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姜明輝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人體多種細胞參與的慢性氣管炎癥,表現(xiàn)為喘息、胸悶、咳嗽和氣促等。與遺傳、過敏和情緒等因素有重要關系。哮喘是目前醫(yī)學界的一道難題,西醫(yī)常用舒張支氣管的藥物,中醫(yī)治療哮喘對于控制發(fā)作及臨床治愈有獨到之處。
中醫(yī)認為,哮喘的形成有內外兩種因素,臟腑功能失調而發(fā)生痰濁是內因,外邪、飲食、情志、勞倦等是外因。痰濁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肺脾腎的功能失調。脾主運化,脾虛則健運失權,津液凝聚而為痰;腎主氣化,腎虛水不化氣,水濕停聚而成痰濁;再兼肺氣素虛,則痰濁既成,上漬肺系,一遇外邪則痰隨氣上,氣因痰阻,痰氣相搏,阻塞氣道,肺管因而狹窄,肺氣升降不利,則哮喘發(fā)作。筆者自擬“半夏四白湯”治療支氣管哮喘,半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服藥1~2個療程?,F(xiàn)介紹如下,供參考。
【組方】半夏12克,白茯苓20克,白術15克,白果12克,白芥子10克,陳皮12克,葶藶子12克,太子參15克,山藥30克,薏苡仁30克,炙麻黃6克,全瓜蔞15克,檳榔10克,蛤蚧6克(焙焦研細,分2次沖服),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2次,合并藥液,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
【方解】支氣管哮喘屬祖國醫(yī)學“哮證”“喘證”范疇,臨床多以標實邪盛和臟腑氣血不足為主,常累及肺、脾、腎三臟。多與氣滯痰阻、氣道壅塞、肺失宣發(fā)肅降有關。本方調理氣機、健脾利濕、祛痰平喘,旨在截斷生痰之源,宣通貯痰之器,共達祛痰平喘之效。
方中半夏不僅降逆,更能鎮(zhèn)咳祛痰;陳皮理氣化痰止咳;檳榔行氣導滯,燥濕健脾;瓜蔞、白芥子寬胸暢膈,下氣除痰;葶藶子瀉肺清痰平喘;太子參、白茯苓、山藥、白術益氣健脾;蛤蚧、五味子滋腎補腎,斂肺止喘;麻黃宣肺平喘,白果斂肺定喘,兩者一開一合,相輔相成;薏仁利水滲濕,使?jié)袢テ⒔?,而痰無以生;甘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調和諸藥。全方組方合理,益氣健脾補腎扶其正,利濕化痰降逆祛其邪。能調節(jié)臟腑功能,恢復體內陰陽平衡,提高機體免疫力,故適用于反復發(fā)作的支氣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