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博,周春剛,臧榮發(fā),胡建明,謝而付(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yī)院a.檢驗科,b.中心實驗室,江蘇無錫 14071;.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學部,南京 1009)
如何既能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又能保證血制品輸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是臨床輸血關注的焦點[1-2]。如何清除障礙,精確查找引起交叉配血不相合、無效輸血的原因,了解意外抗體的生物學性質和特異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對其進行特異性鑒定,并且可以選擇性的輸注相應的血制品,對確?;颊呒皶r、安全、有效的交叉配血診斷和臨床治療非常重要。
現(xiàn)代輸血技術日新月異,輸血前的檢驗流程也越來越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Rh 血型系統(tǒng)的價值和臨床應用受到重視,而由非Rh 血型系統(tǒng)的同種意外抗體、自身抗體誘導引起的遲發(fā)性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病、無效輸血比例卻逐漸上升[3]。本研究對67例Rh血型以外的同種意外抗體、自身抗體進行檢測,探討其抗體性質以及在疾病中的分布情況。
1.1 研究對象 2018 年3 月1 日至2020 年10 月31日在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并住院的患者,在輸注血制品前進行常規(guī)輸血相容性檢測,在篩查中發(fā)現(xiàn)意外抗體并且最終鑒定為Rh血型系統(tǒng)以外意外抗體的患者67 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44例,年齡26~92歲。
1.2 試劑與儀器 Microlab STARlet IVD全自動血型分析儀、TD-A 型凝膠卡專用離心機購自長春博研醫(yī)學生物儀器公司;血清學離心機購自無錫市瑞江分析儀器公司;恒溫水浴箱購自金壇恒豐儀器廠;顯微鏡購自Olympus公司。
Ⅰ、Ⅱ、Ⅲ號抗體篩選細胞、微柱凝膠卡購自長春博迅生物技術公司;廣譜及單特異性抗人球蛋白試劑、譜細胞、2-疏基乙醇(2-Me)應用液、抗M、抗N、抗P1血型試劑購自上海血液生物公司,抗Lea、抗Leb、抗S、抗Jka、抗Jkb、抗Fya、抗Fyb血型試劑購自Biotest公司。
1.3 檢測方法
1.3.1 意外抗體篩查及鑒定 采用鹽水試管法、經典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膠卡法對待檢血清進行意外抗體篩查和抗體特異性鑒定。
1.3.2 意外抗體免疫球蛋白類型鑒定 采用鹽水試管法檢測,以查明待檢血清中是否存在IgM型抗體;采用經典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膠卡法檢測,以查明待檢血清中是否存在IgG型抗體;鹽水試管法抗體檢測結果陽性者,采用2-Me 處理待檢血清后,再用經典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膠卡法檢測,以查明待檢血清中是否同時存在IgM 型和IgG 型抗體??贵w檢測過程中,采用自身對照并行試驗,以確定待檢血清或紅細胞上是否存在冷凝集素或溫自身抗體。
1.3.3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 將紅細胞用少量生理鹽水沖洗3次,配成3%濃度的紅細胞懸液待用,將50 μL多特異性和單特異性抗IgG 及抗C3d 抗人球蛋白試劑分別加入標記好的試管中,再加入50 μL待檢紅細胞懸液,混勻,鹽水管為陰性對照,以3 000 r/min離心15 s,觀察是否有凝集或溶血。
1.3.4 效價測定 根據同種抗體的特異性,選取相應抗原陽性紅細胞,用鹽水試管法、經典抗人球蛋白法測定效價。
2.1 意外抗體特異性和自身抗體分布 見表1。在67例Rh血型以外同種意外抗體、自身抗體中,男23例(23/67,34.3%),女44例(44/67,65.7%)。同種意外抗體55 例(55/67,82.1%),同種意外抗體中MNSs血型體系(包括抗M、抗N和抗S)22例(22/67,32.8%),Lewis血型體系(包括抗Lea和抗Leb)21例(21/67,31.3%),Kidd 血型體系(包括抗Jka和抗Jkb)5例(5/67,7.5%),Duffy血型體系(包括抗Fyb)4 例(4/67,6.0%),P 血型體系1 例(1/67,1.5%),抗E 合并抗Fyb1 例(1/67,1.5%),未明確的不規(guī)則抗體1 例(1/67,1.5%)。自身抗體12 例(12/67,17.9%),自身抗體中溫自身抗體10 例(10/67,14.9%),冷凝集素2例(2/67,3.0%)。
表1 非Rh 血型的同種意外抗體和自身抗體的血清學特征(n=67)
2.2 意外抗體免疫球蛋白類型分布及效價 在免疫球蛋白分類中,IgG型22例(22/67,32.8%),IgM型37 例(37/67,55.2%),IgG+IgM 型8 例(8/67,11.9%),見表2。
