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聲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應用生活化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對高中政治理論觀點理解的難度,并有效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在教科書知識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在實踐策略上,政治教師需要利用生活內容的豐富性來呈現其教學內容,做到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學科知識,提高自身的政治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從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政治課堂效果。因此本文探討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對策
高中政治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社會屬性更加突出,其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思想的發(fā)展。因此,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有選擇地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體驗,將高中政治學科與學生的距離拉近,真正把政治學習融入學生的生活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學生通過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感知生活、體驗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政治學科的知識。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內涵分析
生活化教學理念意味著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一些具體的生活實例、現象等來創(chuàng)設一個強大的學習情境,以便學生可以輕松、快樂地利用現實生活實例和生活經驗去發(fā)現、分析和思考問題,體驗、感悟生活,發(fā)展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簡而言之,生活化教學理念是將學習推進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并指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一)生活化教學開展效果不佳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高中政治教師開始采用生活化方式教學,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教師課程設置不完善,缺乏實踐經驗和指導。這就造成了生活化教學與理論知識內容之間的差距,另外,教師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重要作用,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的過度參與,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機械的掌握知識,學生之間缺乏溝通,生活化教學方式無法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缺乏正確的教學理念引領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的高中教育以高考為目標展開教學。老師通常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講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且采用題海戰(zhàn)術,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剝奪了政治課堂的教學活力,弱化了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知識,這使得政治教學失去了原有的靈活性。老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使政治課教學變得過于乏味,沒有生活化教學支撐,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最終導致政治課學習效率低下。
(三)教學資源較為稀缺
目前,大多數教材都是理論性的,都是圍繞高考設計的,知識體系和內容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師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干擾了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進程。而且,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內容還不夠,是理論課程的延伸和補充,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高中政治教材極大地減少了相關課程的數量,甚至側重于純粹的理論知識內容,導致不能反映出政治學科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并且不能表現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對策
(一)將教材與生活有機結合
從課程的核心出發(fā),政治教科書是教師教育和教學的重要材料,教師必須不斷研究和概括新版教科書的內涵。同時,有必要將政治理論學說轉化為生活,并將教科書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教師不僅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且應從教材中收集與知識相關的生活實例、現象,了解教科書內容與社會熱點問題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介紹熱點話題對知識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教師應組織學生分組探究,使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討論社會生活問題,以拓寬視野并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堅持新發(fā)展理念》時,還可以讓學生觀看《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視頻,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國經濟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面臨什么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做,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思想
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重視教學生活化,并努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不是單一的根據成績進行評價。教師應提高政治生活教學比重,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融合,豐富政治生活化教學內容。同時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更新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理論知識。教師不僅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評估,而且還要在很多方面做出點撥、判斷,不應該對學生施加太大學習壓力,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與學生一起解釋和討論生活的知識和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利用生活化語言進行政治教學
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比強制性教學方法有效得多。高中教師必須使用生活化語言進行政治教學,而不是使用完全的書面語言教學,這會在學生之間產生強烈的疏遠感,這種疏離感將使師生關系更加難以拉近,課堂中的學習環(huán)境也將無法提升。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充分利用他們的語言能力,并使用方言土話、歇后語、典故和幽默的故事來教學政治。以《感受文化的影響》為例,教師可以在本章中充分利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并可以介紹其他一些地方方言,尤其是少數民族語言,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室里的氣氛可以活躍起來,學生的思維也活躍起來,學生也可以享受政治學習的樂趣。
結論
總之,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化教學的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實踐,必須將生活融入教學,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發(fā)展可以促進學生獨立學習,但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充分探索政治知識和學生生活經歷的關系。使生活化教學不斷得到改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興春.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涵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12).
[2]俞世贊.思想政治課教學要面向學生生活[J].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2004 (9).
(作者單位:海豐縣陸安高級中學,廣東? ?海豐? ?51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