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素質(zhì)教育不斷推行,情境教學被廣泛運用到各學科教學中,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情境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和整體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豐富內(nèi)心情感,增強人文情懷,從而使初中歷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情境教學的運用是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文章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多方面探討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歷史;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5-0073-02
初中歷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是漫長歷史進程的濃縮,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受到很多限制,大大降低了學習質(zhì)量。傳統(tǒng)的、具有局限性的歷史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對初中歷史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至關重要。對于歷史課程來說,將久遠的、不復存在的東西“復原”在學生面前,學生身臨其境,更能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良好的人格的養(yǎng)成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首先,初中歷史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法需要圍繞課程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歷史學習情境,讓學生更加了解歷史真相。在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僅僅結(jié)合一些典型的歷史事件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很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根據(jù)現(xiàn)階段教學情況,教師通過“虛實結(jié)合,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將典型的歷史事件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描述出來,讓學生了解事件的始末,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歷史課程,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耐心備課,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全面的挖掘。
例如,教師在講授《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時,應讓學生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去查找資料。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七組,從《戰(zhàn)國策》《公羊傳》《史記》等歷史著作中分別查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歷史信息。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視頻、查閱白話文等多種方式獲取有效信息,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分享他們所收集到的相關資料,相互補充對方缺漏的內(nèi)容,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在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并沒有深入教材,挖掘其深層含義,這樣只停留在表面,并不會對學生產(chǎn)生太大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開闊自身的教學視野,豐富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而在情境教學中,教師需要在備課過程中多下功夫,突破教材的局限,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盡量還原歷史事件,這樣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讓學生集中精力,沉浸在歷史課堂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也可以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通過巧設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要想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歷史課堂,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這樣才讓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想讓學生加深對歷史的認識,教師就要讓學生不斷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進行《辛亥革命》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辛亥革命的新聞圖片,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提出一些問題:“辛亥革命是何時開始的呢?它的意義是什么?孫中山先生在這場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導和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運用自身的知識并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
最后,現(xiàn)代科技迅速發(fā)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機。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多種科技成果被運用到教學中,有利于增強歷史真實感。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多媒體將久遠而陌生的歷史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等感受歷史。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歷史人物有了情感共鳴,他們就會自覺接受熏陶,從而更好地進行歷史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當教學《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相關歌曲,比如《七子之歌》,學生逐漸進入學習情境: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性時刻。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回歸實況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關于香港、澳門問題,教師可以用幻燈片來展示并講述,讓學生更全面地接受歷史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與時俱進,教師在情境教學中應用微課,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梳理與鞏固。教師引入多種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增加實踐機會的同時又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利用微課是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其高效性和簡便性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那么微課具有什么樣的優(yōu)勢呢?
一般來說,微課視頻雖只有十幾分鐘,但其能夠講清歷史教材上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分清內(nèi)容主次,而且教師在微課中適當增加有趣的歷史故事和動畫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不同于歷史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情景教學方法為現(xiàn)代教學注入了生命力,使學生變得積極主動。教師借助微課,可以更好地將情景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隨著新課程不斷改革,初中歷史教學也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借助微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樣做不但實現(xiàn)了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那么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發(fā)揮作用呢?舉一個例子,教師讓學生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時,可以先播放相關歷史知識的視頻,直觀形象地把這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知識重難點展示在學生面前,也可以通過例題講解讓學生形成嚴謹?shù)慕忸}思維。教師再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通過整理筆記和思路對整個歷史事件有更清晰的認識,并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成果進行匯報總結(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所用的教學輔助工具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其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任務量是極大的,不但要進行知識點的書寫,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進度,這就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進行情境教學,可以有效解決教師板書耗費大量時間的問題。而且,利用微課可以精彩地展示課堂知識,相較于教師的板書,更加吸引學生。同時,微課集圖、文、聲于一體,更符合情境教學的要求,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當抽象的知識點生動形象地出現(xiàn)在視頻中時,學生對歷史事件有更深刻的了解,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習效率,牢固掌握歷史知識。
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有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這也就出現(xiàn)了一些難題:如何匯報活動成果呢?最可行的就是利用微課。以往的匯報需要學生在黑板上進行謄抄或者進行口頭表述,學生往往不能清楚地表達,可如果利用微課,同時學生組織語言,就是不錯的辦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對某個歷史問題進行研究之后將成果制作成PPT,再通過自己的語言,對研究成果進行匯報。這樣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精彩。
同時,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初中歷史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來,從而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更好地學習歷史課程。與此同時,教師和學生應多溝通。由于學生和教師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他們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因此,不僅師生要一起進行歷史課程的學習,教師也要多了解學生的想法,這樣不但能夠增進師生情誼,而且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知歷史。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法仍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在教學中十分重要,它能夠把握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將枯燥的課堂變得富有活力,變得更加生動和精彩,在提升歷史課程教學質(zhì)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應該將情境教學法融入自身的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模式,同時大膽實踐,發(fā)現(xiàn)不足,改正不足,提高情境教學的應用效果,為推動歷史教學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智娟.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展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14):49.
[2]成學穎.問題情境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32):119.
[3]代利俠.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散文百家,2020(3):290.
[4]王作鑫.淺談情境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以統(tǒng)編教科書: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為例[J].中文信息,2020(8):90.
[5]姜俊紅.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與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1):10.
[6]張 娟.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以《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為例[J].亞太教育,2015(30):38,36.
作者簡介:李德水(1968— ),女,山東青島人,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