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國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雖是單獨的學科,但它與語文聯(lián)系緊密,所以,教學中應與語文結合,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思品;語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147
思品教育是道德與法治兩大內(nèi)容,而道德與生活和社會在思品教育中注重講道理,但這些道理的形象體現(xiàn)恰好是在語文課本之中。因為語文的大量課本是記敘文。記人敘事的內(nèi)容又都是贊頌祖國成就和為祖國而努力付出的人們的高尚美德和偉大精神,所以思品課和語文結合對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好處。應怎樣結合呢?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在思品課涉及到具體的同類人和事時,就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所學語文中的那些人和事,這樣就達到了有機結合。在語文課中,贊頌的某種高尚品德時,語文教師就讓學生聯(lián)系思品課中學到的做人道理,這樣語文課也和思品課結合了。思品課還可以和作文課結合。作文課也是學寫記敘文為主。思品老師應和語文老師溝通,把思品課中的那些思想品德在作文中用具體的人和事來體現(xiàn)。這又達到了思想和作文的結合。如作文課開展寫故事活動。作文課上教給學生寫故事的方法,然后布置在課外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思品課上也開展講故事活動。如教學了學雷鋒做好事的思想理論后,就專門開展收集素材寫故事。這一活動在作文課進行寫作指導后,學生就會寫出很多的小故事來。我在進行這樣的教學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F(xiàn)將同學們講的故事,部分展示于下:這些故事有歌頌新風尚的,有歌頌祖國和家鄉(xiāng)的。故事(一),《尋找救命人》。在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上,一位年過花甲的人,在公路上走著。忽然,他眼前一黑昏了過去,側睡在地上。一個好心人看見了,隨即攔下一輛出租車把他送到離這最近的醫(yī)院。付了車費,把病人交給了醫(yī)生??吹结t(yī)生對他進行了救治后就悄然離開了。幸好搶救及時,他很快醒了過來,對發(fā)生的事模湖不清,只記得他從家里去城里辦事,還沒走到客車招呼站就出事了。以后的事他在昏迷中只隱隱約約有所感覺,出租車,醫(yī)生,打針,都隱約聽到了,但不清晰。這時他清醒了,躺在床上,但不知道是誰發(fā)現(xiàn)了他,打了出租車送到醫(yī)院的。他要找到這個人。他問醫(yī)生,醫(yī)生們當時只顧急救他不知此人姓名,只知是個學生模樣的人,像是小學高年級的,又像是個初中一年級的,他什么時候離開的就不知道了。過了兩天他出院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尋找這個人。既是個小學或初中的學生,就一定是當?shù)氐娜?。也許是去城里辦事的,或者是從城里到農(nóng)村探親訪友的。他四處打聽,有人告訴他,聽說當?shù)赜兴W,有個人是出了名的小雷鋒,該不是就是他吧。他去到那所學校一問。那個學生當天根本就沒出過門,一直在家?guī)蛬寢屪鍪隆D怯謺钦l呢?這件事被本縣精神文明辦公室一人知道了,說一定要找到這個人,這正是宣傳雷鋒精神的活材料。他去醫(yī)院調(diào)取了當時的監(jiān)控錄像。有發(fā)現(xiàn)了。就是他,但不知姓名住址。他把他的照片發(fā)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很快就收到了信息了。原來他就是那位農(nóng)民所在的鄉(xiāng)的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名叫伍明。聽到這個名字。有人來了靈感:“伍明與無名諧音,是無名英雄?。?!”在思品課上,那位同學講完了他寫的這個故事,同學們議論開了。有人問他,你會寫出這么好的故事嗎?他回答說,這是聽來的故事,據(jù)說是真實的,我只是原封不動地記錄了下來。同學們心服口服了,都表示要向故事中的那個同學學習。故事(二)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小董和張明一道去另一個集鎮(zhèn)閑游,在路上走累了,就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一會兒。這時,只聽見“哎唷”的叫聲和汽車剎車的聲音,他們正往公路上觀看,突然那輛黑色轎車呼一聲地又跑了。再一看,地上躺著一個人,剛被汽車碾壓而傷的。他倆義憤填膺,這么缺德,壓了人不救助還逃跑。他倆急中生智。一人留在此地打120,一人走小路捷徑去攔拍那輛汽車。果然提前到達了那輛車的必經(jīng)之道,用手機偷拍下了那輛車。經(jīng)放大,車牌照清晰可見。這邊,120救護車已到場,而且隨120來的還有交警。傷者壓斷了腿,在醫(yī)院救治。而另一位拍照的學生也及時報了案,交出了拍到的證據(jù)。兩天后那個駕車逃逸的司機落網(wǎng)。這兩個學生成了見義勇為的英雄了。當記者采訪他們時,問道,你們當時怎么會急中生智,把事情做得兩全其美(救治傷者和拍照逃逸者)?他們回答,“這都是老師教的。做人要有正義感和人道主義。還要有雷鋒精神,這是我們新時代的青少年應具備的品質(zhì)?!边@個學生講完他寫的故事,又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要他也談談故事的寫作經(jīng)過。他說,其實這是我親自經(jīng)歷的事。那是他在前年寒假里去外婆家的路上發(fā)生的事。當時一輛兩輪電瓶車撞到了一位路人,見沒怎么傷著,就想溜,是我止住了他,對他說,我已記住了你的車牌號,你跑不掉了。他于是才停下車載著那人去醫(yī)院檢查。我以這件事為基礎進行了加工創(chuàng)作成現(xiàn)在的故事。大家又佩服十分。故事(三),星期天,小明去菜市為家里買菜。他買了5斤西紅柿,三元一斤,給20元找了他些錢,把錢揣在口袋里騎著自行車走了。當走到街頭,又拿出錢來買蔥子時,才發(fā)現(xiàn)那個賣菜的多找了一元錢。他于是趕忙騎車回到菜市把那元錢退還了賣家。那人十分感動,對他說,這元錢太少,不退回來也沒什么。但你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能具備的人太少了。也許好多人遇到這件事都會說,一元錢算什么,懶得跑路。小明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樣甜。聽了這故事,同學們都說,這故事寫得好,錢雖少,精神可貴。
評析,以上寫故事活動,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的特點。即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培養(yǎng)美德。
參考文獻
《新課程標準解讀分析》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