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屬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次課題則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確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并對相應的路徑進行探索。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重點針對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紅色基因;高校思政育人;路徑
一、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性
首先,紅色基因的融合能夠使高校思政課程內(nèi)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在傳統(tǒng)思政課程中融合新的元素,有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而且在紅色基因的影響下,有助于改進傳統(tǒng)思政課程知識內(nèi)容的傳遞方式,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對于思政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其次,能夠幫助當代大學生進一步提升其自身素養(yǎng)。在紅色基因中,包含著積極向上的精神理念,如愛國主義、艱苦奮斗、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等,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通過紅色基因的融入,使得大學生對上述精神理念的內(nèi)容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并在學習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格素養(yǎng),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路徑
(一)注重紅色理論的課堂融入
在高校思政理論教育中,教師可以嘗試將紅色經(jīng)典理論與現(xiàn)階段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效融合,比如,可以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機融入“原理課”的教學中,在“概論”課程學習中,還可以為學生開設《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的教學課題,另外,在“綱要”課程中,還可以為學生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學習專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極大的豐富高校思政課程教學內(nèi)容,突顯高校思政課程的特色性,提升學生思政課程學習效果,這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體推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利用紅色基因開展學習研討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師可以借助紅色基因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學習研討,借助此類互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并利用紅色文化更好的指導自身的學習活動。例如,可以將“如何踐行長征精神”作為學習研討的主題。在學習研討中,思政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長征精神的內(nèi)涵進行回顧,并對長征精神的要點進行提煉,然后以長征精神為出發(fā)點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并要求學生進行發(fā)言。在發(fā)言中,要求學生能夠?qū)﹂L征精神作再次概述,然后反思自己在日常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如何利用長征精神來幫助其更好的指導自己開展學習活動。在整個研討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科學指引,促使學生在加深對長征精神認識的同時,更好的調(diào)整自身的學習活動,并使學生在后期的學習活動中,努力突顯“關鍵在做”,使其在學習中能夠做到認真嚴謹,并不斷提升學習成效。
(三)積極開展實踐教學
在高校思政課程中,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符合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對于大學生而言,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上,這對于其后期走向社會并在工作中謀求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師可以將紅色基因融入到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中,進而充分發(fā)揮紅色基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實際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戰(zhàn)爭遺址、革命基地為對象開展實踐活動,為了確保實踐教學的實際效果,防止學生將實踐學習當作是參觀游玩,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并要求學生針對此次實踐制定計劃,明確實踐活動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并在具體實踐中嚴格按照計劃內(nèi)容實施。在實踐結束后,需要將整個實踐活動整理成相應的實踐報告,在報告中需要包括整個實踐活動的流程、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重點闡述本次紅色實踐的收獲和感受,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實踐報告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學生學期考核內(nèi)容的一部分。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深入到了解紅色文化,銘記歷史,培養(yǎng)其愛國主義精神,并明確自身作為現(xiàn)代社會大學生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以此不斷提升其認識水平,這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利用紅色基因樹立學生價值觀
價值觀培養(yǎng)屬于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紅色基因的融合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以大學生入黨為例,從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大學生入黨現(xiàn)象已經(jīng)非常普遍,但是一些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并不純正,比如,一部分學生入黨僅僅是因為思想跟風,在學生看來,在大一階段進行入黨申請非常的流行,因此選擇提交入黨申請書。又如,一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為個人價值優(yōu)先,在這一部分學生看來,入黨能夠為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提供有力幫助。相對而言,這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將黨的理念內(nèi)化于心、外化與行,其政治覺悟并不高。再如,一部分學生是在功利主義的慫恿下選擇入黨,在這一部分學生看來,入黨使其走向人生輝煌的重要工具和踏板,入黨后可以為其參加工作后獲得更高的收入提供支撐,為其晉升提供籌碼。由此可見,這一部分學生屬于典型的缺乏理想信念之人,其并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針對上述情況,高校教師要在思政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在具體的思政教學實踐中,要能夠以馬克思主義和黨的宗旨為指導,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學生能夠不斷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義,深入理解為什么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在遇到各種艱難險阻后依然能夠存活下來并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勝利。在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對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進行學習,并引導學生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通過一系列的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和政治覺悟,幫助其端正入黨動機,并樹立起正確價值觀。
三、總結
紅色基因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融合,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對于高校思政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師要注重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的更新,通過深入探索,將紅色基因更好的融合到思政育人工作中,以此不斷突顯高校思想教育的實際價值。
參考文獻:
[1]程煜,張姝,李文鑫.略論新時代大學生紅色基因的傳承[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4)
[2]趙英.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措施[J].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8(22)
作者簡介:
李暢,1993年8月,女,漢族,河南省商丘市,思政輔導員/助教,本科,溫州理工學院,研究方向是黨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溫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