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男生提高身體綜合素質(zhì)的關鍵階段,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補充外,還必須有適當?shù)捏w育鍛煉。體育鍛煉要發(fā)揮一定的效果,且有一定的強度,引體向上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一個常見項目,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臂力和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即肩膀肌肉發(fā)力帶動身體向上運動,這對鍛煉學生的肌肉強度和爆發(fā)力及學生意志力有很大的幫助。但初中生生活環(huán)境不同,以及教師和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學生身體素質(zhì)存在差距,在引體向上教學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本文基于初中男生引體向上教學與鍛煉中的問題展開實踐研究。
關鍵詞:初中男生;引體向上;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6-0077-02
引 言
自初中新課程改革以來,體育教學逐漸成為初中階段一門重要學科,以強健學生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力為目標[1]。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許多地區(qū)將引體向上作為體育測試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國家體育健康標準》已經(jīng)將引體向上作為男生中考體育考試的必考項目。但學生體重、興趣愛好、鍛煉方式的不同,導致引體向上教學與鍛煉效果不理想。教師只有正視引體向上教學和鍛煉中的問題,才能夠有效開展引體向上教學。
一、針對嚴重超重學生展開相對力量提升教學與減負練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上,大家開始朝著質(zhì)量和營養(yǎng)層面邁進。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家長非常重視對孩子的營養(yǎng)輸入,為孩子提供各種食物,導致很多學生出現(xiàn)體重超重的問題[2]。在開展引體向上教學時,這部分嚴重超重的學生很難克服自己的體重問題完成一次標準的引體向上訓練。實際上,這部分學生的臂力和腕力表現(xiàn)非??捎^,只是他們的臂力很難突破自身體重的限制,即相對力量薄弱。
找出嚴重超重學生在引體向上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后,教師開始以減負練習為主,以提高學生相對力量為目標展開訓練。首先,教師將班上所有超重學生歸為一組,為了避免這部分學生喪失練習的信心,教師單獨對嚴重超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教師制訂每天有氧運動訓練計劃,組織他們每天早上在操場慢跑1500米,再做一輪放松操,該項目一直堅持到體育中考結束。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學生體重,避免學生體重再次增加,而影響引體向上的訓練。其次,教師利用可升降的單杠,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高和體重,設計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單杠。學生每天進行十分鐘的單杠牽拉引體向上練習,目的是鍛煉手的握力和臂力,讓手的握力逐步增強,防止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握不緊單杠而打滑的現(xiàn)象,同時在臂力增強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讓手的握力和身體體重相適應,提高身體的相對力量。體育課上,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室內(nèi)體育館,讓學生練習啞鈴和杠鈴的抓舉,目的是教會學生正確的抓舉方式,使其找到最省力的那個點。在抓舉杠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計時器來計算每位學生能夠抓舉的最大時長,讓學生試著挑戰(zhàn)自己的耐力。隨后教師觀察學生的訓練情況,當學生能夠完整地完成多組引體向上時,就證明學生的相對力量已經(jīng)提升了一個階段。這時,教師需要放高單杠,讓學生挑戰(zhàn)更高的單杠訓練。學生通過長期堅持,每天進行減負訓練,再搭配相對力量提高訓練,不但體重漸漸朝著標準體重的方向恢復,而且每次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數(shù)量也在逐漸增加。
在現(xiàn)實教學中,每個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體重嚴重超重的學生,這些學生盡管有著超于同齡人的力量,但苦于自身身體不協(xié)調(diào),無法完成一整套標準的引體向上練習[3]。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從減負訓練和自身相對力量訓練入手,設計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每天有計劃、有組織地參與訓練,讓學生持之以恒,從而完整地做出一整套標準的引體向上動作。
二、確立目標,重點突破,激發(fā)學生自主練習的興趣
初中生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期,也處在身體肌肉力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時適當參與一些肌肉力量的訓練,可以鍛煉自身的耐力和爆發(fā)力,其中引體向上就是值得選擇的訓練項目之一[4]。但引體向上的訓練過程比較枯燥,而且訓練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體力,缺乏體育項目應有的競爭性、趣味性,導致學生喪失了對引體向上訓練的熱情。
