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麗杰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素質(zhì)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到實際的教育和教學當中,不僅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還更加注重語文作文在實際教學中的地位。進而語文教師不僅要不斷優(yōu)化、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還要能夠在開展創(chuàng)新、多樣、富有吸引力的語文作文教學時,使學生不再抵觸作文的學習和書寫,使學生在寫作時能夠?qū)懗鲎约旱恼媲閷嵏?,使其樂于用文字進行情感表達,并在提升其自身作文書寫質(zhì)量的同時,使學生能夠?qū)懗鲎约旱膫€人特色?;诖耍P者便根據(jù)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就新時期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如下的相關(guān)研究,期望能夠帶給一線教師一些有價值的啟發(fā)與借鑒。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作文教學相對模式化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會選擇先給學生固定書寫方向和主題,然后讓學生閱讀幾篇范文,就要求學生進行模仿。這就導致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開始效仿教師的這種方法,在自己寫作文沒有思路時,第一選擇就是去網(wǎng)絡(luò)上進行搜索,搜索文章素材,搜索文章模版,這種做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靈感,幫助其積累詞句和段落,但是這種模式化的教學,使學生在寫作中容易“偷懶”,更容易使其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
(二)作文內(nèi)容缺少真情實感
即使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還是相對比較小,各方面尚處于發(fā)育之中,再加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相對缺乏,使得學生看待事物比較簡單,對某些問題的想法也不夠深入和成熟,這就使得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在情感的表達上不夠豐富、缺少真情實感,甚至很多情況下學生的作文都是在湊字數(shù)、在模仿他人,以至于學生的作文書寫形式單一,表達方式單調(diào),缺乏個人特色的同時,也沒有文章內(nèi)涵。
二、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基本都處于形象思維的發(fā)育階段,形象的、直觀的事物才能夠帶給其更直接的感官刺激,才能夠使其形成更深刻的學習印象。進而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善于根據(jù)作文書寫主題和書寫內(nèi)容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作文教學情境,在優(yōu)化學生作文學習和書寫體驗的同時,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作文的書寫中,促成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也使學生能夠快速地、順利地寫出作文,使學生不再認為寫作文是一件難事。
例如,在要求學生以“熊貓”為主題進行寫作練習時,除了讓學生觀察與熊貓相關(guān)的圖片,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shù),以音視頻相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熊貓”,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了解熊貓的外貌特征,還能夠了解熊貓的動作特征、飲食特點、玩耍過程……在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在要求學生以“記一次有意思的游戲”為主題進行作文書寫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帶領(lǐng)學生一起玩一場游戲,可以是個人形式的“擊鼓傳花”,也可以是以組隊的形式進行語文趣味競賽……總之要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既能夠從中收獲快樂的情緒體驗,又能夠在參與游戲活動的同時,從中獲得感悟、獲得寫作靈感,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既有速度又能夠保證質(zhì)量。
(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作文教學必須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樂于表達,注重貼近生活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將學生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同時陶行知教育理念也說明“生活即教育”,進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既要認同語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又要善于發(fā)掘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元素,并能夠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提煉書寫作文的素材,不再發(fā)生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
例如,除了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語文教師要時常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欣賞生活中的美景,教師還可以以“寫日記”的形式,引導學生將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對生活的積累、對生活的感悟等記錄下來??梢允亲约涸谏蠈W路上新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樹,可以是自己晚上睡覺做的一個天馬行空的夢,可以是教師上的一節(jié)有意思的課,可以是自己與同學發(fā)生的小矛盾、小誤會,可以是自己和父母一起出游所欣賞到的美麗風景,甚至可以是自己從爸爸/媽媽那里聽來的新鮮事……同時,在要求學生進行記錄時,不對其書寫字數(shù)做要求,以免給學生造成課業(yè)負擔。進而使學生在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使其在后續(xù)的寫作中能夠有事可寫、有情可表。
(三)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弊怨乓詠碜x寫就不分家,進而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閱讀的重要性,有意識地開展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參與課外閱讀,使其在感知文字魅力的同時,能夠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和文學知識面,也使學生在學習其他作者寫作手法、寫作技巧、修辭方法的過程中,能夠促成知識和寫作技能的不斷內(nèi)化,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深化其寫作內(nèi)涵。
例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要求學生最好能夠保證每天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閱讀。除了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資料,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里為學生設(shè)置“圖書角”,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家里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過來供學生閱讀,還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課外書帶過來與同學們分享,以助力閱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使學生在校內(nèi)能夠隨時進行課外閱讀。并且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除了引導其保持課外閱讀習慣,等學生到了高年級,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使學生能夠就相關(guān)閱讀內(nèi)容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不同看法,在活躍學生閱讀思維的同時,達成“以說促寫”的作文教學目標,也使學生在長期的閱讀學習中,能夠獲得寫作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新要求指導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開展過程中,作為新一代的語文教師必須能夠在讀懂語文教學新標準、新章程的同時,有意識地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給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帶來勃勃生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字語言的魅力,才能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持續(xù)化的提升,以進一步助力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也能夠為學生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夯實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趙彩.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22):147.
[2] 王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個性化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