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留才
長期以來,不當使用手機對學生的危害,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也困擾著廣大師生和家長,嚴重影響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2021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學生使用手機“立規(guī)”,為廣大家長教育孩子“立威”,為學校加強手機管理“立據”,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操作性,有利于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合理使用手機,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一是堅持“禁止性”和“靈活性”相統一。《通知》明確規(guī)定: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yè)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yè)。這些明令禁止的規(guī)定具有剛性約束,既對學生提要求,又對教師畫紅線。同時,《通知》沒有搞“一刀切”,而是從實際出發(fā),考慮到學生及家長“確有需求的情形”,做了“有限帶入校園”的規(guī)定,這樣也能贏得廣大師生的理解支持,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學生發(fā)展立場,既能破解難題、體現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又能實事求是、體現人文關懷,有溫度地靈活處置。
二是堅持“協同性”和“自主性”相統一?!锻ㄖ肪腿绾渭涌旖鉀Q中小學生手機管理這一全國性難題,最大限度降低或減少過度使用手機以及不合理使用手機帶來的危害,明確了學校、學生、家長以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部門各自履行的職責,指出了加強手機管理需要家校溝通、家校協同,也需要相關部門協同發(fā)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合力?!锻ㄖ愤€為各級各類中小學校留有自主管理的空間,根據學段特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其自主性和主動性,要求學校依據校情“細化管理舉措”,制定有關手機管理的校紀校規(guī),明確操作性辦法,同時,還要盡可能為學生在校內與家長必要的通話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便利,在最大程度上贏得家長和學生對落實《通知》精神的認同。
三是堅持“引導性”和“程序性”相統一。為防止過度使用手機給學生帶來危害,《通知》強調關鍵在引導,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及家長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家委會、學生會、思政課、班(團隊)會課、專題教育會、案例剖析會以及新媒體平臺等多種方式強化教育引導,使廣大學生和家長高度警醒、深刻認識沉迷手機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切實提升自我認知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锻ㄖ愤€明確了手機管理的相關程序要求,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指出學校首先應當履行告知責任,告知家長和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不得過度使用手機,特殊情形要按程序報學校審批,否則會給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造成危害,從而使廣大學生和家長充分認可學校加強手機管理十分必要、十分重要,堅決杜絕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
總之,《通知》的出臺,從國家層面對中小學生手機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制度,是我國基礎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又一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健康快樂成長,而且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廣大中小學校一定要認真抓好落實,全面推進《通知》精神落地見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