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璟
摘 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越高,就代表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愈發(fā)透徹。在大多數(shù)教師的心中,只要激起了學生對于某學科的學習興趣,就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但經(jīng)過實踐證明,學生的參與度并不僅僅受到學生的主觀心態(tài)所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由此,本文就圍繞著英語課堂教師評價語與學生參與度的相關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師評價語;學生參與度;相關性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當前的教學質(zhì)量,但是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評價的重視度不高,沒有合理地運用教學評價語,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收獲強烈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進一步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研究對象和準備過程分析
為了保證此次研究的準確度,在研究對象上面,我們選擇了差異較大的兩個班級作為主要的觀察對象,一個是尖子班,一個是差生班,通過這兩種極具差異的學生類型,確定教師評價語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實際影響。此次研究主要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第一大環(huán)節(jié)是觀察并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對學生使用了評價語,如果未使用評價語,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如何。第二大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進行實際嘗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感受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變化。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總結分析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需要針對之前所觀察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談談教師所采用的何種評價語會直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
二、分析學生在教師未合理使用評價語時的表現(xiàn)情況
首先,本文將針對于第一階段的觀察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在這一階段,我們主要采用聽課的模式去了解教師的具體上課狀況。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模式,完全占據(jù)強勢的主導地位,整堂課都在為學生講解書面性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稍顯被動,甚至在長時間的聽課下產(chǎn)生了疲倦感,課堂參與度極低;第二種情況是教師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進行了評價,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會針對自己所講解的學科內(nèi)容設置幾個不同的問題,讓學生來分析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單詞意思或者是語法結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一般會采用抽問的模式,隨機邀請同學來分享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尖子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高,由于他們的基礎更為扎實,所以他們可以游刃有余地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但是在尖子班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一般只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直接以“good、nice”等官方模板對學生進行評價。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收獲到更加積極的學習反饋,所以教師這種平淡的評價方式,沒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之形成對比的就是差生班的學生,他們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所表現(xiàn)出的排斥力更強,由于差生班的學生基礎較弱,他們害怕自己被教師選中回答問題,在面臨這種狀況時,一般都會出現(xiàn)低頭等表現(xiàn),課堂參與度不高。由此可見,如果教師沒有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較低,對于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沒有太強的探究興趣。
三、論析學生在教師給予針對評價語時的參與度狀況
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觀察環(huán)節(jié)之后,本次我們進行了實踐,要求兩個班級的教師在授課之前先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轉(zhuǎn)換教學模式,給予學生針對性評價語。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針對性的教師評價語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首先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情況分類,也就是說,教師將兩個班級的學生分成了A、B、C三個等級,根據(jù)學生的等級差異為其設置了不同的自主探究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采用了針對性的評價模式。首先是A層學生,A層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所以教師在設置任務時會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如教師會提前讓學生預習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并且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組織對話,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呈現(xiàn)對話內(nèi)容。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會讓該層同學進行公開表演,并且給予每一組學生針對性的指導。比如有些學生在口語表達上相對比較流利,但是對話中所使用的一些詞匯太過基礎,且句式?jīng)]有任何的新穎度,此時教師就會要求該組同學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積累更為地道的英語語言表達方式。通過這樣的針對評價模式,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快速地意識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避免學生出現(xiàn)驕傲自滿的現(xiàn)象。其次,是B層和C層學生,這兩類學生在英語基礎上稍顯薄弱,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為學生提供一些實用的單詞,并且為學生簡單地講解一下句式結構,在教師的提示下,讓學生去完成遣詞造句,構建完整的對話。在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針對性的評價,如有的學生雖然在語言表達上面不夠流暢,但是在構建對話中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故事情節(jié)相對完善。通過這樣的針對性評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斷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提升自我,所以教師在英語課堂中使用針對性的評價語,可以讓學生保持較高的活躍度,使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四、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如何有效使用評價語,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經(jīng)過以上兩大環(huán)節(jié)的調(diào)查和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所使用的教學評價語會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由此接下來本文將談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使用什么樣的評價語,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多運用激勵性評價語,鼓勵學生主動表達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教師如果能夠多使用激勵性評價語,就能夠讓學生不斷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進步,讓他們能夠保持更加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在以往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以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的一些微小進步,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挫敗感。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注重評價的廣泛性,從不同的方面來衡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比如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考量,以保證評價的準確性。例如中國學生從小缺乏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他們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習慣運用漢語來進行表達,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雖然能夠保持優(yōu)異的英語學習成績,但是一旦讓其去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就會存在明顯的交流障礙。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更多的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搭建不同的交際場景,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實用的語言交際技巧,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語言表達壓力,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地展現(xiàn)自我,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采用差異化評價語,提升學生英語綜合實力
每位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或者是評價模式,就無法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采用差異化的評價語,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比如一個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良莠不齊,但教師一般會更加關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下意識地忽視了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遭受不公平對待時,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心理,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要關注班級每一位同學的個體差異,采取差異化評價模式,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不足,找到自己在學習在英語學習中的閃光點,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一般性格更為高傲,認為自己有先天的學習優(yōu)勢,那么教師在對這類評價學生進行評價時,就需要為其制定更加嚴格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更加謙遜的學習態(tài)度。在對成績較差的同學進行評價時,教師需要保持更加平和的姿態(tài),不要一味地去指責學生基礎差或者是考試成績下降,教師要對比分析學生在不同考試或者是測試中的具體表現(xiàn),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每一次的小進步。比如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但是在第二次考試中避免了相同的錯誤,針對于學生的這種表現(xiàn),教師就可以提出表揚,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三)設置開放評價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自我交流空間
最后,在當前的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采用開放性的評價模式,比如以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為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或者設置不同的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集中評價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評價的地位,他們沒有評價自我的機會,在這種情形下,很多學生沒有自我反思的意識。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還可以轉(zhuǎn)換角度,讓學生自主地展開交流,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布置了作文題目,讓學生去完成寫作。在寫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班級同學互相交換批改作文,并且讓學生在批改時提出針對性的評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分析作文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作文鑒賞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欣賞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作文,學習一些實用的技巧。在這種情形下,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自省能力,讓他們在生活以及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不斷反思,督促自我,而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在這種情形下,可以進一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所使用的評價語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參與度,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針對于不同學生給予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查漏補缺,逐步提升自我,培養(yǎng)出更具綜合素質(zhì)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彥青.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00(031):182.
[2]王記軍.對高中英語課堂評價用語的思考[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0022-00022.
[3]王健.淺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語課堂參與度[J].中學生英語,2016(16).
[4]丁如.高中英語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中學生英語,2015(28).
[5]馬虹.高職英語課堂教師評價語對學生參與度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15,000(018):165-167.
課題名稱《教師激勵性口頭評價對學生課堂參與的影響——基于永靖縣高中英語課堂的研究》,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