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
【摘? ? 要】課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思政教育的落實與發(fā)展更有利于實現(xiàn)樹人的教育目標,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因此積極地促進課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英語教學,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加強高校公共英語思政教育,提高英語教學實效,具有極好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 高校教育? 公共英語?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15
近些年來,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高校教師的重視。尤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思想之后,課程思政的研究與發(fā)展更是被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極好地改善了課程思政的發(fā)展環(huán)境,為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教師對其融入的教學方法加強探究,結合課程思政和高校公共英語課程各自的特點,使二者更好地交融與結合,一定能夠使其產(chǎn)生更好的教育培養(yǎng)作用。
一、充分認識進行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教育最為重要的意義,不僅在于向?qū)W生傳授知識,更在于向?qū)W生傳授和傳播正確的思想與意識。美德和學習歷來就是人們所需具備和追求的,然而從當前的高校教育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和學生都只認識到知識學習對自身發(fā)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過度追求知識傳授,導致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不夠全面,學生的學習重心出現(xiàn)偏移。而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場所,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培養(yǎng)有效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校教育的成敗和教育工作質(zhì)量的高低。
基于這樣的教學情況,高校必須要加強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宣傳,使更多的教師和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教育擺放在突出的教學位置很有必要。從課程思政這一角度著手,更好地布局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為學生進行更好的思想培養(yǎng)與引導,從而有效地化解當前高校學生存在的思想信念淡化、道德行為缺失、人生觀價值觀迷茫等教育難題,從而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形成更加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與風氣,讓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勁頭和精神面貌,一直向上發(fā)展。
二、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意識和水平
教育之本是教師,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其思想政治意識和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思政教育的布局與發(fā)展,所以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意識與水平是開展課程思政,落實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礎,同時這也是根本措施之一。
從當前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高校英語教師總體的思想政治意識較為薄弱,相關的教學水平與能力也并不是很突出。大部分教師一直埋頭致力于自己的專業(yè)教學研究,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而且很多高校英語教師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較為嚴重,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將一些西化的思想與意識帶入教學,使學生受到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更需要教師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有意識地將國家的教學方針與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到英語課堂之中,這樣才能夠使高校公共英語教學課堂得到建設,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培養(yǎng)。
三、深挖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內(nèi)容
教材是承載教學知識最重要的載體,其所具有的導向作用是無法忽視和不容小覷的。在很多人的眼中,教材最主要的作用可能在于課程專業(yè)知識的呈現(xiàn)和傳授,這樣的認識較為片面。我國高校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編寫大學英語教材要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精神,要努力的寓思想教育與語言教學之中。所以高校公共英語教材不僅能夠很好地呈現(xiàn)英語課程專業(yè)知識,也非常有利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落實課程思政具有很好的幫助,
高校公共英語教師應當深挖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內(nèi)容,努力在英語教材之中去探尋更多進行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把握高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的潛在聯(lián)系,這樣教師才能夠在挖掘教材內(nèi)容時,更好地尋找一些結合學生興趣點和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遵循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特點的思政教育內(nèi)容,才能夠使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對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qū)ι鐣蕜t、道德規(guī)范有更加正確和全面的認識,讓學生接受到正能量的思政教育。
四、豐富思政教育渠道和途徑
目前,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英語知識點的傳授和鞏固為主,教學的形式和模式較為單一,固化。這不僅影響到了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發(fā)展,也使得思政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導致思政教育的渠道和形式較為陳舊和刻板,非常不利于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和落實。筆者認為,為了更好地促進課程思政與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的融合,英語教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應當專注學生的專業(yè)特色,圍繞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積極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使英語教學的形式和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為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增加很多的實踐練習機會,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可以對英語教學進行很好的補充、延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擁有了更多進行課程思政的渠道與途徑,這樣既可以有效彌補當前高校公共資源造成的不足,又可以讓課程思政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實,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
五、改善思政教育方法
最好的課程思政教育應當是潤物細無聲的,在英語教學的每一個過程和每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之中,實現(xiàn)二者的充分融合,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感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提高其思想認識。但是要想做到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師在課程思政和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改善自身教育方法。個人認為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不宜過于激烈,因為過于激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反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采用較為平和、柔軟的教學方法,更容易獲得學生的接受。比如運用情境教學法,在高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身教育的場景和景象,給予學生以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獲取知識,在向?qū)W生傳授課程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強化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學習。
高校教育是以全面育人為奮斗目標的教育,課程思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會起到更為突出的作用。作為一名高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師,倘若能夠從當下就開始積極地摸索和完善課程思政和英語教育的有機結合,使課程思政更好地融入英語教育,相信一定能夠?qū)Υ龠M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麗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智庫時代,2019, 209(41):47-48.
[2]曉立孔.探索大學英語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途徑[J].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與實踐,2020,3(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