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英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但農(nóng)村的教學發(fā)展卻略顯滯后。本文通過闡述現(xiàn)階段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語文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1-027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農(nóng)村中學依舊在實施著應試教育,原因是每一年學校在全市、全縣的排名都要依據(jù)學生的成績,相應的老師也一樣,成績便是老師進行評優(yōu)選模和職稱評定的依據(jù),故在偏遠的農(nóng)村中學仍然存在和實施著應試教育。所以老師每天就忙于去抓學生的成績,想方設法地考慮如何才能提高質量,為此語文教學的形式和內(nèi)容陳舊,課堂活動單一、枯燥無味。為了轉變此觀念,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農(nóng)村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語文教學的措施。
一、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我們身邊的語文老師的教學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分別是:背、寫、練。背指的是老師要求學生每天要去記和背一些重點的字詞、名言警句和文章以及有可能考試的內(nèi)容;寫就是學生每天要重復好多次去寫一些當天學過的字、詞、句;練,就是做大量的習題和寫一些文章。學生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依舊做著重復的勞動,但學生的成績和能力一定能提高嗎,我想也未必。因為,學生每天如此,他們只有完不成的作業(yè),卻沒有思考問題的時間,不懂得字詞為什么這樣寫,有什么樣的區(qū)別,死記硬背學習的知識,不能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和內(nèi)容,故成績不佳,學習效率低下。結合此現(xiàn)象我先談談目前農(nóng)村語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老師疏忽了識字教學重要性
識字教學在中學階段仍然是學生學習字、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它牽扯到學生對字的形、音、義的理解和應用。教學中老師沒有給學生分析字的特點和結構,沒有形象化的解釋字、詞的含義,沒有組織學生進行一定量的造句練習,這樣勢必是學生對字的形記得不準,掌握的不牢固,對字和詞的意思不能徹底地理解和記憶,對字、詞應用能力差。同時更重要的是,老師疏忽或者沒有重視學生寫字的習慣和寫字的筆畫順序,使大部分學生按著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去寫,出現(xiàn)筆畫順序錯,寫出的字不規(guī)范、不美觀、潦草、字跡不工整、錯別字滿篇。養(yǎng)成了這種壞習慣后,考試中學生失分嚴重,這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后續(xù)學習。
2.老師不重視對短語、句子成分的學習,導致學生的文章語句不通,給學生學英語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現(xiàn)在好多的中學老師,因為書上沒有特意強調(diào)掌握短語和句子的成分,所以就沒有專門組織學生去學習,學生不懂短語的種類,詞語的修飾和搭配方式,更不了解句子的結構,不知道什么是主語、謂語和賓語,致使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不知道句子中省略了什么;同時讓學生在寫文章時,不會用變換的句子形式和結構來表達同一個意思。這樣的知識點不去學習或者不加強訓練,到后來學生寫文章時就出現(xiàn)了語句不通、詞語搭配不當、句子結構不完整,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對英語中的語法及句子結構的理解。
3.老師不重視朗讀訓練,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中學生完成閱讀和訓練口才的基礎。對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促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使學生在讀中去認知,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體會文章的意境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所以朗讀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學生有聲有色進行表演的一種體驗。通過朗讀,可以訓練學生的口才,還可以改變學生說話的語速,是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們身邊的老師在學生朗讀這一塊做得極不到位,每一篇文章,不能組織學生進行很好的朗讀,只是叫個別同學起來,一人一段的來讀,或者是自己進行范讀,讓學生來聽,這樣讓學生失去了鍛煉和學習的機會,加上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生無暇感受到朗讀文章的快樂,發(fā)現(xiàn)不了語文朗讀的魅力。
4.語文老師的家庭作業(yè)量過大,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每天老師對學生布置了大量的作業(yè),據(jù)調(diào)查,每一個學生每天有寫不完的家庭作業(yè),如要寫很多的生字、詞,要給生字組詞,要給詞語造句,加上預習,做練習冊,寫短作文,同時再加上其他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致使每個學生每天晚至少要用三個多小時來做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量、這樣的學習任務極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和怕學的情緒。同時還產(chǎn)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使學生養(yǎng)成粗心、不認真、隨便、偷懶的壞現(xiàn)象,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5.語文老師疏忽了對中學生應用文體的學習,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現(xiàn)在的老師每天忙于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yè),加上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就天天講授要考的內(nèi)容或者可能會考的內(nèi)容,所以他們就對語文應用文體的學習有點放松,因為在小學時,老師根本沒有教應用文體,致使學生不知道請假條、信件、留言條和證明等的書寫格式,也不會寫具體內(nèi)容,所以現(xiàn)在好多初中生也不懂這些文體,因為應用文體的實用性非常強,用途非常廣,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所以必須要對中學生開展應用文體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每一文體的格式,并會寫每一種文體的文章。
6.語文老師不重視學生口頭作文的訓練
口頭作文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鍛煉學生的口才。而我們身邊的語文老師很難做到這一點,平時或許是考慮到了沒法去實施,或許是根本沒有注意到口頭作文訓練的重要性,不去開展此類活動,這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是有極大的影響的。恰相反,一些有經(jīng)驗的老師,他會非常重視學生在這方面的練習,他從學生練習寫一句話開始,到讓學生練習說一句話,到最后學生練習說一段話為止;同時在練習時,從學生隨便說一句話到后來對其限定內(nèi)容來讓學生說一段話、講一個故事,只有這樣天天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才能更進一步地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實用性和工具性。
7.語文老師基本功不硬,不能很好地實施教學
