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志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時,其消費需求也不斷擴大,早已經從傳統的節(jié)約消費、保守消費逐漸轉變成現代的超前消費和信用消費[5]。因此,這將導致互聯網消費金融在消費形式的比例不斷增加,在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驅動下,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將不斷朝向創(chuàng)新化、精準化和全面化方向發(fā)展,并且能夠更好的繁榮我國經濟。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大數據技術;發(fā)展趨勢;經濟發(fā)展
一、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fā)展狀況
伴隨著信用卡等金融工具的出現,我國人民消費方式和經濟活動都產生了巨大的變革,信用卡的提前預付可能刺激了大部分的居民實行超前消費,也進一步刺激了中國的消費市場。據統計,我國大約70%的人口都使用國信用卡等金融工具進行消費,并且用于互聯網消費領域的人數超過5%以上,這足以說明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強大的發(fā)展?jié)摿褪袌銮熬癧4]。
從下圖來看,我國GDP增長主要是通過投資和出口進行拉動,從2020年5月一直到2020年12月,我國消費占比一直呈負比,并且在2020年12月與固定資產投資額、出口金額有著較大的差距,其與出口金融比例差值為8%。這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仍然過于依賴于投資和出口,通過消費刺激國民經濟發(fā)展仍然“任重而道遠”。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fā)展主要依賴于科學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并且在2017年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其交易總額已經多達11萬億元,隨著各電商平臺“雙十一”、“雙十二”、“年貨節(jié)”、“女神節(jié)”等促銷活動吸引了眾多的網民進行瘋狂消費,刺激經濟增長。
二、基于大數據驅動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fā)展趨勢
(一)個人征信體系日趨完善
互聯網消費金融對我國居民消費方式和觀念產生重大變革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消費風險。個人征信體系的缺失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機,損害了消費者的財產和權益[2]。大數據技術的完善和運用可以通過利用自身海量的數據,通過采集互聯網金融參與者的經濟狀況、消費實力、消費習慣、職業(yè)、人脈狀況等個人信息,并將這些信息上傳到數據庫中,為消費者的活動以及投資者的經濟活動提供相應的信息參考。除此之外,大數據可以抽取大量與客戶密切關聯的重要信息,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詳細、全面的分析,進而描摹出客戶的畫像,針對客戶的個人喜好推送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讓客戶獲取滿意的產品的同時,也給企業(yè)和機構帶來了經濟效益,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互聯網消費金融工作順利開展。
(二)風險管理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
傳統的風險管控體系往往都是采取人力進行監(jiān)督,缺乏海量數據的支持,并且難以全方位、深層次的獲取客戶與投資者的主要信息,更無法準確評估客戶的個人信用,難以評定與其交易與產生的風險,并且風險管控成本巨大。而高效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將客戶的面相進行識別,從數據庫中尋找相匹配的個人職業(yè)、人際關系、經濟狀況、投資歷程等重要信息,可以使得互聯網金融平臺無需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客戶進行實地調查,無需人工收集、統計、歸納和整合信息,將風險管控成本降至到最大化。其次,大數據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拓展客戶的信息采集途徑,通過一系列的選項和問答可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違法活動無處可躲,有效打擊非法犯罪行為,提升了互聯網金融平臺對消費者的識別和鑒別力度,強化了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3]。而對于內部風險監(jiān)控來說,傳統的內部監(jiān)管可以通過賄賂等形式來“逃過一劫”,而大數據技術可以解決這一人為的詬病,可以及時發(fā)現互聯網金融平臺內部風險管制的缺陷,從而提升專業(yè)人員的道德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將內部風險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三)市場營銷日益精準
在評價營銷效果的具體過程中,大數據技術可以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對多平臺、各個營銷方案的客戶數量和購買力進行實時、有效的監(jiān)控,并且根據客戶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靈活、及時的進行調整,通過完善營銷方案為互聯網客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市場是一直處于動態(tài)的發(fā)展狀態(tài)中,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市場進行有效、合理的分析能夠從整體上提升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為其發(fā)展提供明確的指向。在掌握市場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及政策變化后,企業(yè)管理層可以通過大數據提供的市場導向準確、及時的制定市場營銷策略,推動市場營銷逐漸朝向精確化方向發(fā)展。
