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都
摘 要:在高中階段進行課堂教學期間,高中生物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學科。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給高中生物教師布置了新的教學任務。除了需要將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過程中形成生命觀念。本文就此進行相應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命觀念
引言:本文首先就生命觀的基本概念進行闡釋,就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生命觀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一、什么是生命觀
所謂的生命觀其實就是對生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給出一種說明,明確生命的概念。在正確的認知引領下明確把握生命具有的特性、現象等,并逐漸了解一些自然反應同生命之間存在的關聯。以往的生物課堂教學期間,由于知識內容本身相對抽象化,學生在消化生物知識過程中困難重重,而且并沒有就生命觀進行一個具體全面的了解。這不但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斷下滑,而且也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基于此,教師需要扭轉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立足于生命觀念,首先高中生物教師需要讓學生領悟生命的真諦,然后將生命觀和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統一結合,在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此外,高中生物教師需要采取一定手段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深入挖掘生命觀的本質,讓學生明白具有生命的現象,總結生命的特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生物思維。另外,要求學生進一步深化對生命觀念的解讀。在開展高中生物學科教學工作過程中,為了能夠強化學生對教材上生命觀念的理解,教師可以積極嘗試不同類型的教學方式,由此來提升學生的思維意識,并能夠為高中生物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夯實根基。
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的必要性
(一)兩者能夠有機結合
首先生物學科本身就是對一些生物自然現象和生命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概括的學習。這也就意味著生物學所針對的事物同生命觀念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生物學科受新課程教學改革潮流的影響,目前正秉承生命為本的教學思想開展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需要以引導學生熱愛生命為前提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當前,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時,高中生物教師需要認真剖析一些常見的自然事物,以此來揭示生命現象。尤其是在講解人的生命現象過程中,需要在生物知識的引導下,潛移默化的引入生命觀念,幫助學生培養(yǎng)高中生物學科素養(yǎng),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現階段教學思潮的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正處于教學改革的新時期,強調在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個人能力。所以這就要求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采取積極策略給學生講解有關生命觀念的具體知識,引導學生聯系現實實際,以便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對現實生活的向往和熱愛?;诖耍軌虮M可能的降低校園暴力存在的可能性,避免出現打架斗毆等行為,一定程度上賦予生命觀念全新的價值。這不光有助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是能夠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
(三)能夠為生命觀念賦予新含義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在教育領域當中生命觀念所占據的地位日益升高。所以說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引進生命觀念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尊重生命并熱愛生命,為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奠定堅實基礎。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課堂活動拓展,進而為生物教學帶來新意,從而不斷為生物觀念的形成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
三、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
(一)立足于教材實際內容,創(chuàng)建生物模型
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期間,一般來說高中生物教師習慣于綜合分析教學內容的實質,然后去創(chuàng)造各式各樣的生物模型。通常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等。在構建教學模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物模型。一方面能夠避免課堂教學氛圍過于無聊沉悶,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將分散、毫無規(guī)律的生物知識變得更加體系化,有助于加強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最終提升學生的生命觀念。
比如當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這方面的知識時,尤其是對細胞器的結構知識學生很難進行理解消化。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物理模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易于學生理解消化。比如說借助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物品,比如說飲料瓶、紙袋、硬幣等,通過一定的改造能夠使其變成葉綠體、線綠體等細胞器。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輕松認識并接受細胞器的各項機能特點,此外,還能夠以此為基準將細胞結構同功能兩者融合到一起,加深知識之間的聯系。
(二)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
高中生物教材上面包含的內容豐富多樣,并且知識呈現出一種凌亂分布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對此想成整體印象。所以為了能夠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從而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到一起,突出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對知識一目了然,從而為后續(xù)復習工作做準備。比如當講到《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繪制教學內容,便于學生了解細胞衰老和凋亡的過程,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樹立生命觀念,而且有助于引導學生健康生活。
(三)進行游戲教學
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綜合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進游戲,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以便于為后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夯實根基。此外,通過課堂游戲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比如,當講到《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這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玩擊鼓傳花的游戲。當鼓聲停止,落到哪個學生那里,這名學生就需要用自己的話去解釋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兩者之間的關系,并說明理由。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帶領學生重新溫習所講過的內容,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通過學習本堂課的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生命觀念的印象。
(四)開展問題教學法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看清生命的真諦,并能夠借助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選擇問題教學法來進行課堂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來拋出具有建設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由此幫助學生總結生物知識點。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此外,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和教學內容相關聯,最好選擇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提供給學生進行探究。這樣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能夠使其從多個角度去解讀問題,從而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由此可以幫助學生借助理論知識去聯系現實實際問題,還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
(五)圍繞生命觀念的相關知識進行課堂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包羅萬象,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生物知識都能夠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只有一些特征比較明顯的教學內容才能夠適合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所以這就要求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高中生物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自行根據教學實際內容進行觀念上面的理解。這樣做可以將生命觀念與教學內容兩者有機結合到一起,制定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的教學目標,促使教師采取一定手段朝著教學目標前進。此外,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概念的作用,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消化教學內容上面潛藏的生命觀念。將抽象的觀念知識變得具體化。比如在講解《人體遺傳病》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時,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從全局角度出發(fā),要求學生仔細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比較常見的遺傳病,并在講解過程中引入生命觀念的相關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站在生命現象的角度去解讀遺傳病,便于學生明確進行基因組計劃的必要性。
(六)根據生物學科的主要特征,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
在進行生物學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現實實際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有助于其強化對生命觀念的認識。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能夠區(qū)分生物學科同其他學科的不同點,教師應當帶領學生把握生命的本質,促使學生運用生物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當講到《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時,教學需要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體溫保持恒定的作用。也就是人體體溫的高低同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沒有太大的關系,主要是與人的新生代謝以及在環(huán)境作用下散發(fā)的熱量有關。這樣再遇到與其相關的問題時,學生就能夠根據以前學過的內容形成解題思維,從而有助于學生迅速給出問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七)通過類比推理,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觀念
在開展生物教學活動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類比推理扮演著重要角色。所謂的類比推理其實就是借助之前解決問題所使用的方式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但是新問題與老問題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由此能夠輕松解決當前面對的難題。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的解題質量和解題效率。
(八)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在生物課堂教學期間,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同時有助于理論知識同教學實踐相結合。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當中,此外可以掙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加深學生對生命觀念的認識。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否則將會得不償失。
(九)通過教學主題活動,提升學生的生命觀念意識
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生命觀念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與這方面內容相關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知識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說帶領學生參觀生命館,通過近距離的接觸各個人體器官,能夠從中感觸生命的運行。學生置身于生命館的時候,有助于學生深刻了解生命的進化歷程,從各個方面去感受生命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開展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為此就要求生物教師立足于現實實際,仔細分析教學現狀,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巧蕓.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129.
[2]王強.高中生物教學中結構與功能生命觀形成分析[J].中華少年,2020(07):189-192.
[3]姜濤.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培養(yǎng)策略初探[J].家長,2019(35):120.
[4]李波、馬慶巖、張曉雪.高中生物教學中結構與功能生命觀形成分析[J].高師理科學刊,2019,39(08):103-106.
[5]張林海.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培養(yǎng)策略初探[A].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二)[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