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菊
摘要: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對于促進學生未來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學生能夠對社會中的各種現(xiàn)象具備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心智能夠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時候更加成熟,在面對復雜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也能夠時刻保持冷靜理性的態(tài)度。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將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嶄新的議題式教學方式進行充融合,讓學生在研究思政知識的時候能夠進入到最為適合的情景中,學生在理解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會更加透徹,學生研究和學習思政知識的興趣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教育;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
思想政治知識的教學本身就富有較強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的時候不僅要將其中的所有理論知識點加以透徹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實際的解題環(huán)節(jié)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將在校園生活中研究和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合理應用,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學習思政知識的重要價值。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所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積極運用自己的工作之余時間和班級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切實了解學生在現(xiàn)階段實際面臨的學習問題,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定出更為適合的教學情景,針對不同授課內容創(chuàng)建適合的學習議題,這樣能夠切實幫助學生更好地研究思政領域知識核心內涵,切實提升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
一、利用學生意識創(chuàng)建議題式教學情境
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學生在班級內部的主要地位,促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學習問題。為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進行多角度的思考,積極將議題式教學思想融合到思政教育的每個階段,并且需要注重提升所以學生在課堂的地位,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思政知識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課堂歸屬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顯著提升,師生之間也能夠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學生也能夠將自己在思政課程中的才華展現(xiàn)出來,將自己思維方式中的閃光點展現(xiàn)出來,學生的個性能夠借此機會得到激發(fā)。為此教師在構建教學環(huán)境的時候也需要考慮設定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議題,這樣才能夠其實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感,學生能夠在課堂初始階段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到研究課程內容中,學生的思政課程研究欲望可以獲得充分激發(fā)。比如教師在為學生闡釋價值觀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思考和討論的時候具有更多的思路,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立這樣一個議題,讓學生思考“正確的價值觀對于自身的未來成長有著何種價值”。學生在面對這樣議題的時候會思考“價值觀的形成路徑是什么”或者考慮“價值觀的優(yōu)劣之處在哪”等。隨后教師需要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所思所想?yún)⑴c到后續(xù)的辯論賽中,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思考內容,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議題討論環(huán)節(jié)中,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自身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學生在后續(xù)的思政知識研究環(huán)節(jié)中也能夠展開多角度的思考,學生可以逐步尋找到學習思政課程的樂趣和價值,激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到后續(xù)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
二、利用實踐教學提升議題式教學質量
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在高中生的學習歷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讓學生積極能參與到實踐課程中才能夠讓學生對接觸到的理論知識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學生在實踐課程中也能夠積累到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其在理解教材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具備更多的思路,并且能夠了解到更多書本中無法接觸到的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高中教師的授課效率也可以借此機會得到顯著提升。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需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一些對社會具有一定的貢獻的活動中,學生在后續(xù)的成長道路上也會更加自主地關注社會中的潛在問題,并盡己所能為社會的發(fā)展盡微薄之力。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具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比如,教師在講授與文化傳承相關的課程時就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社會中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該課程之前先組織學生進入到當?shù)氐母@夯蛘唣B(yǎng)老院中開展慰問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在社會中依舊存在很多弱勢群體需要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深切感知到自身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學生在后續(xù)的成長道路上能夠尋找到更加富有意義的事業(yè),學生的理想追求能夠更加宏偉,這對于推動社會進步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夠借此機會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利用生活素材確定議題式教學內容
議題是教學的起點便是議題,是促進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相互銜接的重要支撐,能夠為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貫徹落實提供充足的服務支撐。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存在顯著的脫離現(xiàn)實的情況,課堂教學也僅僅關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導致學生難以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而對議題式教學的應用則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對真實生活情境的選擇,促進思想政治課程和理論現(xiàn)實的相互整合,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可以將其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有效銜接,引導學生在議題當中感悟市場的魅力,以此來滿足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就“大白菜家庭故事”為基礎,為學生塑造可供體驗的生活議題,用于幫助學生形成對市場經(jīng)濟的初步認識,明確不同階段下的大白菜所承擔的角色,通過場景變動分析的方式確定資源配置受到的局限,引導學生意識到資源配置的重要意義。
結束語:
總而言之,議題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嶄新教育模式,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堅實的支撐作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為積極自主地融入到思想政治學習活動中,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良好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堅實的支撐作用。教師需要深切感知到重要責任,積極誰用這種先進教學理念解決以往存在的思政教學技術,切實提升所有班級的思政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謝天和.解析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J].新課程,2021(23):30.
[2]陳亞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J].考試周刊,2021(31):143-144.
[3]翟霞.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以“走進文化生活”為例[J].新課程研究,2020(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