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魏
摘 要:基于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資源匱乏、理念滯后、形式陳舊、內容老套等問題,重點討論了興趣教學法的重要應用策略。在新課改逐步推進與深化過程中,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以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拓展美術教學成效,提升美術教學目標,培養(yǎng)美術藝術思維,科學應用興趣教學法進行課程拓展,促進初中美術教學資源得到優(yōu)化,從而提升農村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從多個方面闡述興趣教學法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開展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認知,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注重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而吸引學生的美術學習注意力,保證學生在實踐學習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美術邏輯思維,保證學生的觀察力、審美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專項培養(yǎng)和訓練,從而幫助農村地區(qū)初中學生培養(yǎng)藝術修為、鍛煉美感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美術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針對農村初中美術教學資源匱乏的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內容,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美術思維、鍛煉美術技能,使初中生可以在適宜的教學情境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建立學習邏輯,針對美術學科的特點,促進初中生的思維發(fā)散和拓展,進而實現以“興趣”為突破口開展美術深度教學活動。在情感層面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興趣,讓美術這種藝術性極強的學科成為感染學生思想、鍛煉綜合能力的有力教學手段,進而提高農村初中生的審美水平和標準,形成具有特色的藝術審美能力。
例如,以教材內容“向日葵”為例,教師通過教材向學生介紹梵高的《向日葵》,讓學生勾起對向日葵的想象和回憶,并且充分利用農村地區(qū)特有的優(yōu)勢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美術教學情境。比如,教師要結合農村地區(qū)的季節(jié)特點,帶領學生深入田間地頭觀察和了解真實的向日葵,促使學生可以通過仔細觀察、觸摸、聞香、品嘗等,充分了解向日葵,感受享受的植物特性和藝術色彩,使農村地區(qū)初中生可以享受到特有美術資源,進而增強學生美術學科的探究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相較于城鎮(zhèn)美術教學,在教學硬件、軟件上都存在滯后的問題。因此,作為新時代、新背景下的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發(fā)揮組織、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特長,結合農村中學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初中美術教學活動,從而提升美術課堂整體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教師的感染和帶動下富有飽滿的藝術熱情和藝術情感,全面增強學生的藝術綜合競爭力,科學應用興趣教學法,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初中美術“剪紙”時,首先,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搜集和查找出美麗的剪紙所應用的范圍以及相關的影視資料,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與興趣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可以推進農村初中生美術課堂知識積累,充分把握美術學科的精髓和內涵知識。最后,教師利用微課的形式,將剪紙的技術要領、制作流程等在微課中展現,讓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為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全面踐行興趣教學法。
三、巧用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美術課堂形態(tài)
初中階段開設美術學科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個人情操,為學生建立、培養(yǎng)、落實美術思維,鍛煉美術能力提供助力。因此,教師要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美術課堂教學,進而創(chuàng)新美術課堂教學形態(tài)。在興趣教學法的激趣下,教師應適當進行教學方法調整,將美術課堂從教室搬到操場上、田野間,促使初中生可以盡情展現自己,培養(yǎng)良好的美術意識。
例如,在教學“山水畫”時,教師要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興趣教學法進行組合,幫助學生在感受美術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美術情感,鍛煉美術能力,借助農村地域性的山水景致,形成美術思維,讓初中生可以深入自然,感受美術的文化氣息,進而踐行興趣教學法的理念,促使初中生培養(yǎng)出濃厚的美術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美術展覽館、閱讀美術書籍、開展美術交流會等形式,開展初中美術創(chuàng)新性教學,充分踐行興趣教學法。
總而言之,處在農村地區(qū)的學生,教學資源閉塞、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導致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教師通過運用興趣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美術創(chuàng)作的情感和思維,保證學生具備觀察意識、思考意識、實踐意識等,通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美術感知性和思維動態(tài)靈敏性,從而全面提高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整體成效。
參考文獻:
[1]鄔偉吉,張聰榮.興趣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應用性[J].美與時代(下),2011(4):125-126.
[2]顏賢軍,常艷麗.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