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成
摘 要: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組織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有效的提問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提問方式單一、學生參與互動的機會不均等的問題,教師應當調整課堂提問策略,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思路,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本文簡單分析了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提問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9-0103-02
【Absrtact】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in elementary school. When organiz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mathematics through effective questions. Facing the problems of single questioning method and unequal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action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eachers should adjust their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the classroom,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dynamics through questioning and interaction,and adjust teaching ideas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erest,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sim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er's questioning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teacher's questio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 classroom for refere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Questions in class;Strategy analysis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教師必須調整教學策略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的教育價值,通過豐富的提問互動活動增強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而有效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
1.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
(1)提問方式單一導致學生興趣不足
當前許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采用的方式過于單一,教師以提高學生考試成績?yōu)槟繕嗽O計教學活動,因此忽視了課堂提問的重要性,教師采用的提問方式過于單一。組織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教師習慣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課堂互動,教師以口頭講授的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必須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口頭提問的方式雖然高效,但是形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師習慣設計封閉式的問題,直接提出某一點要求學生判斷觀點正確與否,學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無法結合自身觀點發(fā)表看法。
(2)學生參與提問互動的機會不均等
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主要由教師主導,教師的個人喜好直接影響到提問的整體效果,選擇提問對象時,教師通常偏向于學習成績好,表達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這就導致每位學生參與提問互動的機會并不均等。課堂提問本身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式,在教師選擇提問對象具有偏向性的情況下,課堂提問不能反映班級整體的學習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提問的價值。此外,對于學習能力較差或者是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在缺乏課堂互動的情況下,這部分學生的缺點將被進一步放大,他們無法在課堂中感受到教師的重視,逐漸喪失對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2.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師提問的基本原則
(1)遵循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在組織課堂提問活動時,教師必須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提問的方式。每位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同,先天智力因素也存在差異,教師如果只是以統(tǒng)一的提問方式與學生交流,很容易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影響到課堂提問效果。遵循主體性原則,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和個性特征調整提問的方式和問題難度,確保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此外,教師還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在提出問題之后由學生獨立思考,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2)遵循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動力,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趣味性的原則,通過充滿趣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想要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提問的素材,在充分了解學生課余生活的情況下,借助生活素材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此外,教師還應嘗試在提問中加入搶答元素,鼓勵學生以競爭的形式爭取回答問題的機會,并設置一定的獎勵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