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雁
【摘要】數(shù)學是義務教育階段里的重要學科,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不僅僅是數(shù)學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更是在解題過程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數(shù)學的解題過程就是一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認真審題后選用理性嚴謹?shù)慕忸}方式,總結和歸納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解題方法,這些方式和方法不僅在數(shù)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在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中同樣可以體現(xiàn)出其重要性。因為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題目的思路,抓住題目的重點,直指問題的關鍵,而不會被其他無關信息干擾,讓學生可以更快速更準確的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案,提高解題能力,從而讓學生有更加高效的學習數(shù)學。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審題;嚴謹態(tài)度;明確考點
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解題能力,一直是所有的初中教師研究的重點題,所以,我提出一下三個可以提高初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的策略,希望可以對初中數(shù)學解題能力有所幫助。首先,教師需要教導學生如何審題,對數(shù)學的題目進行分析,讓學生學會如何理清題目的思路,提煉出題目的有效信息,再進行答題;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生在做題方面嚴謹?shù)膽B(tài)度,不能想當然的進行做題,要有條理,有邏輯的做題,養(yǎng)成習慣;最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確題目中的考點,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析知道題目要考哪些內容,從而選擇最好的方法進行解題。
一、收集已知條件
對于學生而言,讀題是做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一個學生在做題之前連題目都沒有讀懂,那么這個學生解題的過程和結果十有八九是錯誤的。所以,教師需要教授學生如何讀題,如何理清題目的思路,讓學生可以在冗長的題目中提煉出相應的關鍵詞和關鍵字,幫助學生可以快速的讀懂題目,明白題目中所有的已知條件,或者是題目通過一些描述所題時的隱藏條件,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快速的進行解題。因為,隨著數(shù)學難度的提升,數(shù)學的題目也會變得較為復雜,題干中的信息也不會非常直白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而是會通過各種話術隱藏在題干中,讓學生不容易發(fā)現(xiàn),進而忽略掉這些重要的有效信息,從而影響學生解題的思路和結果。
例如,在教授“整式的乘法”求值或化簡求值的相關題目時,教師就要教授學生學會有效的讀題,讓學生在題目中收集全部關鍵信息,再對這些信息進行判斷是否有效,最后再用這些有效的信息進行解題;而一些基礎的概念或法則在計算細節(jié)的時候很可能會被忽略,例如在用“乘法的分配律”解單項式乘多項式的計算中,括號外的單項式符號為負時,很多學生會忽略多項式里的部分項所帶的符號發(fā)生變化。例如在進行“(-a)*(x+y-z)”的展開時,很多學生會寫成“-ax-ay-az”而忽略多項式最后一項的負號會發(fā)生變化,此項負號與前面單項式結合是“負負得正”的結果,從而導致這一題的解題出錯。所以學生要在讀題的時候要讀懂題干中的每一個信息,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概念或是法則的深入理解與應用,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培養(yǎng)嚴謹?shù)膽B(tài)度
對于初中生而言,在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保持一個嚴謹細致的態(tài)度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數(shù)學難度的增加,很多的題目就不再和小學的單一術式一樣,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而是要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多步的計算和推導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所以,教師在對初中的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shù)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在計算和推導的時候要細心謹慎,進行多步的驗算和計算,保證計算的結果和思路的正確,這樣才能提高做題的效率和解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相對復雜的問題上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不會因為一些細小的錯誤而失分。
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shù)學題目的嚴謹,讓學生在進行式子的變形和消元計算過程中進行嚴謹?shù)挠嬎阋约皩τ嬎愕慕Y果進行檢驗。特別是在進行代入消元時,對另一個公式進行展開的時候,要注意展開時的數(shù)字或者字母所帶的符號。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得到的結果帶入原方程進行驗算,只有使方程組中的每個等式成立,才能算是得到了正確的結果。
三、明確題目考點
相比于語文的主觀,初中數(shù)學的考點更加直觀,學生可以在題干中輕易的知道該題目想考學生哪些知識點,需要對哪些知識點進行運用。但是,隨著數(shù)學難度的逐漸提升,在數(shù)學的題目中,往往不會單一的只考一個點,很多情況下,數(shù)學的考點會有多個,需要學生分析出相應的考點,并將這些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再進行解答。所以,教師不僅需要教導學生如何分析考點,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將這些考點進行混合運用,舉一反三。如果學生不能分析出一個題目的考點,學生將會在解題的過程中忽視掉一些可以運用的方法,很可能會讓解題的過程變得更加的困難。
例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教師在平時教授學生知識的時候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考點,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達式,根的判別,韋達定律的運用等等。這些考點里有的又包含了實數(shù)的計算等考點。但是,如果一個題目的大考點在“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小的考點就不會離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達式、根的判別、韋達定律的運用太遠。所以弄清其考點,再對其解題方法進行運用,就能很快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
總之,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內容更加的抽象,考試的內容也更加復雜和多變。學生需要仔細地閱讀題干,熟知題目中已知信息;分析考點與應用方法,再結合自己的細致計算,解決數(shù)學里的題目。只有多做練習,多總結練習里的題目的方法與技巧,讓細致的審題、嚴謹?shù)淖鲱}態(tài)度和簡便的技巧方法收集整理成為習慣,才能快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讓成績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曹妃遠.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5)
[2]紐曼曼.初中數(shù)學分類討論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08)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城南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