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馬冬,劉大勇,廖新偉,汪麗偉,張國慶,韓玉,焉紅楠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手術部,河南 駐馬店 463600
手術切除是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部分患者需要建立人工肛門,相關研究顯示,超過50%的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存在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可明顯影響治療依從性和預后,也可能對患者的免疫功能產生影響。有研究證實,免疫功能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而負性情緒可能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機體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NK)細胞功能。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是一種以患者健康為中心的綜合宣教模式,入院當天,即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生理功能、家庭背景、病情嚴重程度等進行有效評估,以綜合考慮制訂圍手術期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宣教方法,對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重要意義,但目前關于圍手術期綜合宣教對直腸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圍手術期綜合宣教在直腸癌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僅給予常規(guī)術前健康教育和腸道準備,向患者講解直腸癌相關知識和手術過程。術后密切觀察傷口情況并常規(guī)預防感染,術后3 天內,給予流質性食物并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食物;指導患者養(yǎng)成合理飲食、充足睡眠的生活習慣。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指導患者盡快掌握人工肛門的自我照護技能,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觀察組患者給予圍手術期綜合宣教,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①術前宣教,責任護士利用術前皮試和備皮準備間隙對患者進行直腸癌手術及造口相關知識宣教,同時對患者進行細致、耐心的心理疏導。②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指導患者家屬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交流時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言語,通過家庭的溫暖給予患者關心和安慰。③術后心理干預,結腸癌術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手術造口也易使患者產生失落或恐懼情緒,應囑家屬給予患者必要的支持和心理安慰,鼓勵并給予關懷,醫(yī)護人員盡早指導患者學會造口護理,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④術后飲食干預,排氣后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逐步過渡至普食。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采用Morisky用藥依從性量表評估,該量表共8 個條目,總分8分,評分≥5 分為依從性好。②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其中SAS 評分≥50 分表示存在焦慮,且評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SDS 評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且評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③干預前后,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8 個維度,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χ
=21.053,P
=0.000)。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表1)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
P
﹥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 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精力、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2)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F-36 量表評分比較
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多存在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依從性、術后康復鍛煉。相關研究認為,直腸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負性情緒的產生主要與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①盡管手術能夠改善直腸癌患者的預后,但手術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和應激刺激,可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②糞袋和人工肛門可導致患者生活不便,使患者出現(xiàn)抵觸和自卑情緒。③受教育程度影響,患者對直腸癌手術和術后恢復相關知識的了解較少,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和依從性,從而影響術后的恢復。因此,對直腸癌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宣教,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良的治療環(huán)境,有助于消除和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術后恢復。
本研究在常規(guī)干預的基礎上給予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旨在進一步改善直腸癌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率。圍手術期綜合宣教較為人性化,護理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護士和家屬給予多種支持,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緩解了患者的負性情緒,增進了患者與家庭、社會及病友間的溝通聯(lián)系,通過暗示和鼓勵的語言提高了患者康復的信心,進而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圍手術期綜合宣教可通過調節(jié)患者的心理波動,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恢復機體協(xié)調和穩(wěn)定狀態(tài),從而改善抑郁和焦慮情緒。此外,圍手術期綜合宣教實施過程中注重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助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給予患者家庭和社會支持,有利于解決患者的煩惱,并獲得情感、精神及文化等多角度的支持,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改善其抑郁和焦慮情緒。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 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生理功能、精力、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注重護理程序,融合了責任制護理及小組護理的優(yōu)點并確保護理服務水平及質量,結合直腸癌手術的特點,針對人工肛門患者進行必要的營養(yǎng)支持、家庭關懷及護士的直接護理指導,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和自我護理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注重對患者疾病知識宣教和心理護理,給予患者尊重和鼓勵,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耐心、細心地給患者準確有效的宣教,給予患者理解和關懷,可使患者產生信任感、安全感,進一步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和術后康復,提高宣教效果。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綜合宣教有助于提高直腸癌手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