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燕 張麗蓉
摘 要:簡單來說,試驗檢測技術就是對一項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測。在道路工程上,一定要把無損檢測技術運用上來,這樣不僅可以讓道路工程的質量有所提高,而且還可以使交通相對便利。盡管這樣,道路工程復雜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的問題,我國還是要在道路工程方面多重視,發(fā)現的問題要及時修改和調整,要制定出更具體化的解決措施?;诖耍疚木偷缆窓z測中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道路檢測;無損檢測;技術應用
0 引言
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道路檢測工作的成本,還能確定結構的穩(wěn)定性、完整性等多項參數,確保道路工程的質量。在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直接影響道路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應加強施工管理,施工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嚴格監(jiān)督。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測,采用無損檢測,可及時發(fā)現潛在缺陷,且不影響道路結構的穩(wěn)定性,減輕了后續(xù)道路的維護工作。
1 概述
無損檢測技術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綜合性,能夠對傳統檢測技術進行補充與完善,并且能夠將材料缺陷檢測出來,也能評價其性能,并綜合評價其完整性與可靠性,進而使施工獲得有效數據參考[1]。(1)對被檢測物的損傷小。在檢測道路工程的時候應用無損檢測技術,不會損傷到檢測對象,這也是該技術在使用時最為明顯的特點為無損,即檢測過程中不會對檢測對象功能造成破壞,這一有點比較值得肯定。應用無損檢測技術,保證檢測結構保持完整,而且能夠獲得良好的檢測結果。無損檢測技術的操作不是很復雜,容易理解和接受,應用比較靈活。在檢測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fā)選擇科學有效的檢測技術,保證無損檢測技術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發(fā)揮。(2)便捷高效。無損檢測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具有破壞性,相比較于破壞性檢測技術,該技術操作流程更加簡單,保證待檢測的構件不會以為檢測而受到損傷,檢測更加便捷而且效率高,檢測結果有較高的準確性。檢測道路工程的時候應用無損檢測技術,能夠快速推進檢測進度,檢測所消耗的時間也大大縮短。無損檢測與其它檢測技術相比,區(qū)別在于技術在使用時更加便捷,操作時更為便利,同時最終的檢測結果也更為精確。
2 道路檢測中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
2.1 超聲波檢測技術
超聲波檢測技術是一種新型、無損檢測方法,其應用原理主要是利用超聲脈沖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以及聲波波幅變化情況,對路橋結構內部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超聲波參數變化的分析結果,掌握路橋結構存在缺陷的區(qū)域及其產生原因,然后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超聲波檢測技術除了具有檢測準確度較高以及對路橋結構損害較小等特點以外,還具有檢測技術較為簡便以及操作安全系數較高等優(yōu)勢,在路橋工程試驗檢測工作中有著較為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2.2 無損檢測圖像技術
在道路工程檢測工作中,無損檢測圖像技術的應用也比較廣泛。無損檢測圖像技術主要包含 2 種技術:激光全息圖像技術和紅外成像技術。激光全息圖像技術主要是用全息攝影方法獲取工程相關全息圖,然后技術人員再對全息圖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數據信息。這種檢測技術直觀、可靠,檢測效果易于讀取,因此,在我國道路工程檢測工作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在紅外成像技術的應用中,技術人員需要采取精度較高的熱敏傳感器,對需要檢測的結構內部的溫度場分布情況和規(guī)律進行分析,然后將檢測數據以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技術人員了解工程構造內部的情況。
2.3 探地雷達檢測技術
這一技術在運用時,對地下物體電磁以及不可見物電磁進行使用,原理主要為運用天線發(fā)射電磁波,同時使用另一個天線對電磁波進行接收。在使用探地雷達檢測技術時,可以快速鎖定結構體中的材料,對其位置、分布狀態(tài)進行檢測。同時,在檢測的過程中,基于電磁波在介質影響下的傳播,部分電磁波會在被穿透介質的影響下發(fā)生變化[2]。通過顯示設備對電磁波的變化情況進行顯示,借此將介質當中的內部結構和是否有缺陷存在推斷出來,保證檢測工作在實施時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一技術在使用過程中,直觀性、連續(xù)性以及迅速性方面的特點比較明顯。因此本功能在進行道路工程檢測時,應注重對這一技術的運用,保證檢測結果的直觀呈現,并且盡快將檢測結果得出。
2.4 聲發(fā)射法檢測技術
通過應用聲發(fā)射法檢測技術對工程進行檢測,技術人員可以在被檢測的位置上設置聲波發(fā)射器,然后利用不同位置收到的聲波時間差,判斷道路工程的缺陷問題的產生位置。聲發(fā)射法檢測技術具有檢測速度較快、檢測結果更加具體等特點,可以幫助技術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道路工程內部結構存在的具體問題,例如,裂縫的類型、大小以及裂縫發(fā)展速度等。
3 道路檢測技術優(yōu)化策略
3.1 加強試驗檢測信息化管理
道路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標準和檢測標準進行,必須要確保檢測工作的科學合理性,才能夠使檢測結果具有可信度,避免存在質量問題的道路工程通過質量檢測,否則會造成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損失。最終的質量檢測結果也不僅僅是提供給工程規(guī)劃設計、施工建設和監(jiān)理單位,同樣要提供給政府監(jiān)管部門和行政部門,所以檢測結果需要承擔相應的檢測責任。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檢測操作得以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從而使檢測質量得到統一的保證。人工檢測時也可能會由于人員的素質和責任意識不足,產生弄虛作假的情況,使質量檢測的公正性受到影響。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對相關人員的操作權限進行嚴格限制,極大程度了降低了檢測數據被篡改的可能性,所以信息化管理能夠確保道路工程質量檢測的科學合理性。
3.2 強化工作監(jiān)督與管理
道路工程建設企業(yè)要積極轉變傳統的工作思想,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配合工程監(jiān)理單位開展工程建設質量監(jiān)督工作,加強對道路工程現場試驗檢測工作的監(jiān)督與管理,保證工作得以高效實施與落實。監(jiān)管部門要定期核查現場試驗檢測人員的工作狀況,如果發(fā)現工作不積極、違規(guī)操作或者應付了事等情況,要將此情況及時反饋到工程項目負責人,并根據實際情況和對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做出相應的處罰。同時,要將現場試驗檢測實驗室專項檢查工作落實到位,對檢測設備、技術、人員素質等進行綜合抽檢與評定,及時發(fā)現設備故障、技術應用缺陷以及人員思想問題等,及時整改問題,提高現場試驗檢測專業(yè)性與科學性,確保檢測結果準確、真實。除此之外,相關技術人員除了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和規(guī)范操作檢測設備以及開展檢測工作以外,更應重視檢測數據記錄以及分析工作的開展,為了確保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采取反復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試驗檢測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同時,相關技術人員還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試驗檢測數據分析結果對路橋工程實際建設情況進行客觀評價。
4 結束語
道路工程一直以來都是交通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道路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會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建設質量。因此,要保證及時針對道路中的病害問題進行妥善處理。通過對無損檢測技術的合理利用,能對病害的部位進行確定,掌握道路的具體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病害防治對策,保證道路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鐘海波.無損檢測技術在混凝土鋼筋檢測中的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2):419-420.
[2]陳濤,張敏,翟超.無損檢測技術在既有地鐵結構現狀檢測中的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2019,41(8):115-1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