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曼
[摘? ? ? ? ? ?要]? 2020年在黨中央“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國內從小學到大學紛紛采取了網(wǎng)絡授課教學。大家在享用網(wǎng)絡授課的便捷性的同時也遇到了線上教學的各種問題,針對網(wǎng)絡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 ? 鍵? ?詞]? OBE教育理念;職業(yè)學校;線上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2-0184-02
線上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教師在網(wǎng)絡平臺上進行上傳資料、授課等教育教學活動。線上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學生足不出戶便可進行教學活動??此评硐氲慕虒W環(huán)境中,教師在實際網(wǎng)絡教學中還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將探討在OBE成果導向教學理念下如何有效地開展網(wǎng)絡教學。
一、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概述
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指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2013年中國成為簽約成員。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原理是“所有學習者都可以成功”。假設前提是所有的學習者都是有才干的,學習者之間是相互合作共同成長的,而不是競爭關系,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為學習者找到學習方法的組織機構。
(一)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五個實施要點
1.確定學習成果
由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多方面需求確定可清楚定義、可評測的量化指標來呈現(xiàn)學習成果。
2.構建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內每門課程要對最終的學習成果呈現(xiàn)有確定的貢獻,學生在完成這門課程的學習后就具備了預期的學習成效。
3.確定教學策略
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輸出,給學生構建一個清晰的學習成果藍圖,勾勒出達到成果所需的技能,引導學生達成預期的學習效果。
4.結果評價
成果導向更多地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學生根據(jù)個人能力可選擇不同的學習資源,在學生差異化特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公平。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使學生可以多角度展示自己的成果。
5.達到同一目標
整個課程分為若干個階段,學生根據(jù)個人學習能力可選擇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最終達到同一目標。
(二)OBE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
傳統(tǒng)教育是學科導向的,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完備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設計更加注重學科的內部需要,因此傳統(tǒng)教育對用人單位、行業(yè)、社會、國家等外部需求只能做到適應,很難做到滿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反向設計,由外部需求決定內部培養(yǎng)目標,由內部的培養(yǎng)目標決定學生畢業(yè)要求,最后確定課程體系。
(三)OBE成果導向的教學實施
在OBE成果導向的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實現(xiàn)以下轉變:
1.從填鴨式課堂向互動式課堂轉變
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由學生去解決問題,使學生領悟到知識的奧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由封閉式課堂向開放式課堂轉變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內容、時間、地點都是固定的。開放式課堂教師不再圍繞著教室、教材轉,教學內容由教材延伸到校企項目;教學時間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教學地點由教室延伸到圖書館、企業(yè)。教師給學生描繪一幅藍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引導學生去達到學習效果。
3.由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教的是知識,學生考的是知識,記憶、理解、應用,其對于中職生的發(fā)展特點并不適用。能力課堂則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三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性、策略性思維能力。
4.從重學輕思向學思結合轉變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忽略了對學生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只有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才可以深刻理解知識,才可以把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才能有創(chuàng)新、有發(fā)展。
5.從重教輕學向教主于學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是先教后學,以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為主。OBE成果導向則是學生要樂學、會學、學會,以學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教得怎么樣要通過學生學得怎么樣來評價。
二、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學校教學紛紛轉成線上教學。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后雖達到了“停課不停學”的目的,但具體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以下將總結線上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教學環(huán)境和形式單一
線上教學相對于學校內課堂教學來講,環(huán)境更為封閉,教師知識的輸出和學生知識的輸入都是通過電腦顯示器來完成的。網(wǎng)絡教學中老師無法真實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老師都是填鴨式地自顧自地講解,布置下去任務練習時也無法實時看到學生的練習過程,造成信息傳達延誤。網(wǎng)絡平臺的卡頓、學生身處環(huán)境的差異、外界干擾等都是線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題。
(二)線上學生積極性不高