針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可以通過目標激勵法,激勵學生參與自主練習。初中生爭強好勝的心態(tài)較強,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安排學生設計月考目標、期中考試目標及期末考試目標,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設計不同階段的目標。學生的學習層次不同,所設計的目標也不一樣,力量強、身體比例和協(xié)調(diào)性好的學生自然會設定較高的目標,甚至會超過中考標準,這屬于A類目標。還有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目標規(guī)劃是,希望在每個階段都能在方法和技能上有所突破,這屬于B類目標。對于對引體向上毫無興趣,且手臂力量小,缺乏訓練方法的學生,可能會設定超越自身的目標,再展開遞增式的訓練,這屬于C類目標。不同學生設計的目標級別也不一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設計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再在每個層次內(nèi)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每一層次的教學目標也是與之相對應的A、B、C三類。隨后展開日常訓練,不同組的學生學習目標不同,訓練的項目也不一樣。比如,對于B組的學生,教師要講授肱二頭肌、三角肌、肱橈肌三種主要肌肉在引體向上訓練過程中的發(fā)力技巧,首先展開正反握交替訓練,正握有利于鍛煉肱橈肌,反握則有利于鍛煉肱二頭肌和三角肌。此外,教師還應在訓練過程中提醒學生保持肘關節(jié)始終保持50°左右的彎曲,這時身體調(diào)動的肌肉群是最多的,能取得理想的鍛煉效果。教師可以要求B層次學生每次練習時堅持肘關節(jié)保持50°左右,鍛煉肌肉耐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小禮品,當有學生突破了當前的目標時,可以將小禮物作為獎勵發(fā)放給學生,以激勵學生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狀態(tài)不一樣,有的學生天生身體素質(zhì)好,也有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較弱[5]?;诖?,教師可以采用目標激勵法來教學。目標的設置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針對性的,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設計,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給予實現(xiàn)目標的學生物質(zhì)獎勵,這樣教學才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更高。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體育訓練除了要將精細化的體育運動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外,還必須注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將合作、共贏、友誼的理念滲透在課堂中。但是引體向上訓練課主要是讓學生獨立一人訓練,教師評定成績的方法也是如此,多是針對每位學生能夠完成的標準的引體向上數(shù)量,來進行評價[6]。因此,無論是在教學過程還是教學評價中,一些教師較少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
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識和好勝心較強,在訓練的過程中,往往表現(xiàn)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態(tài)度,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其他同學,過于追求成績不利于對學生體育品格的培養(yǎng)。基于此,在引體向上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每組中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為每組學生設計練習項目:正握單杠進行引體向上、反握單杠進行引體向上、下頜超過單杠時長訓練、肘關節(jié)彎曲50°時長訓練,以及一些簡單的杠鈴和啞鈴的抓舉訓練??梢钥闯?,教師設計的項目包含不同層次的訓練,能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鍛煉,從而不斷突破自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行擂臺比賽,讓學生之間進行競爭,同時讓組內(nèi)的學生互幫互助,積極參與訓練。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非常大,初中生處在青春期,在體育鍛煉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完善的人格,對發(fā)揚體育精神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結 語
引體向上訓練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初中生處在青春發(fā)育關鍵時期,身體各方面機能和素質(zhì)的提高對其今后發(fā)展有長遠影響,培養(yǎng)學生肌肉的爆發(fā)力和耐力是強健其體魄的有力途徑。為此,教師要重視引體向上的教學,并對現(xiàn)階段引體向上教學和訓練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展開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周莉,馬永濤,楊會坡,等.影響普通中學男生引體向上成績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143-144.
仇大勇,張燕.13~17歲中學男生引體向上非上肢力量影響因素分析[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8,33(03):93-96.
孫明明.試論初中男生上肢力量“引體向上”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區(qū)為例[J].體育風尚,2018(03):207.
王少林.中學男生引體向上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以南京外國語學校為例[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13):90.
劉飛.提升初中男生引體向上能力的“三大法寶”[J].中國學校體育,2016(10):84-85.
周筱青.初中男生引體向上教學與鍛煉的策略[J].體育師友,2015,38(05):65-66.
作者簡介:鄔瓊霞(1990.6—),女,浙江寧波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