三、大數據技術驅動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優(yōu)化建議
(一)構建合理、科學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發(fā)展規(guī)范
科學的法律法規(guī)可以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發(fā)展“保駕護航”,并且為互聯網消費金融提供重要的導向。因此我國政府一方面應當根據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fā)展的實際狀況,立足其發(fā)展特點制定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并在各項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精細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其發(fā)展道路掃清障礙,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經濟活動進行嚴格規(guī)范。另一方面,應當對我國現有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法律法規(guī)進行完善,通過挖掘其法律漏洞進行更為科學和全面的完善,對互聯網消費金融進行高效的約束和監(jiān)管,從而促進其有序、穩(wěn)健發(fā)展。
(二)構建全面的征信體系
對大數據技術進行有效、合理的運用,將征信行業(yè)與大數據技術進行高度的契合,通過對客戶各項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以此構建全面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yè)征信體系,實現資源共享。首先,必須充分利用大數據的采集技術,利用采集技術對海量的消費者的信貸行為進行收集和記錄,并對客戶的消費習慣和信譽等級進行評估和預測,以此幫助平臺做出更準確的信貸決策。其次,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存儲技術將海量消費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有效保持,防止信息缺失和遺漏,從而實現各方面信息和數據的匯總,為平臺管理者和各企業(yè)、機構提供信息參考。具體來看,大數據存儲方式有三種,一種是硬軟件大數據一體機、Hadoop非關系型數據庫以及MPP關系型數據庫[6]。最后,大數據清洗以及抽取是構建科學化征信系統中最為關鍵的一步,通過大數據的清洗和技術可以對撲面而來的客戶數據進行有效的篩選,摒棄無用、毫無關聯的數據,提取高價值的數據進而發(fā)揮數據的實用性,以此不斷健全和完善征信系統。
(三)構建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興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基于模型定量分析、海量數據探究的大數據風控逐漸誕生,并成為了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監(jiān)控的主要手段。通過多個渠道和維度對客戶進行大量的數據獲取,并采取各式各樣的方法對客戶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核實,以此構建相應的模型,并對惡意欺詐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準確識別,以此降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風險。以大數據信用評分系統為基礎,對客戶的信用等級進行客觀的評價,當客戶信用過低時可酌情納入黑名單,構建失信人員和誠信人員名單,以此不斷構建高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四)立足市場,實行精準營銷
首先,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對客戶信息的收集進而準確分析客戶的消費習慣和行為特征。通過對客戶的產品喜好、支付習慣進行有效分析,從而對客戶的購物意向、消費理念進行提前的預測,并且推送符合其個人喜好的產品,這也為企業(yè)實行精準營銷奠定了信息基礎。其次,大數據可以提前對營銷效果進行大概的評估,通過全面跟進企業(yè)的營銷活動和經濟狀況,分析各式各樣的營銷方案的具體效果,從而“擇優(yōu)選取”,對所選擇的營銷方案再做調整,如此一來就能推動企業(yè)更精準的營銷。最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市場需求變化進行預測,以大量的客戶數據進行整體需求分析,從而幫助企業(yè)對目標客戶進行精準定位,并且設計和創(chuàng)新針對性強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從整體上降低企業(yè)的研發(fā)成本和營銷成本,不斷增加企業(yè)的收益。
四、結束語
相比于傳統消費金融的經營模式,互聯網消費金融以大數據技術為主要基礎和技術支撐,融入“數據+營銷模式+計算+預測+的思想,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營銷精準化和風險監(jiān)控有效化,進而不斷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大偉.大數據技術驅動下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研究[J]. 金融與經濟,2017(1).
[2]賀佳雯.大數據驅動下的消費金融[J].中國經濟信息, 2017,000(010):62-63.
[3]許亞嵐.大數據助推互聯網消費金融[J].經濟,2017
(11):52-56.
[4]李靜思.大數據技術驅動下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探析[J]. 科技經濟導刊,2018,v.26;No.640(14):254-254.
[5]趙尉辰.大數據時代中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況[J]. 現代商業(yè),2018,000(028):77-79.
[6]解向南.試論基于大數據技術驅動下的互聯網消費金融[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9(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