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瑜
摘要:小學生正處在思維形成心理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塑造價值取向的啟蒙教育階段。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氛圍有利于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由于現(xiàn)代的學校教學條件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城市和農(nóng)村相比較,農(nóng)村的教學環(huán)境就要落后很多,這就導致了學校不注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文章根據(jù)小學教學的理論依據(jù),結合教學實踐和新課程要求,分析總結了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干預措施,以期為小學教育工作中提供參考,推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預防;干預
引言: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教學已經(jīng)不斷深入,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要全面發(fā)展,這就意味著,現(xiàn)代教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促進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愉快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是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的,小學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所思所想,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尋找能夠干預學生不健康心理問題的方法對策,引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促進小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興趣,也能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
1.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主要影響因
1.1學生自身的因素
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受到自身遺傳、生理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學生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與家庭遺傳心理疾病有關;很多兒童的心理問題都與他們的身體發(fā)育變化有關,導致情緒憂郁,逐漸引起精神疾病;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存在一些與沖突有關的問題,如心理挫折、人格不良等。
1.2家庭因素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庭環(huán)境也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甚至一些負面因素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一般來說,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關系、父母素質和家庭氛圍。
1.3學校的因素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陣地,其教育也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如校風、班風、師生關系和學校環(huán)境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良好的校風、班風能給學生帶來正能量,高素質的教師也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指導。
2.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2.1擁有較強的自我意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暴露出某些心理問題。例如,五、六年級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識較強,平時的表現(xiàn)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因此,他們開始討厭父母和老師的教導,認為這些都是嘮叨,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2.2普遍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
小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在五、六年級學生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聽別人的意見,甚至完全按照父母或老師的意見去做事情。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如果教師不能給予正確的教育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2.3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
為小學學生,除了上述幾個主要的心理特點,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也非??释凰苏J可和肯定,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有一定意義上的獨立,有一定的意見,認為自己不再是孩子,需要得到認可和尊重父母,和不再視他們?yōu)楹⒆蛹佑?,因為他們已?jīng)長大了。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展示自己,并且愿意抓住每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3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及干預對策
3.1創(chuàng)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在過去,這種教學模式仍然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玩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好方法。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充分釋放他們的自由天性,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創(chuàng)新和豐富教學載體,不拘謹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復雜性和針對性,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學效果。
3.2積極開展情感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已經(jīng)越來越成熟,對事物的了解已經(jīng)能夠形成自己的看法。他們即將踏入青春的叛逆期,所以在小學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從小就引領學生認識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家長的無端打罵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還會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困擾。面對這樣的家庭,學校要采取家校聯(lián)管的方式,在情感上盡量基于孩子關愛關心,和孩子做朋友,多交流打開心扉,從朋友的角度開展引導,構建幸福的家庭關系和和諧師生關系,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引導氛圍。不打罵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要找到認同感、成就感和自信。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生活情感中,關心愛護學生,多和學生交流,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認知誤區(qū)。通過對大量成功教學案例的分析,說明實施家庭教育模式對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過程中,滿足小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提高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也是現(xiàn)代小學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
3.3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載體
過程中進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不斷探索和改進教育方式,使用現(xiàn)代教學資源,整合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并運行現(xiàn)代教學模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今天,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進行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找到一些教育性的電影或紀錄片,然后在課堂上播放這些電影,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赐觌娪昂螅處熞⒁鈱W生的心理變化,讓學生說說印象,并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思維的碰撞,加深學生的印象,加強教育效果。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論文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寫他們的印象,在類中,然后進行評估,建立一定的激勵措施,獎勵優(yōu)秀的文章,它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質量。
結束語:心理健康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秀萍.農(nóng)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干預[J].基礎教育研究,2016(21):69-70.
[2]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課題組."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預防及其干預研究"研究階段報告[C]//全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2004.
[3]李靖怡.小學生心理危機預防性干預課程設計.沈陽大學.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