表2 意外抗體和自身抗體的免疫球蛋白類型分布(n=67)
2.3 意外抗體、自身抗體在不同疾病中分布 在67例患者中,同種意外抗體在不同疾病分布中以血液病21例(21/55,38.2%)和實體腫瘤17(17/55,30.9%)居多,自身抗體以自身免疫病4 例(4/12,33.3%)和血液病5 例(5/12,41.7%)占比較高,67例患者在疾病中的分布以及抗體性質見表3。
表3 不同疾病中非Rh血型外意外抗體和自身抗體分布(n=67)
意外抗體篩查對于輸血相容性檢測非常重要,有益于保障患者輸血安全[4]。研究建議,抗篩結果陽性的標本要進一步做抗體的鑒定,包括鑒定抗體的性質和抗體的種類;鑒定出有臨床意義的意外抗體后,即使患者由于抗體滴度降低無法檢測出來,都需要始終選擇抗原陰性的紅細胞來輸注[5-6]。IgG型抗體分子量小,可通過胎盤屏障引起新生兒溶血?。?]。IgM型抗體分子量較大,不能越過胎盤屏障,但可以通過激活補體,破壞紅細胞,引起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IgM 型抗體還可以與含有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在鹽水介質中出現(xiàn)凝集,干擾血型鑒定和輸血相容性檢測,給臨床及時和有效的輸血方案帶來困難[8]。
本研究中,38 例抗體種類為IgM 的抗體主要分布在MNSs血型體系、Lewis 血型體系、P 血型體系和冷凝激素中。MNSs血型體系是除Rh 體系外最具復雜性和多態(tài)性的血型體系[9],MNSs 血型體系最常見的抗原是M、N、S、s[10]。MNSs 血型體系中抗M比例相對較高且絕大部分都被認為是自然免疫形成的IgM 型抗體[11]。與ABO 血型體系抗體的形成機制不同,MNS血型體系的抗體出現(xiàn)沒有規(guī)則,不能恒定地出現(xiàn)在缺乏相應抗原者的體內[12];IgM 型的抗M抗體在37 ℃的抗人球蛋白介質中活性較小,會造成血型識別與交叉配血困難[13],但一般在體內不會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而在糖尿病患者體內可激活補體,引起溶血反應[14]。Lewis血型系統(tǒng)的抗Lea抗體和P 系統(tǒng)中的抗P1抗體也是此種類型抗體,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或誘發(fā)新生兒溶血?。?5]。本研究中還有2 例患者血清內含有IgM型冷凝集素,在某些特殊的病理狀態(tài)下,如支原體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惡性淋巴瘤等,患者體內可能會產生高效價冷凝集素,能介導紅細胞之間發(fā)生凝集并通過結合補體破壞紅細胞而發(fā)生溶血[16]。本研究中2 例冷凝激素效價較高,均為256。
21例IgG 類抗體主要分布在Kidd 血型體系、Duffy血型體系和溫自身抗體。Kidd 血型體系抗原性較弱,包含3個血型抗原,分別為Jka、Jkb及Jk3。最常見的抗Jka和抗Jkb抗體,可導致嚴重遲發(fā)性溶血反應和中等程度的新生兒溶血病的發(fā)生[17]。本研究中5例抗Jka和抗Jkb抗體陽性患者均有妊娠或輸血免疫史,抗體效價為4~16??笷ya、抗Fyb抗體被廣泛認為是Duffy 血型體系中的常見抗體,其中以抗Fyb抗體居多,為反復輸血和妊娠產生的IgG類抗體,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引起新生兒溶血病及自身免疫病等[18]。Duffy血型體系統(tǒng)常常會合并其他常見的意外抗體,容易造成Duffy 血型抗體的漏檢[19]。本研究中就有1 例為抗E 合并抗Fyb意外抗體。對于溫自身抗體在輸血相容性檢測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盲目輸血可加速患者紅細胞破裂,導致患者血尿、黃疸和貧血等臨床癥狀加重,甚至引起嚴重溶血性輸血反應[20]。
本研究中同種意外抗體多見于血液病和實體腫瘤,可能原因為本院為中醫(yī)醫(yī)院,收治患者年齡偏大,反復貧血,有多次的異體輸血史,機體受到多次免疫刺激,從而導致同種意外抗體的產生。本研究中的自身抗體多發(fā)生于各種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能原因為以上2 種疾病反復輸血,機體受到多次免疫刺激所致。本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有1 例自身抗體陽性為慢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原因為肝巨噬細胞功能障礙,導致免疫復合物在血液中積累,被人體紅細胞膜上的C3b受體所吸收和黏附,導致自身抗體形成和產生[21]。此外,自身抗體陽性患者可能會掩蓋同種意外抗體的存在,從而引起輸血反應。因此上述患者在臨床輸血治療前更應重視血型抗原的相合性輸注,避免發(fā)生輸血反應[22]。
綜上所述,Rh血型以外的同種意外抗體、自身抗體檢測在輸血相容性檢測、減低無效輸血的發(fā)生率和指導臨床用血上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輸血科應建立意外抗體陽性鑒定及交叉配血的規(guī)范體系,為臨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