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錄
摘 要:當前,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都在倡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這一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因素。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運用知識,就需要不斷增強其學習能力。因此,小學數學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打造自主性課堂,去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激活思維,拓展思考路徑,發(fā)出個性化聲音和建構知識體系,充分體現學生創(chuàng)新力,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數學;自主性;數學課堂;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這一目標任務的達成必然要基于課堂教學這一土壤之中,教師精心設計,充分打造小學數學自主性課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通過方法的應用來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在探究、分析、解決、推導、驗證中經歷數學知識概念形成的過程,同時也體驗最終解決問題之后的成功感和喜悅感。只有學生經歷了各種教學活動,并獲得一定的成功,才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邏輯發(fā)散思維等素質,為他們今后更有效地學習打下基礎。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與學現狀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不乏存在以下這些現象,如教師只顧教學進程,自己冗長講述,滔滔不絕下學生的主體角色被弱化,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主動性,處于被動地位。也有的教師在課堂中喜歡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但有的教學情境只是圖形式而已,難以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無法真正引領學生深層次理解知識,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還使得學生思維難以被激活,探究能力不夠。還有的情境是從成人的角度創(chuàng)設,沒有從學生這一個體的需求以及他們的角度出發(fā),教學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也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興趣索然。此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簡單講解案例,未能有目的地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得學生無法實現新經驗的生成和建立,無法經歷思考、推導、論證等這一具有發(fā)現性的數學化的趣味過程,難以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心靈脆弱、自尊心較強,有的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個性需求,上課時不能給予學生更多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二、打造小學數學自主性課堂的實踐策略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需要打造自主性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中,積極思考,分析推導,深入探究,解決問題等,正是因為學生變成了獨立探索問題的發(fā)現者,才使得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變得更為持久和濃厚,也會在教師的推動下樂于參與各種自主探究實踐活動,挖掘個人潛能,實現有效學習。
1.科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圍繞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他們的喜好,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的情境,使得學生被具有趣味的情境所吸引,主動投入學習之中,去發(fā)現、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參與各種數學學習活動。圍繞學生這一中心,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既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或者是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原型的情境,融數學知識于生活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促使他們在自主學習中感悟與體會。同時,教師還要打造開放式的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習了“利息”這一數學內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活動,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去銀行,親歷存儲現金、計算利息收益等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無所不在,以及生活中數學運用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除此之外,小學生天性愛玩,喜歡游戲,那么,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之中,通過學生參與游戲環(huán)節(jié),不斷探究數學知識,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是課堂實踐操作,讓學生學習興趣被點燃,思維被激活,建立空間想象力,自主積極進行探究活動。
2.建立共學模式,提高探究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關鍵是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的角色,整個課堂師生之間積極互動,呈現師生共學的教學情形。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適時而正確的引導,使得他們的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比如,在學習各種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去觀察不同的圖形,并結合實際操作進行拼、擺、剪、疊等動手探索,發(fā)現各自的特征,形成數學認知,構建知識架構,為后續(xù)的教學打下基礎。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合理分組來進行生生之間合作式的自主學習,將任務分配到每一個小組,小組各成員進行協作分工,讓他們圍繞同一個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同時使得每一組員都有事可做,小組間可開展競賽、辯論等,讓組與組、組員與組員等都能參與到共同的討論與交流之中來,互相啟發(fā),探究分析,互促共進。面對同樣的任務,各小組的解題思路不同,教師鼓勵各小組代表成員發(fā)表見解,各自取長補短,獲得開闊的解題思路,理清不同的路徑,積累豐富的數學經驗,為深入的自主探究鋪路搭橋。
除此之外,在這其中,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必不可少,及時引導,及時給予肯定,引領學生順著具有一定邏輯性的思路去探索問題,朝著正確方向行進,從而讓他們的自主學習更加有效果,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1]何冬梅.放飛思維中落實自主語文 合作展示中提升學習能力: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革新,2016(5).
[2]劉迎萍,劉學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J].寧夏教育科研,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