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昌
摘要:體育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加大了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增加了許多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也加強了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要求?;诖?,本篇文章對小學體育活動中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的實踐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合作意識培養(yǎng);實踐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272
引言
小學體育課程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課程,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應當科學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運動的技巧,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通過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各種運動訓練,其中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途徑,而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各種意識和能力的關鍵時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中去。
一、小學體育合作教學中的問題
在人們的印象中,小學的體育課總是可有可無的。例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臨近某些科目的測驗時,體育課程就會被其他學科占用。本來是屬于體育課的時間,卻被用來進行主科目的學習或者自習,這讓本就沒有幾課時的小學體育課又被減掉了。小學生悶在三四十人的教室內(nèi)埋頭學習,一坐就是一整天,缺少鍛煉機會,身體免疫力降低,很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在大家的印象中,小學體育課的課堂并沒有什么十分明確的任務,無非教師帶領小學生做做準備運動,然后剩下的時間就歸學生自己支配。有些喜歡跑跑跳跳的學生就和同伴你追我趕,但安靜地坐著聊天的小學生也不占少數(shù),這就無法達到小學體育教學效果,對于小學體育與健康相互結(jié)合的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有待斟酌。。面對當下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小學生,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仍需不斷提高。
二、小學體育活動中學生合作意識培養(yǎng)策略
2.1創(chuàng)設新穎運動主題,發(fā)展學生個性優(yōu)勢
在分層合作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依據(jù)各小組的特長、愛好、興趣等具體實際情況,設計不同難度的體育運動主題,鼓勵不同層次的各小組之間,相互競爭合作,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互動環(huán)境中,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身的體育潛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在分層教學中,合理設計不同難度的訓練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在分層項目體育運動中有所收獲,讓學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提升自身的體育素質(zhì)水平,有效實現(xiàn)體育技能、思想品質(zhì)、創(chuàng)新精神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升。比如在《接力賽跑》中,教師按照學生日常體育水平,相應的分成若干小組,讓孩子們先進行小組練習,解決“接棒”時容易掉棒的現(xiàn)象,每組爆發(fā)力最強的孩子放在最后一棒,便于在最短時間內(nèi)沖向終點。孩子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組內(nèi)成員相互之間達成一定的默契度,這時候教師開展進行接力賽跑的比賽,用比賽促孩子們相互合作,爭取共贏。
2.2設計合作環(huán)節(jié)
比如在學校廣播體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示范和模仿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動作技巧。首先,教師先給學生們示范幾遍規(guī)范的動作,然后引導學生跟著教師進行動作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在一些關鍵的動作技巧和要領上,不斷地強調(diào),深化學生的記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找到學生普遍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然后進行強調(diào)和糾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成6個人的小組,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發(fā)一些錯誤的動作,再進行糾正。小組內(nèi)選出一個組長,喊口令,然后進行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訓練小組成員動作的一致性,然后在課堂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需要進行小組展示,每個小組都需要展示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動作,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對每一個小組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評價,從標準度、一致度和流暢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2.3有目標的學習,提高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
共同的目標指引下,孩子們會心向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從而提高合作水平,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因此,每次合作之前,教師應給學生定下一定的任務,既不能超出學生能力范圍,又不能太簡單讓孩子們失去探索的興趣。應是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使學生合作“跳一跳,夠得著”的任務,便于讓學生們獲得一定的成功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師在體育訓練中,還可創(chuàng)設游戲競賽主題,組織各小組之間運用技巧,開展排球接力比賽。教師:“怎樣才能使球不落地更快、更高效地墊到對面的終點?”教師鼓勵學生在具有競技性的趣味主題活動中,主動穿插正規(guī)墊球動作,夾臂、提肩送臂,腳部動作蹬、移、跟等動作技術要點,讓不同層次不同小組之間的成員,利用身體協(xié)調(diào)力量,將排球用墊球的技術運送到指定的位置。比如,將A層次體育運動水平較強的學生和B層次的學生共同劃分為同一小組,并細致地為每個小組提出科學的練習目標,讓學生在相互幫助、相互影響的實踐運動體驗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共同提高體育運動技能。
結(jié)束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機會,共同營造適宜的互助學習氛圍,利用合作學習的契機,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勇于向同伴學習,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同時,教師要開展多種合作活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邁進,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學生社會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石有.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03):96-97.
[2]焦建民.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2018(11):193.
[3]朱琳.小學體育活動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普童話,2017(44):35.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煙墩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