大聲朗讀而有一個深刻難忘的印象,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不同閱讀情境,學生將能從中獲得一個有關鍵作用的中心點。學生把握文章的過程其實就是通過朗讀尋找文章的中心,有了以上這些作為閱讀保障,學生就能深刻體會文章的思想。
要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繪聲繪色”,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出現(xiàn)急躁的心理,要認識到小學生因為年齡小,身心不夠成熟,對世界的認識不夠,還未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所以在閱讀中不太敏感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即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很快理解中心句和中心段落,僅僅朗讀了一遍之后馬上就可以確定所讀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而少數(shù)學生卻無法成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也無須擔心或生氣,更不能認為這些不能很好把握文章的學生比別人更笨或是不認真閱讀。教師也應該知道,盡管閱讀有娛樂功能,但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消遣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重要的組成元素。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不同學生薄弱之處的不同,為學生制定對應的策略和方式進行教學,賦予閱讀不同的內容和含義,是教師需要去做的。
如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紅樓夢》“黛玉葬花”一章時,書中關于這一情節(jié)描寫得十分細致,但是部分學生無法理解,甚至認為作者在這些描寫上耗費筆墨過多,根本就沒什么用。教師可以根據(jù)情況隨機挑選幾名學生在課堂上開展演繹,讓這幾名被挑選的學生分別扮演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探春等人。分配完角色以后,讓學生根據(jù)書中的描述進行一場角色扮演,試著還原黛玉葬花的情境。對于新穎有趣的情景劇,學生自然會感到十分新奇,隨之產生喜愛之情,因此教師在進行角色挑選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參與活動的期待,為了保持學生的熱情,要盡量多選幾個小組的學生,讓學生可以欣賞到多個版本的黛玉葬花,這樣也能滿足學生想要表演和展現(xiàn)自己的欲望。
三、創(chuàng)新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
應試教育下的傳統(tǒng)教學所產生的引導學生閱讀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教師對于學生語文學科的意識要求較高,但部分教師依舊喜歡使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這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學習需求了,何況這一需求還在不斷增加。改革教學策略,用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讓學生閱讀,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方式,改變自己之前的理念,盡可能讓小學語文閱讀帶給學生的印象從刻板、枯燥變?yōu)轷r活、有趣。
換言之,教師要讓學生獲得“解放”,改變以往固定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也要嘗試著引導學生行動起來,去閱讀生活。教師必須牢記,閱讀的奧秘就是懂得閱讀生活,除了課堂教學,閱讀也應該被帶到生活中的其他地方去。不付諸任何行動、只是單純地進行閱讀是沒什么用的,說是原地踏步也不為過。所以,教師應該適當?shù)亟M織課外活動,帶領學生去進行一場路途并不算太遙遠的旅行,可以是去野外,也可以是去參觀博物館。另外,教師也應認識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很多,如觀察校園內的景致、聽講解員的講解、了解歷史文物的變遷等,都是可取的手段。學生也許無法做到讀萬卷書,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多閱讀和多行路總歸是好的,這二者結合能幫助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更快地成長起來。只要用對了方法,哪怕只是隨便開展一些相應的活動,都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參與閱讀,讓學生雖沒有去過太多地方,也能領略祖國的錦繡河山,讓學生雖經歷簡單也能體會到人生百味。否則,一味地追求成績直接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發(fā)展出現(xiàn)各種大小問題,而這也背離了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均衡發(fā)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許多學生因為部分教師教學思想死板,教學手段強硬,常常會出現(xiàn)認為只有閱讀紙質文章才是對的,其他方式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其實不然。風景和歷史文物都有時光的韻味,如果不細細品讀,一般人不見得能很好地理解。這種獨出心裁的閱讀方式能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而小學階段常見的“景致”有很多,操場上的標志牌、學校里的建筑,這些都是值得學生駐足觀察的東西。循序漸進,才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教師要保持耐心,等待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馬進林.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實踐[J].學周刊,2019(28).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