線上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一開始都是沿用線下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但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1.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反應微弱
一方面是學生對所教授的內容不感興趣,沒有認真聽講,無從回應。另一方面受網(wǎng)絡信號的限制,學生回應后老師延時收到,造成溝通不暢。
2.線上學習學生自律性不足
少部分自律性強、接受新事物快的學生認為網(wǎng)絡學習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對于一些習慣了學校線下教學的學生會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線上教學教師無法進行實時直接監(jiān)督,遲到、早退、掛機便成了這部分學生的網(wǎng)絡學習狀態(tài)。
(三)線上評價體系不完善
線上教學系統(tǒng)給教師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線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把作業(yè)資源上傳到教學平臺,設置好作業(yè)發(fā)放和截止時間,在規(guī)定時間內公布答案。線上平臺批改作業(yè)效率高但靈活性不足,主觀題中當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意思相近但不同時會被批改為錯誤答案。線上評價體系可以高效記錄學生課前預習、遲到早退、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學生完成作業(yè)只受時間的限制,教師只看完成情況,對學習接受能力不同的學生來講并不是一個良性評價體系。
三、OBE教育理念下線上教學改革與實施策略
針對線上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下文探討了OBE教育理念下線上教學的改革實施策略。
(一)學習成果明確化
在網(wǎng)絡教學中因為缺少有效的監(jiān)督,所以教師需要以各種方式去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講授一門課前要明確、清晰地告訴學生學習了本節(jié)課后可以獲得什么,這些知識又有什么用。教師的作用就是給學生勾勒出一個藍圖,讓學生有動力去學習。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
利用網(wǎng)絡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提前把授課內容錄入教學軟件,學生可根據(jù)自身能力去選擇相應的任務完成,教學過程中加入視屏、音頻、教學游戲來豐富授課形式。教學形式除了教師傳授外,更多地需要去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網(wǎng)絡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網(wǎng)絡技術未達到要求時,應減少和學生的實時互動,把互動轉為相應的練習。
(三)評級體系合理化
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網(wǎng)絡教學中應注重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轉變考試定成績的考評方法。評價體系的合理化應該是從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評價。
1.橫向評價
將學生根據(jù)學習能力分成不同層次,在同時間段內讓學生與在同水平內的學生進行同一層面的比較,學生所在層次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的能力進行調整,這樣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肯定學生好的方面,達到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的目的。
2.縱向評價
以學生個人時間為軸線,把學生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進行比較、評價、總結,從過去吸取教訓,讓學生產生“超越自我”的決心與信心。
3.差異評價
在群體中,承認學生個體在學習上的差異性,從而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因人而異對學生進行靈活而具有個體特色的評價,尊重每位學生自己的智力強項和獨特價值。在確定評價標準時,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弱化班級參照,強化自我參照。對水平較高的學生要提高要求,并不斷激勵讓他們永不滿足,對學習水平低的學生則要適當放松要求,讓他們跟得上學習進度不自卑。只有充分考慮到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關注個體智力的強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潛能,以促進個體價值的體現(xiàn)。
4.鑒定評價
鑒定評價通常以考試作為評價形式。鑒定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自我激勵,而不是為了老師去甄別、擇優(yōu)。鑒定性的考試與以往終結性評價的期末考試、中考、高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區(qū)分。鑒定性考試的命題可以是由老師命題也可以是由學生命題;考試過程中學生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式完成;考試內容可以是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也可以是查閱資料或詢問他人;考試地點、時間也不受限制,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上即可。鑒定性考試可以不統(tǒng)計成績,只做描述性評價。
四、結語
針對網(wǎng)絡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會探討實踐出更多優(yōu)質的教學模式,未來的網(wǎng)絡教育教學之路必將在變革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習寧,侯力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下的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9(18).
[2]馬琳,李興恒、左磊,等.線上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20(7).
[3]吳石金,邱樂泉.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探析[J].發(fā)酵科技通訊,2019(6).
[4]李志義,朱泓,劉志軍,等.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5]王貴成,夏玉顏,蔡錦超.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及其借鑒[J].當代教育論壇,2009(12):17-19.
[6]申天恩.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J].高等理科教育,2016(6).
[7]周文清.高職通識教育課程多元化考評方式探索[J].職教通訊,2012(21):6-7.
[8]柏晶,謝幼如,李偉,等.“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結構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1):64-70.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