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摘? ? ? ? ? ?要]? 中職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不斷健全以及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中職階段的學習在學生的成長中十分重要。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中職院校重要的基礎性專業(yè),漢語言文學學習在塑造學生品格、陶冶學生情操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就中職漢語言文學文學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進行分析,力求為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學推進獻計獻策。
[關? ? 鍵? ?詞]? 中職;漢語言文學;創(chuàng)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02-0160-02
一、開展?jié)h語言文學學習,引入問題教學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問題教學法的作用便凸顯出來。作為一種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鼓勵學生自我閱讀的合理途徑,問題教學法合理的運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問題教學法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實踐、新嘗試,想要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在閱讀中,引導學生加強思考。問題教學法在閱讀中的具體運用策略如下。
首先,提出問題便是成功了一半。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師出于將問題教學法納入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考慮,在上課前需要依據(jù)內(nèi)容對具體問題進行探究和設計,問題必須要新穎有趣,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教師把問題帶到漢語言文學課堂中,鼓勵學生自我閱讀、主動閱讀。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時,該書整本包括三大部分,即前部分的人物傳記、中部分的梁山聚義與興起以及后部分的衰落。我們可以將前部分的人物傳記單獨拿出來,進行人物傳記的聯(lián)合學習。結合小說主題,向學生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是否讀過水滸?為什么它可以成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一百單八將,你們喜歡哪位,為什么?”“《水滸傳》中,哪個故事情節(jié)你最喜歡,可以與同學們交流一下嗎?”……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中,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的初步思考,緊接著教師可以從《水滸傳》中挑出經(jīng)典片段進行講解,譬如《智取生辰綱》一章,進一步提問:“只憑借幾個人的力量,如何不費一兵一卒便巧取三萬貫生辰綱?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該章節(jié),體會智取生辰綱過程中的智慧,你們有沒有想到什么?”在學生完成閱讀后,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沒有對錯、自由發(fā)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感受筆者是怎樣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的。學生在課堂中的閱讀針對性增強,閱讀教學效果便可以提升。《智取生辰綱》一章之后是《魯智深單打二龍山 楊志雙奪寶珠寺》一章,該章節(jié)與楊志送丟生辰綱后無奈出走相聯(lián)系,可以進行漢語言文學學習。
其次,問題的提出可以成為貫穿全文的重要線索。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要求其尋找關鍵語句。接下來,我們針對這些語句進行詳細分析和深入理解,有助于他們加深感悟。在講解文章時同樣不能小看問題教學法的重要性,需要在課堂中貫穿問題教學法,并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加深思考。
最后,問題結束時完成閱讀的升華和總結。教師在課堂結束后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深入閱讀《智取生辰綱》一章與《魯智深單打二龍山 楊志雙奪寶珠寺》一章,再一次把學生注意力轉移,在又一次的閱讀中升華感情與感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閱讀中的問題進行自我總結,突出教學重點和目標,對課程之前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形成作業(yè),解答智取生辰綱的步驟、巧妙所在以及這個過程中不同人物的特征與原因以及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實,幫助學生形成閱讀好習慣。
二、強化師生互動,助力教學推進
挖掘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思維。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深入挖掘,找到具有價值的東西,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延伸。多角度、多方法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合理設置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注重引導學生培養(yǎng)邏輯思維。譬如,再次以名著《水滸傳》的學習為例,《楊志賣刀》的章節(jié)閱讀是在《智取生辰綱》一章的前面,講述了楊志送生辰綱的原因與經(jīng)歷,在該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進行之前要求學生提前了解楊志的人生經(jīng)歷和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楊志的個人生平和形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關于楊志事跡的圖片以及視頻進行播放,在播放完成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講出自己的感悟。教師要著力構建開放、互動的平臺,必須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置更加開放的問題,擴展學生的思考空間,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鼓勵其積極大膽表達。譬如,在《楊志賣刀》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諸如以下的問題:“楊志為什么賣刀?”“這把刀對楊志意味著什么?”“楊志為何淪落到此等境地?”“同學們從中感悟到什么,這一章節(jié)接下來的劇情怎么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升,主觀能動性顯著。
