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呷以布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小學階段,語文的重要性是其他學科所不可比擬的,語文中包含了許多的知識點,在伴隨著語文教學制度的深入改革中,閱讀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一直都是語文課堂上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同時也能提高小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文章,不同類型的書籍等等,都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閱讀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長期的閱讀教學中,不管是學生的閱讀量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從而學生自然就會培養(yǎng)出自主的審美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放棄落后的教學體系,根據(jù)學生擅長的領域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選擇更好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構建
引言:閱讀能力不僅對學生學習上有所幫助,同時也生活中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閱讀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也正是因為閱讀教學有這么多的好處,才會讓閱讀教學文本細讀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個性化閱讀在運用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找到閱讀的樂趣。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明確閱讀的目標,提升課堂的效率[1]。如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是非常成熟,對同一本書中的內(nèi)容,會出現(xiàn)不同的理解,這時很容易造成學生的誤解,所以老師一定要做好引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針對性教學,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地表達出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
2.1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構建的關鍵,在我國教育改革的不
斷深入,學生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在課堂中擔任引導和指導的作用。完全放棄之前生硬的教育方法,閱讀教學就是改革之后的新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書籍,完全依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閱讀知識積累,在感興趣的閱讀中,也是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及負擔的一種方式。讓學生可以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在長期的閱讀培養(yǎng)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個性化發(fā)展方向,提升閱讀興趣,同時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影響下,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其次在閱讀后,從文章的閱讀手法上進行研究,讓學生同時學會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讓學生自己感受這種寫作方法的好處,并且教授學生什么樣的文章適合此種寫作方式。接下來學生會從不同的閱讀角度獲得不同的感受。小學語文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加強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使他們對閱讀內(nèi)容有更深的理解,從個性化、多樣化的角度感受閱讀的魅力,讓教師有效地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2]。
2.2在閱讀教學中要研讀細節(jié)之處,品味關鍵的語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之二是在閱讀教學中要研讀細節(jié)之處,品味關鍵的語句。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可以以了解文章的含義為基礎,讓學生們先對文章通讀幾遍,讓學生們細細品味侮段中文字的含義,尤其是詞語和語句的含義,作用在運用詞語和語句進行表達前都是講過深思熟慮的,并且是根據(jù)前后文字的結合下刁一會使用的,所以說,可能侮段話中都會有一個詞語或者句子來進行整體文章的概括,甚至于整篇文章只有一個關鍵詞,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們慢慢去品味的,所以說,這個時候老師要做好引導作用,要讓學生們對侮句話都進行揣摩,才能達到文本細讀的含義,這樣的方法不但能讓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含義,
同時還能為學生們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起到烘托的作用,能讓學生掌握的關于詞語的用法,與此同時,老師還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們找到侮段話中或者侮個句子中的關鍵詞和關鍵語句,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語句的了解,真正理解文章的含義
2.3合理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和理念
任何教學都是具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合理的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法和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從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角度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在心理上、認知上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的高效性[3]。新教改下的教學模式在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上,也需要從適合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創(chuàng)新模式,讓學生能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閱讀學習。語文教師在授課的同時,也需要以學生的興趣或者學生擅長的領域為主體,合理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摒棄傳統(tǒng)的、生硬的教學模板,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意義。同時教師在閱讀課程結束后,利于碎片化時間,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讀后感分享,學生可以踴躍表達自己在閱讀后的感受,或者是學習到的知識等等,這種分享的教學模式,不僅能直觀看到學生的閱讀效果和理解能力,同時也在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可以勇于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為學生多方位的發(fā)展奠定基礎[4]。
3結語
綜上所述,高效的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自我主觀意識的加強,審美構建體系也在慢慢滋養(yǎng)。在小學階段的培養(yǎng),教師不在只是認重學科成績的高低。根據(jù)學生擅長的領域、興趣方向以及活躍的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在增加學生的知識體量,無形中讓學生的個人能力上了更高的臺階。在小學階段進行閱讀量的積累下,為下一步進入初中的學習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愛華. 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2):0206-0206.
[2]王鳳娟.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建構探討[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 000(005):P.31-31.
[3]黃蓮蓮. 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 文理導航(下旬), 2019(21):32-32.
[4]許讓.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20, No.717(12):248-248.
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新市壩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