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 ? ? ? ?要]? 目的:基于CIPP評價模式構建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實測分析。方法:采用Delphi法構建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形成調查問卷,對上海市某4所中職護理院校239名護生進行實測,采用SPSS20.0及yaahp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專家權威系數(shù)是0.85,兩輪函詢積極系數(shù)分別為94.18%和100%,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依次為0.126、0.228(P<0.01),最終形成的“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共包括一級指標4項,二級指標8項,三級指標32項,實證研究測得信度系數(shù)均>0.92,第2輪全體一致SCVI為0.938,問卷總評分為(82.01±14.24)分。結論:本研究構建的“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具有較高的信效度,能為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提供依據(jù)。
[關? ? 鍵? ?詞]? 護理;評價;教學;Delphi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02-0001-03
教學工作水平評價是學校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中職院校護理專業(yè)開展教學工作水平評價可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護理教學目標,提高護理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教學改革,完善教育管理制度[1]。因此,為了更好地對中職護理專業(yè)進行教學工作水平評價,科學、有效的教學工作水平評價工具至關重要。目前,國內研制的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工具中,針對某一課程或領域的較多,如楊懷潔等[2]研發(fā)的婦產(chǎn)科護理學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苗亞杰等[3]構建的護理學高仿真模擬教學評價框架等,而具有普適意義的較少,尤其是中職護理專業(yè)的教學評價工具鮮見報道。CIPP(Context, Input, Process and Product)評價模式可用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多用于教學評價、制度評價和項目評價,其重視評價的改進功能是一種基于決策導向的評價模式[4]。故本研究基于CIPP評價模式,通過Delphi法構建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為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提供依據(jù)。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1.函詢專家。函詢專家的納入標準:①職稱在副高或以上;②從事護理教學或臨床工作10年以上;③熟悉中職護理教學質量管理工作;④愿意參加本研究并回答專家函詢問卷者。本研究共聘請專家16名,其中8名來自護理院校,8名來自三級甲等醫(yī)院。專家年齡33~65(43.06±9.31)歲;工作年限10~47(21.44±10.66)年;博士1名,碩士9名,本科6名。
2.調查對象。應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12月選取上海市某4所中職護理院校239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①在校系統(tǒng)學習的全日制學生;②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調查者。排除標準:入學時間較短的一年級護生。
(二)研究方法
1.構建評價體系
(1)評價體系的初步建立。根據(jù)CIPP評價模式,將評價體系一級指標設為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及結果評價。在文獻回顧、專家訪談基礎上形成了專家函詢表,包括前言、咨詢內容及專家基本情況三個部分。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進行評價,“非常重要”計5分,“非常不重要”計1分。
(2)專家函詢。向專家詳細介紹研究目的及方法,通過電子郵件發(fā)放并回收專家函詢表,共函詢兩輪。
2.調查方法
經(jīng)各院校領導許可后,在預調查基礎上,發(fā)放與回收問卷。為了得到真實可靠的信息,研究人員在護生答題過程中做好必要的解釋工作。設計發(fā)放問卷239份,回收有效問卷239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與yaahp12.0統(tǒng)計軟件計算專家積極系數(shù)、權威系數(shù)與協(xié)調系數(shù)及條目的重要性評分、變異系數(shù)、權重、信效度與相關得分。
二、結果
(一)專家積極性和權威系數(shù)
采用積極系數(shù)來表示積極性,專家積極系數(shù)=回收的有效問卷數(shù)/發(fā)放問卷總數(shù)×100%,2輪函詢的積極系數(shù)分別為94.18%、100%,提出建議的專家比例分別為13名(81.25%)、5名(31.25%)。兩輪函詢專家熟悉程度系數(shù)(Cs)為0.80,判斷系數(shù)(Ca)為0.90,專家權威系數(shù)為0.85。
(二)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
第1輪協(xié)調系數(shù)為0.126(P<0.01),第2輪協(xié)調系數(shù)為0.228(P<0.01),較第1輪有明顯提高,表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可信度高。見表1。
(三)指標的修改與刪減
第1輪專家函詢所有指標重要性賦值>3.5,變異系數(shù)<0.25,根據(jù)專家函詢結果將二級指標“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的評價內容合并;新增“教師的聲音響亮清晰”“教學內容準確,符合臨床實際”等三級指標;將“教學內容貼近中職學生”修改為“結合臨床實際,確立針對中職學生的教學內容”,將“教師了解中職生心理發(fā)展特征”修改為“教師了解中職生身體、心理健康狀況”,將“能采用多媒體、病例分析、情景教學等方法”修改為“根據(jù)教學目的與內容,選擇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病例分析、情景教學等方法”。第2輪專家函詢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情況”等三級指標,將“授課內容對今后有用”修改為“授課內容符合臨床三基要求”。最終確定的評價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32個三級指標。見表2。
(四)實證測試結果
1.評價指標的信效度。在239份調查中總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83,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4個一級指標的α值分別為0.925、0.937、0.961、0.959。第2輪專家函詢全體一致的量表水平內容效度指數(shù)(SCVI)為0.938,各條目的條目水平內容效度指數(shù)(ICVI)為0.938~1.000,平均SCVI為0.996,每個條目與總分之間均相關(P<0.05)。
