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凱
摘 要:小學數學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yǎng)和各項基本能力,在整個小學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小學數學不同于其他文學類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通過小學數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要在課堂上合理地為學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逐漸引導學生形成解題思路及良好的解題習慣。教師應該合理地引導學生在解題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不斷地在總結中養(yǎng)成數形結合的解題習慣,從而努力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诖耍治隽诵W數學教學的現狀,并重點分析了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合理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全面審視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然后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基本掌握情況與接受程度優(yōu)化教學方式。同時,教師不能單純地對學生進行口頭的引導和教育,要從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和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學生掌握數形結合的基本條件,使學生了解數形結合的優(yōu)勢所在,引導學生樹立數形結合思想和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拓寬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促進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傳統教學模式背景下,教師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各項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和體會小學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降低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教師僅局限于教材知識的講解,無法拓寬學生的視野,不能全面提升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認知和體會,無法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性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未能給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知識點更加偏向考試的重點基本知識,一些無關緊要的知識往往被忽略掉,無法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題庫,使學生只能見識到一些常見的題型。這樣一來,會使學生的解題思維受到極大的限制,一旦題目有了簡單的創(chuàng)新與提升,學生就會出現不會做或者讀不懂題目的問題,導致學生的能力不能有效地鍛煉與提升[1]。
二、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
(一)教師應該利用數形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材知識內容枯燥且抽象,對學生而言往往難以理解,在課堂上,教師若一味地進行相關的定義講述,往往會使得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學生會因聽不懂抽象的知識內容而打擊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慢慢脫離了課堂的節(jié)奏,不利于學生數學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利用數形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去,能夠使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上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探索相關問題[2]。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中“圖形與幾何”相關內容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講解圖形與幾何相關知識內容時,應該努力引導學生在解題時樹立數形結合的思想,對一個比較經典的問題供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分析,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對例題進行分析與研究,然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最后的總結與分析,通過對各小組解題思路的總結,從而合理地對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合理的引入,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為學生的解題提供了多種思路與解法,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對解題效率提升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教師應樹立數形結合的教學觀念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教師也應該緊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充分了解當今學生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數形結合教學觀念,教師可以有效地對接下來的學習計劃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改革,并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針對性地培養(yǎng)的教學方式。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章“數與形”相關內容時,要求教師在解決問題時合理地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出了新的改革方向,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數形結合教學模式應該合理地在小學數學做運用,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三、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地在課堂上對學生做出引導和教育,并不斷地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交流與分析,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yǎng)。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潛移默化地對基本題型進行總結與提升,使得學生養(yǎng)成總結的好習慣,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不斷地積累相應的解題經驗,對教學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世祥.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5(18):244.
[2]楊文韜.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