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英語老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將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的運用同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為實施更科學、更高效的英語德育教育,本文分析了當前英語德育滲透現(xiàn)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提出相關改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德育滲透 ?問題 ?原因 ?策略
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教書和育人均為高中英語學科教師的教學職責。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引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進行德育滲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么,目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哪些問題,原因為何,又該如何提高呢?這是值得高中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問題及歸因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呈現(xiàn)的問題
1.德育目標虛化
我國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德育滲透的正確認識,往往只是注重英語的知識和技能目標,而缺乏德育目標,即使部分教師關注到了德育目標,但德育目標大而空,如"熱愛自然,保護生命"等。這種過高和過空的德育目標往往難以在短短的45分鐘教學中落實,反而容易激起學生逆反心理,最終影響德育的實效性。
2.德育內(nèi)容弱化
廣東的人教版教材中擁有豐富的德育資源,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如部分英語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往往只注重讓學生"掌握新單詞和詞組,了解課文大意,掌握閱讀技能",但沒有自覺地挖掘蘊含在英語閱讀材料中的德育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德育弱化,進而讓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材料中的德育觀點。
3.德育評價指標缺乏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往往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并沒有明確的德育評價指標,因此,多數(shù)英語教師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忽視了德育滲透。
4.德育滲透方式不合適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合適的滲透方式,是實施有效的德育教學的德育關鍵。然而部分教師只是采取采取生搬硬套的說教方式,形式呆板單調(diào),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難以達到德育的目的。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存在問題的歸因
1.功利化的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模式導致教師重智輕德。老師往往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忽視德育滲透。其次,功利化的教育也影響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僅是為了高考,幾乎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背單詞、短語、句型及語法,陷入題海戰(zhàn)術,身心疲憊,學習興趣下降,難以深入理解和體驗英語文章中的道德情感。
2.教師缺乏學科德育滲透理論知識
大多一線教師忙于日常教學,少有進行相關教學理論的學習,缺乏英語學科德育滲透的理論知識,難以有效實施德育滲透。
3.教師對教材鉆研不充分
雖然英語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擁有大量的德育資源,是教師進行德育的依據(jù)。但是教師對于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資源缺乏深入挖掘,沒有整體理解文章的德育思想,只是注重其中的知識,也就難以選準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結合點,使德育往往流于形式。
4.教師沒有掌握正確的德育滲透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應注意選擇恰當?shù)臅r機和方式,才能讓學生受到感染,易于接受,教學效果方能顯著。倘若只是生搬硬套,不僅單調(diào)乏味,學生容易反感,也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達不到德育的目的。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德育是新課程標準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但從上文可知,高中英語學科的德育效果不甚理想,為了提高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效果,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落實德育目標。以高中英語學科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從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出發(fā),確立符合高中英語學科特點的德育目標,并根據(jù)每堂課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把總目標細化為每一課時目標,在短短的45分鐘課堂具體落實,以免德育目標大而空,走過程。
2.注重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應努力鉆研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根據(jù)英語學科教學及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找準德育的切入口,將知識內(nèi)容和德育內(nèi)容有機結合。
3.巧設活動,寓教于樂。采用游戲、歌曲、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德育滲透,讓學生在輕松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
(二)提高高中英語教師自身德育的素養(yǎng)
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是影響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英語教學德育的滲透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
1.提高德育的意識。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情感體驗、文化意識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教師要改變過去重智輕德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提高德育意識。
2.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理論及方法的學習。要保證英語教學德育實踐的科學性,就需要足夠的理論支撐,否則德育就容易流于形式。為提高德育效果,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的同時進行德育相關理論及方法的學習與研究。
3.重視教師示范性。榜樣示范法具有間接性和暗示性的特點,可以在無形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規(guī)范受教育者的日常行為。教師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示范,讓學生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注重學生的反饋
德育滲透是否起到效果,學生的反映是最直接的。教師可通過日常觀察、調(diào)查問卷及測試等多種方式了解德育滲透的效果。學校也可以據(jù)此了解英語老師是否在授課過程中滲透德育,建立促進自覺滲透德育的監(jiān)督機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德育要適度合情,恰如其分,既不淡化取消,也不故意夸大,小題大做,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郝曉倩.2016.思維訓練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英語教師,(16).
[2]王菲,李穎.中小學教師德育能力弱化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8):49.
[3]王菲.對英語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進行德育滲透問題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5(2):109-1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D].2013 年11月第16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部.201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學,廣東湛江,5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