2.問卷評分情況。本問卷共32題,運用Likert5級評分法,“非常同意”計4分,“非常不同意”計0分,根據(jù)各指標權重進行百分制得分轉化,相關指標轉化后評分情況見表3。另外,三級指標中得分前3位的指標(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選用合適的教材”“教學內容順序條理清晰”“根據(jù)教學目的與內容選擇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得分后3位的指標(得分由低至高)依次是“校內實訓室擁有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足夠的教學實驗常規(guī)儀器配置套數(shù)”。
三、討論
(一)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構建的客觀性和實用性
本研究應用Delphi法來建立評價體系,專家對評價體系的判斷以數(shù)據(jù)形式呈現(xiàn),加以科學處理,能有效減輕其主觀性。通過系統(tǒng)化的評價機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有利于發(fā)現(xiàn)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本次構建的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基于CIPP評價模式,不僅重視目標是否達成,更在宏觀層面上通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進而指導教學工作的實施和改進[5]。CIPP評價模式中的背景評價和輸入評價明確了護理教學工作所需的資源、目標的合理性,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而過程評價具有監(jiān)控作用,是教學工作評價的核心,最后的結果評價是教學工作質量的價值體現(xiàn)。
(二)評價體系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分析
本次研究篩選出的專家人數(shù)符合Delphi法15~50名的要求,專家的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和學歷都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專家權威系數(shù)為0.85,說明權威程度較高,專家能夠很好地把握條目內容,這為函詢結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證。兩輪函詢的積極系數(shù)均大于90%,說明專家的積極性較高。本研究第2輪函詢變異系數(shù)為0.070~0.215,未超過0.25,兩輪專家函詢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分別為0.126、0.228(P<0.01),說明專家的協(xié)調性較強。本研究兩輪專家函詢后,各級指標重要性賦值均超過3.5,說明結果可取。經(jīng)過4所中職護理院校239名在校護生實測,對本研究所構建的評價體系的信度進行考察,結果顯示,評價體系總體和各維度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92,說明該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信度。本研究第2輪函詢全體一致SCVI為0.938,平均SCVI為0.996,說明評價體系內容效度高。
(三)問卷評分情況分析
評價體系實測結果顯示,問卷總得分為(82.01±14.24)分,評分情況良好,提示中職護理教學實踐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護生對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總體認可。得分最高的兩個二級指標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說明中職護理教師能夠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護理知識清晰呈現(xiàn)并傳授給學生,教學基本功較強。得分最低的二級指標是“教學成果”,特別是其中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條目得分最低,與胡韻等[6]的研究結果相似。表明護生對課堂教學缺乏興趣,部分護生失去了學習信心和熱情,由此可見,護理教師的授課魅力亟須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二級指標“教學硬件”中的“校內護理實訓室擁有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以及“足夠的教學實驗常規(guī)儀器配置套數(shù)”等條目得分較低,提示部分中職護理院校缺乏相關和完善的供護生實踐的設備。而具有完善的教學設備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必備條件,這對教學工作效率以及護生實踐技能的提升至關重要[7]。因此,管理者應重視相關教學設備的資金投入,保障相關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小結
本研究構建的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評價體系的信效度是可接受的,可用于評價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水平,對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但受研究條件限制,結果尚存在不足之處,今后可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以提高評價體系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高桂楨.基于校院兩級督導制度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2019,7(3):351-358.
[2]楊懷潔,楊成良,王青麗.運用Delphi法構建婦產(chǎn)科護理學教學評價指標體系[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3):465-467.
[3]苗亞杰,王君俏,梁燕,等.基于CIPP評價模式構建護理學高仿真模擬教學評價框架[J].護理學雜志,2016,31(7):58-60.
[4]毛亞男,王東梅,孫云飛,等.CIPP評價模式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8,33(11):111-112.
[5]王東梅,孫云飛,毛亞男.基于CIPP模式構建全日制護理專業(yè)碩士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SWOT分析[J].護理研究,2018,32(21):3329-3331.
[6]胡韻,李從紅,徐云,等.中文版護理理論課程教學評價工具的研制[J].護理研究,2014(31):3962-3964.
[7]蘇姍娜.中職學校護理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2):156-164.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