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關鍵詞:幼兒成長漂流日記;家園共育;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漂流日記
幼兒成長“漂流日記”是我園開展的一項特色教育活動,為我園進一步增進家園聯(lián)系,增強教育合力,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每個幼兒的家長都能通過漂流日記,把孩子成長的故事分享給大家。這本日記記錄了孩子成長中精彩瞬間、開心一刻,成長寄語的小故事,留下了孩子們成長的印記,包涵了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教師的反饋則將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變換以及對幼兒的期許呈現(xiàn)給家長,讓家長明了孩子在園的成長變換以及老師對幼兒的關注。
這本“漂流日記本”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家長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傳遞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心愿、友誼與信任,融洽師幼間的理解、尊重、平等與寬容,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成長氛圍。一本小小的成長日志,是家園溝通的橋梁,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家長播種夢想的沃土。
一、家園共育的背景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著名幼教專家陳鶴琴曾說:“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個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币幌捳Z,告誡我們幼兒園和家庭二者必須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家園的溝通交流、支持合作、資源共享才能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才能促進幼兒、家長、教師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長,才能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第三條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與實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p>
二、家園共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由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共同組成,三者之間互相滲透、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影響其發(fā)展最主要的是幼兒園和家庭,而家長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huán)境的施教者。那么如何記錄好成長日志,做好家園共育工作,使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合力的作用下獲得更為理想的發(fā)展,下面本人就談談有關家長記錄成長日記的心得體會和開展“家園共育”感受。
三、記錄成長日記,做好家園有效溝通,達成教育觀念上的統(tǒng)一。
1.記錄幼兒成長日記的意義
作為一個真正關心孩子的家長,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刻都是彌足珍貴的,就像孩子出生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走路,這些家長們都會深深的記在心里。由于日常工作生活的瑣碎,家長很容易忘記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取得的點滴進步,記錄成長日記不僅可以幫助家長記錄幼兒在園、在家成長的進步,也可以讓家長和幼兒共同成長進步。通過漂流日志的傳閱,讓班級更多的家長獲得育兒的經驗交流與分享,讓老師知曉幼兒在家發(fā)生的小故事,增進師幼之間的交流與感情。
2.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促進家園有效溝通。
在記錄日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發(fā)揚他的優(yōu)點,和老師一起探討如何彌補孩子的缺點,讓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下一步步的健康成長。幼兒園提供這樣一個平臺使家長們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心得。家長能從中看到自己在教育經驗中的不足,學習到其他家長的珍貴經驗。
3.家長和幼兒共同記錄成長日記,促進親子陪伴時光。
“漂流日志”最常用的記錄方式有:文字記錄、照片、圖畫等方式,很多細心的家長當一本漂流日志傳閱到自己的手中,會很仔細的評閱,也會在前面家長的基礎上更加用心完成這次日志的記錄。不僅從版面的設計,圖畫的構思,文字的記錄,都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愛,寄托著無限的期望。家長和幼兒一起填色、粘貼、手工制作裝扮漂流日志,不僅美化了日志,而且讓此次的記錄也更有意義。
四、家園成長日記共享資源,助推家園共育的方法。
1.分享家園成長日記教育內容,互相學習育兒經驗。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xiàn)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育的頭等大事就是品德教育。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人品的力量來自于榜樣的力量。作為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身心力行,我們要求孩子的東西沒有效果,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傳播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兒園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
2.共同創(chuàng)造愛的氛圍,促進家園共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身邊每一位親人的關愛。實踐證明,一個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厭棄的孩子則常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家長和老師有著極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家園聯(lián)合,耐心正確的教導孩子,就一定會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那么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就是非常成功的!
1.身教。俗話說:“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身教重于言教”。身為教師、家長,應當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切實地發(fā)揮引導作用,潛移默化地塑造出孩子的優(yōu)良品質。
2.關愛。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的《愛的教育》,是被各國所公認的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體現(xiàn)出了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鄉(xiāng)國之戀,其實僅僅是書名,就能深深地感動我們,因為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敖逃疀]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3.鼓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美好愿望,老師對每一個孩子都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一定要客觀看待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充分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若過多地以彼之長比己之短,孩子很容易因責備而厭學,因落差而自卑,其天性和創(chuàng)造力就可能受到抑制,可謂得不償失。
所謂細節(jié)成就人生,細微人生正是培養(yǎng)習慣的關鍵之外,只有思想一致,步調一致,行動一致,形成合力,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老師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達到家園共識,相信我們教育的孩子都會是成功的。
總之,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信任、支持、與宣傳。今后我們將繼續(xù)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充分發(fā)掘、利用家長這個豐富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努力發(fā)揮家長的主動性,用動人的故事書寫我園的漂流日記,讓這扇心靈之窗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密切家園關系,更加有效地促進家園共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曉文.談當前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特殊性.魅力中國,2011,(15)
[2]倪蕙.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實踐.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12)
[3]埃·德亞米契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愛的教育》,1886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
夷陵區(qū)直屬機關幼兒園鴉鵲嶺分園 4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