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慶華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度實施,小學班主任的教學工作正在進行全面的整改。作為班級秩序的維護者,學生言行、思想的引導者,班主任在教學中一定要保持靈活的管理思路。隨著針對學生的不同行為和道德意識進行全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及時改善自身的問題,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新形勢下,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要尋求創(chuàng)新,不斷的優(yōu)化德育工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耐心引領(lǐng),不斷的融入德育思想,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標準和行為意識。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道德教育
前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工作仍然有一定的影響,不斷的完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德育思想。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首先要多與學生互動,在師生互動中強化學生認知水平,學會自省,并且能夠讓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得到有效的強化,促進學習能力的改善。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點,也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chǔ)的重要時期,教師要運用新思想、新思路、運用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教學眼光,實施道德教育,在改善班級管理工作成果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一、加強師生交流拉近彼此距離
小學生生性單純,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初期的時候,可能會存在理解偏差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之前,要先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學習特點,以及語言交流的習慣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快速打開師生之間的溝通大門。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永遠都是高冷、嚴厲、拒人千里之外,這樣會導致小學生在班主任面前會表現(xiàn)的比較拘謹。新時期,教師首先要改變在學生心中的影響,以德服人讓學生全面的了解自己,這樣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1]。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上的空閑的時間或者課下的時間,多關(guān)心學生,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并且能幫助學生解釋解決,贏得學生的敬佩和尊重。然后在與學生交流期間可以多運用德育的思想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言行中帶動學生的思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小學生就會模仿教師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德育意識。
二、有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同的學生在班級的表現(xiàn)存在差異性,同時由于學生的性格不同,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要因人而異,要結(jié)合學生需求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區(qū)別教育,讓學生達到共同成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從鼓勵學生表達開始,為學生制造各種需要表達自我觀點的機會,逐漸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敢于與教師交換不同意見,提升學生的德育思想境界[2]。比如,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面臨的問題時,可以匿名的把問題想所有學生去闡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需要如何處理,運用這樣的指導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發(fā)表觀點,又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一舉兩得提升學生的德育品質(zhì)。
三、結(jié)合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德育意識
針對目前的教學條件,大部分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在實施道德教育時,可以結(jié)合網(wǎng)上的教學案例,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效的學習更多的德育思想,讓自己的表達更充分,同時自身意識和反應能力都更敏捷。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傳統(tǒng)文化傳承”“愛國主義”“無私奉獻”等主題的德育案例,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標準。
四、定期與家長進行線上德育溝通
對于小學生來說,思想的轉(zhuǎn)變一方面來源于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出自于家庭教育因素。教師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也要把家庭因素考慮其中,不斷的完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要做好詳細的記錄,然后與家長進行階段性溝通。一方面了解學生這一段時間的家庭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能讓家長對學生的綜合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促進家長在德育工作中的輔助作用[3]。比如,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群內(nèi)舉辦一些“親子德育感悟”的活動,例如在端午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時,讓每個家庭繪制一幅親自圖畫,發(fā)到群里,表達自己對節(jié)日的理解和感悟,這樣的線上溝通,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促進親子關(guān)系的拉近,還能讓學生的德育思想提升更高從層次,為以后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結(jié)論:
總而言之,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育也需要不斷的做到更加全面,身為小學班主任,在抓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德育的教育,要深入到學生內(nèi)部與學生共同探討和學習,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融洽,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制定多元化的指導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他人案例的同時也能逐漸懂得自省,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從學生的心理教育出發(fā),改變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性格,處理問題的思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的完善自己,為以后的成長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馬林.新形勢下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途徑[J].小學生(中旬刊),2021(07):19-20.
[2]陸艷芳.立德樹人,任重道遠——談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知識文庫,2020(23):158-159.
[3]齊婧婧.優(yōu)化班級管理 實施道德教育——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普童話,2020(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