三、推進文化傳承元素融入
文化傳承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衰的關鍵因素,使學生真正作為文化傳承人的是所有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者的責任。傳承中華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網(wǎng)絡不斷普及的今天,學生越來越依賴于虛擬空間的精神家園,無法正確理解和看待傳統(tǒng)文化,這是當今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必然結果。同時,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往往是“照本宣科”,按照教學計劃逐步推進,只注重“知識點”的教學。各種原因交織使學生從認識上對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不加重視。因此,有必要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加入一些文化傳承的元素。首先,以文化傳承為我們漢語言文學教學的主題,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們可以較多地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主題。其次,以文化傳承為主題,要求我們精益求精,剔除糟粕。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積累厚重、傳播廣泛,與此同時有一些比較舊的思想和觀念已經(jīng)很難適應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如“三綱五?!鳖悊栴}應讓學生依據(jù)自我興趣去查詢和了解,不適合做詳細解釋,避免中職學生失去理性而盲目模仿、盲目崇拜。再次,選擇文化傳承為主題,我們需要講究答案的尋找,不可不求甚解。在選擇文化傳承主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對主題本身是否具有現(xiàn)實價值和意義進行深入思考。最后,以文化傳承為主題,需要尋找相應的群體。專題講解在具體的進行與開展過程中離不開學生。因此,教師也應該考慮學生是否對當前的主題感興趣。
四、借助思維導圖,助力漢語言文學教學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用于單元文本預覽,還可以用于單個文本預覽。學生可以先參考單元指南部分,了解單元學習的主題和該單元既定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發(fā)現(xiàn)漢語言文學課本單元中可整合的相似點與共同性進行分類并突出要點。對單個文本,學生可以首先想到已經(jīng)掌握的現(xiàn)有知識點,畫思維導圖,然后根據(jù)教師的預覽提示開啟獨立的思考。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學生也可以畫自己的猜想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思維導圖上。這樣,在隨后的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學生可對原有的思維導圖進行合理化的、充分的修改以及進一步的補充,從而提高中職生對所學課文的認知與理解。俗話說:“學會總結便是學會學習。”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學生缺乏知識體系,一般而言僅經(jīng)過持續(xù)性的練習來提高對知識點的控制程度與熟悉程度,可以說效果比較差。其實中職階段的學生也知道,知識點需要組織這個道理,但卻沒有行動。一是時間不夠,二是對組織的方法沒掌握或者干脆不感興趣。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整理排序方式比較機械和單調(diào),學生極其容易感到無聊,自然而然便缺乏動力。思維導圖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效果非常好。思維導圖使用顏色、多維度和繪圖以及代碼等進行裝飾,以增強實際感覺的效果,并使中職漢語言文學學習過程更為有樂趣,同樣也更具針對性。這些優(yōu)勢又會反過來增強中職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記憶力。從單元內(nèi)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到專題內(nèi)的漢語言文學學習,教師常常會感嘆漢語言文學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學生沒有把知識點抓牢。假若讓中職生去自發(fā)主動進行漢語言文學學習,那么在校學生則不知如何開始,漢語言文學學習效果亦是不好。思維導圖可幫助中職生主動參與閱讀,有針對性地去完成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既定專題的閱讀目標與任務,實現(xiàn)難以意想的效果。
五、結語
本文就中職漢語言文學文學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進行分析,力求為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的推進獻計獻策。本文主要觀點如下:開展?jié)h語言文學學習,引入問題教學法;強化師生互動,助力教學推進;推進文化傳承元素融入;借助思維導圖,助力漢語言文學教學。
參考文獻:
[1]尼瑪卓瑪.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分析[J].考試周刊,2014(66):42.
[2]任惠俐.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文存閱刊,2018(15):126.
[3]王惠.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策略探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256.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