雖然農(nóng)村語文老師們都很認真,也很盡職,但語文課堂教學基本功不強、不扎實。首先是語文老師的普通話不太標準,閱讀和表現(xiàn)能力不強,在為學生范讀的過程中示范引領作用發(fā)揮得不好,范讀中的技巧欠缺,輕、重音把握不好,兒化音得不到體現(xiàn)。其次是部分教師的三筆字不過關,寫字的筆畫順序不正確,不能正確地去給學生示范。現(xiàn)在好多的語文老師,他們的三筆字都很差,粉筆字就更不用說了,書寫中,字的間架結構、字的筆畫順序都出錯,這樣不但誤導了學生,而且還讓學生獲得了錯誤的信息。再次,部分語文老師在講解和學習課文時肢體語言的利用欠佳,不到位。如: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故事以書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則為文章,借助于舞臺藝術表現(xiàn)出來則為戲劇,但是文章和戲劇給人的感受不同,帶有動作性的東西對人的影響比較深,則文章卻不然,所以老師在講解文章時要盡量能利用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來幫助學生理解。如:當老師組織在學生學習《孔乙己》時,一個“搜”,一個“摸”,一個“排”,三個字就把孔乙己的性格和動作描述得活靈活現(xiàn),如果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老師如果能夠借助于肢體語言來模仿孔的動作,那就讓學生極易理解和了解孔的形象了。平時的文章則為戲劇中的劇本,在學習時,有的部分和內(nèi)容,老師就可以借助于肢體語言展示給學生,這樣做一是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記憶,所以老師不注意這一點,就是授課方面的一個失誤。最后、語文老師課堂上缺少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語調(diào)對于語文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可以使學生耳目一新、也可以使學生的精神大振、也可以使課堂生動有趣,同時,老師可以通過重音來強調(diào)文中的重點詞語、語句和內(nèi)容,便于學生把握重點,還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表達上的方法和提高自己的朗讀和演講的技巧。
二、改進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的措施
1.選取有經(jīng)驗和能力強的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老師去從事語文教學,來夯實和壯大語文老師隊伍
現(xiàn)階段在偏遠的學校里,多是一些年邁的老教師來教語文,而在大一點的學校里則為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特崗教師來組織教學,所有這些老師要么是普通話不過關,要么是教學缺少經(jīng)驗、要么是工作缺少積極性。所以面對如此現(xiàn)狀,就得要選取一些精英,能力強的、有經(jīng)驗的、工作認真負責的老師去擔任語文教學工作,要讓學生從開始就要對語文的字、詞、句進行徹底的訓練和學習,使他們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語文基礎知識。
2.加強語文老師的基本功訓練
語文課的重點則為:字、詞、句、篇和讀音,所以要重點來加強語文老師對漢字的書寫練習,要求寫規(guī)范字,字的間架結構要正確,還要要求字的筆畫順序要對,讓他們不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要把字教錯,來誤導了學生。同時要多習字,力爭使語文老師能成為書法老師,天天來指導學生的書寫,讓學生能寫一手漂亮的好字。其次要加強普通話的練習,語文老師的普通話要好,口頭表達能力要強,要多給學生進行示范和指導,讓學生清楚怎樣通過演講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去和別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再次是加強語文老師的寫作練習。語文老師自己的寫作水平高了、能力強了,他就可以把自己的寫作方法和經(jīng)驗告訴給他的學生,方便于學生的借鑒和學習,很有利于去指導學生的習作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加強閱讀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生不但要掌握語文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會用,而語文學科的用法就體現(xiàn)在寫文章和交際之中,如果要讓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強,那就要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朗讀來擴充自己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4.學習句子成分,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大量的口頭作文訓練
學習句子成分是學生寫對句子和說正確話的關鍵,所以要讓學生盡早地進行句子成分學習,讓學生知道句子的主干,能正確地去表達一個內(nèi)容,通過大量的口頭作文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減少學生的作業(yè)量,增大學生對古詩詞、名著的閱讀和背誦以及對應用文體的寫作練習。因為古詩詞和名著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大部分,它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故事和內(nèi)容,也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這為學生以后學習和研究古漢語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學中一定要倡導和督促學生對古詩詞和名著的背誦和學習。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寫作應用文體的方法,讓他們更早的介入應用文體的書寫和練習之中,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應用文體的寫作能力。
5.讓語文老師多編一些課本劇,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所學的內(nèi)容來組織編寫一些課本劇,由同學們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表演,還可以選取不同的學生扮演同一個角色,通過這樣的一些活動,一方面融洽了學生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合作幫助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加強同學們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6.讓語文老師走出課堂,引導學生認識事物,體驗生活
知識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課堂教學總是把學生局限于教室里,讓學生學習和進行活動,這就局限于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利于學生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了解,故使學生寫文章的難度增大,無內(nèi)容可寫。所以語文老師要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去觀察事物、了解一些現(xiàn)象、體驗一些生活,來不斷地認識事物和世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和依據(jù)。所以,為了使學生能盡快掌握學習的內(nèi)容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要的觀察是不可少的,也是很必需的。
參考文獻:
[1]王小龍.淺談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不足及整改措施[J].新一代(下半月),2017(02):76.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第二中學,甘肅 合水74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