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敏
摘? 要:英語課標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即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近年來的中考閱讀語篇不再只關(guān)注知識本身,而是越來越重視文本的深度,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也在逐年提高。本文通過對往年中考試題研究,探究促進初中生深度閱讀的方法和策略,化解閱讀理解難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深度閱讀;閱讀理解
一、語篇閱讀難在哪里?
中考試卷可以說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風向標。往年的中考英語語篇閱讀大多數(shù)重視文本表層意義,測試學生的低階思維,有時甚至沒有測試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只要能把文本和題目一一對應(yīng)上即可;而近年來更加注重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考查,對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及遷移能力要求也逐步提高,具體表現(xiàn)在:
1.閱讀速度要求更高
從2020年的中考試卷中不難看出,單位時間內(nèi)對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并應(yīng)用英語這一語言工具,才能順利完成各項答題任務(wù)。
2.詞匯、句式更具跨文化性
(1)長句子多,修辭手法的運用增加了理解難度。例如2020年揚州中考閱讀B篇中”They sat on every surface until my house appeared to wear books the way one wears clothes.”該句既是復合句式,而且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整體意識上下文連貫起來閱讀,且要有一定的語法基本功,才能讀懂。
(2)語言更地道、更準確。例如2020年揚州中考閱讀B篇中”the last time I’d pulled an all-nighter to read,…”這樣的語言表達明顯要比”I spent the whole night finishing reading the book. ”更加地道和準確,但也給我們英語非母語的學生的理解增加了難度。
(3)人名、地名多加大混淆性。例如2020年揚州中考完形填空中第23 題”…I loved her as well as I loved__.(A. Mrs. Barry? ?B. Katie Maurice? ?C. Diana? ?D. Violeta) ”多個人名的同時出現(xiàn)極具混淆性,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再割裂地去看個別句子或者段落,而是整體閱讀,從而弄清楚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找到正確的答案。
3.理解難度大
31.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__
3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Royer?
33.What do the three otters have in common?
34.How do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help develop the story ?
35.which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to Karla?
…
(2020年中考英語(揚州)閱讀理解題干)
從題干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沒有了以往的把文本和題目一一對應(yīng)上即可的不閱讀、假閱讀和淺閱讀,更多的是要求學生進行深度閱讀,與文字、與故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靈神交會,從感受、體驗和思考中與作品中的人物進行交流,品味作者的意境,獲得審美的體驗。
二、如何化解閱讀理解難點?
在應(yīng)試教育浮躁心理的影響下,“蜻蜓點水式”的閱讀使得學生讀書不求甚解,忽略了英語本體的研究,忽視了“字詞句”層面的知識,也逐漸失去了深度閱讀的能力。
深度閱讀是從淺層次閱讀引申而來,讓學習者深入文本的核心,在閱讀過程中通過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對文本進行深入的了解,全面分析和解讀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意圖,使自己、文本和作者之間產(chǎn)生思維碰撞,獲得情感交流。深度學習能夠讓學習者批判性學習新的知識與思想,并將它們?nèi)谌胱约涸械闹R結(jié)構(gòu)中,從而能夠在眾多的思想間進行聯(lián)系、分析、歸納和評價,最終做出決策并解決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
因此,要進行深度閱讀,閱讀本身要比閱讀后的功利性地刷題更重要,閱讀后的討論分析比閱讀文本表層含義更重要;讀懂字面意思是深層理解的前提,深度閱讀能夠解決閱讀中的難題;通過知識積累來提升學生基本閱讀能力,通過閱讀指導、評講引領(lǐng)學生進行深度閱讀。
1.拓寬閱讀渠道,堅持課外閱讀,為深度閱讀提供條件
良好閱讀的基礎(chǔ)在于主動的閱讀。閱讀的越主動,就讀的越好。英語教學應(yīng)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讓他們通過閱讀來探索世界,發(fā)現(xiàn)美好。教師要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如精選語篇,可多從歷年中考語篇中甄選,為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提供條件;從課內(nèi)拓展到課外,從語篇閱讀到外文經(jīng)典原著,這些原生態(tài)的課外信息材料更具有挑戰(zhàn)性,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2. 掌握閱讀策略,夯實語法知識,為深度閱讀打下基礎(chǔ)
無論是語篇還是名著都有自身獨特的層次結(jié)構(gòu)和表現(xiàn)手法,教會學生弄清楚閱讀材料的題材和體裁特征,把握好閱讀材料的題型特征,都對學生開展深度閱讀大有裨益;同時,教會學生分析和長句(復合句)結(jié)構(gòu), 掌握一定的修辭方法,讓所學的語法知識為閱讀理解服務(wù),可以幫助學生掃除或翻閱閱讀中的障礙,為學生深度閱讀打下基礎(chǔ)。
3.上好閱讀理解評講課,推動深度閱讀開展
深度閱讀教學的目標基于新課程標準,應(yīng)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批判、創(chuàng)新等思維方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力求提高他們思維的多元性和思考的深度。就2020年揚州中考閱讀B篇而言,教師自身要具備讀透文本的能力,要有整體閱讀意識,能夠梳理讀出文本的主題意義,挖掘其背后相應(yīng)的文化內(nèi)涵,解讀好原中考題對于深度閱讀的要求,在此基礎(chǔ)上再設(shè)問引發(fā)學生深度閱讀思考。教師要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找出主旨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找出文本的主線,在主線的引領(lǐng)下,逐步進行深層次閱讀,探究主題意義和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時要關(guān)注文本意義的綜合性和關(guān)聯(lián)性,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通過設(shè)問、指令引導,使得學生在主題意義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中,不僅能夠整合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發(fā)展語言技能,還能夠獲得對文化的感知,引導他們實現(xiàn)對品格的塑造,并能夠發(fā)展多元化思維,提升學習能力。
深度閱讀不僅能讓學生欣賞到作品的獨特魅力,體會到深度閱讀不同于碎片式閱讀的樂趣與收獲,同時還能夠引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內(nèi)容整合、知識建構(gòu)和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和價值觀,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教師一定要多帶學生體會幾遍這種閱讀的層次,之后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深度閱讀。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闕宏偉.初中英語教學向“深度閱讀”的轉(zhuǎn)型研究—以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Green Switzerland”為例[J].江蘇教育,2018(51):42-45
(作者單位:邗江區(qū)公道初級中學,江蘇? ?揚州?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