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麗,謝芝勛,黃溢泓,周師師,劉針伶,馬小蓉,王 翠,梁競臻,李志源
(1.柳州市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廣西柳州 545206;2.廣西獸醫(yī)研究所,廣西獸醫(yī)生物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廣西南寧 530001)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屬于A 型流感病毒,能引發(fā)禽類急性、烈性傳染病。AIV 具有亞型多態(tài)性特點,目前已在家禽和野生鳥類中發(fā)現(xiàn)16 種HA 和9 種NA 抗原亞型。HA 基因和NA 基因可以隨機組合產(chǎn)生不同亞型病毒,多數(shù)為低致病性病毒(LPAIV),少量為高致病性病毒(HPAIV)。目前只發(fā)現(xiàn)H5 和H7 這兩種HA基因亞型病毒屬于高致病性[1]。AIV 變異性大,LPAIV 可通過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抗原漂移和抗原轉(zhuǎn)變)等轉(zhuǎn)變?yōu)镠PAIV。此外,AIV 可以跨種屬屏障,感染人[2]。
活禽市場作為禽類交易的場所,活禽流動性大、交易品種繁多,又普遍缺乏嚴格的消毒和隔離措施,這給AIV 傳播帶來便利,同時活禽市場也是人群和各類禽類集結(jié)接觸的主要場所,因此加強LPAIV 長期監(jiān)測,掌握其流行趨勢,對指導(dǎo)市場管理,加強禽流感防控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2015 年6 月—2019 年5 月對柳州市轄區(qū)的活禽市場連續(xù)進行LPAIV 監(jiān)測,以期了解其感染率、亞型分布、混合感染情況,以便為制定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參考。
H1—H4、H6、H8—H16 亞型AIV 抗體血清和新城疫病毒陽性血清,由廣西獸醫(yī)研究所獸醫(yī)生物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制備并提供。
9~11 日齡SPF 雞胚,購自北京梅里亞維通實驗動物有限公司;1% SPF 雞紅細胞,由廣西獸醫(yī)研究所禽病室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shù)》(GB/T 18936—2003)配制。
在柳州市8 個活禽市場(市區(qū)2 個、縣區(qū)6 個)按月輪流采樣,每個市場隨機選擇5 個攤位/商戶,每個攤位/商戶原則采集3 份麻花雞、5 份麻鴨棉拭子樣品(根據(jù)每個攤位實際雞鴨數(shù)稍有調(diào)整)。2015 年6 月—2019 年5 月,共在柳州市8 個活禽市場40 個攤位/商戶,采集喉頭/泄殖腔棉拭子樣品1 425 份,其中雞源500 份、鴨源925 份。采集后放入2 mL 離心管(含1 mL 雙抗的PBS,棉拭子頭折斷放入)中冷藏運輸至實驗室,-70 ℃保存。
清洗棉拭子,離心,取0.25 mL 上清液經(jīng)尿囊腔接種9~11 日胚齡的SPF 雞胚,每個樣品接種2 枚胚,37 ℃孵化;收集24~96 h 死亡或存活的雞胚尿囊液,測定HA 效價,再對HA 陽性樣品測定HI 效價,具體方法參照文獻[3]。
在采集的1 425 份喉頭/泄殖腔棉拭子樣品中,檢出陽性樣品156 份,總陽性率為10.95%;共檢出6 種亞型,各亞型陽性率從高到低依次H3、H4、H9、H6、H11 和H13,陽性率介于0.07%~4.00%(表1)。
表1 LPAIV 各亞型陽性分布情況
采集雞喉頭/泄殖腔棉拭子500 份,檢出陽性27 份,陽性率為5.40%;采集鴨喉頭/泄殖腔棉拭子925 份,檢出陽性129 份,陽性率為13.95%,顯著高于雞(P<0.05)。從鴨中共分離到6 種HA 亞型,陽性率從高到低依次為H3、H4、H9、H6、H11 和H13;從雞中分到4 種HA 亞型,陽性率從高到低依次為H9、H6、H3 和H4。從分離結(jié)果(表2)可以看出,雞主要以H9 亞型感染為主,占雞陽性樣品的85.16%;鴨主要以H3、H4 亞型感染為主,占鴨陽性樣品的85.27%。
表2 雞鴨中不同HA 亞型LPAIV 陽性分布 單位:份
在156 份陽性樣品中,檢出混合感染樣品31 份,混合感染占比19.87%,主要是H3、H4、H6、H9 這4 種亞型的混合感染。其中:2 種亞型混合感染29 份,占比最高(93.55%),分別是H3+H4(25 份)、H3+H9(2 份)、H3+H11(1份)、H4+H6(1 份),全部為鴨樣品;3 種亞型混合感染2 份(雞、鴨各1 份),混合感染類型均為H3+H4+H9。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混合感染以H3和H4 亞型為主,主要存在于鴨群。
我國南方地區(qū)人們喜歡吃鮮活禽,這是活禽銷售的主要推動力,使得人與活禽的接觸頻率很高。一般活禽交易市場里的商戶同時銷售多種活禽,其來源又不同,這些都給AIV 重配提供了便利條件?;钋菔袌鲈贏IV 流行、進化及感染人方面起重要作用。柳州市近幾年也曾發(fā)生過人H5N1 和H7N9流感事件,感染者都有活禽接觸史。因此,加強活禽市場的LPAIV 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廣西獸醫(yī)研究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廣西家禽和野鳥攜帶的LPAIV 共有7 種亞型(H1、H3、H4、H6、H9、H10、H11)[4-6]。本研究發(fā)現(xiàn),柳州市活禽市場雞樣品中的LPAIV 陽性率為5.40%,鴨樣品為13.95%,鴨陽性率明顯高于雞,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調(diào)查情況基本一致[6-7]。本次調(diào)查首次在家禽中分離到H13 亞型LPAIV。該陽性樣品來源于2018 年11 月某縣區(qū)采集的麻鴨喉頭/泄殖腔棉拭子。麻鴨以池塘養(yǎng)殖為主,屬于半開放式養(yǎng)殖,可與外界鳥類密切接觸。該縣區(qū)位于柳州市北部,屬于山林地區(qū),野生鳥類出沒頻繁。H13 亞型LPAIV 的出現(xiàn),推測可能來源于野生鳥類,這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其是否對家禽有致病性以及基因是否存在變異等一系列問題也需要后續(xù)研究。本次監(jiān)測共從家禽中分離出6 種亞型的LPAIV,且首次檢出H13 亞型,說明廣西家禽攜帶的LPAIV 更加復(fù)雜多樣。
抗原漂移和轉(zhuǎn)變是AIV 由低致病性轉(zhuǎn)變?yōu)楦咧虏⌒缘闹匾獧C制。在自然條件下不同基因型病毒的高頻率混合感染,容易使病毒在同一感染細胞內(nèi)發(fā)生基因重組,導(dǎo)致抗原轉(zhuǎn)變。2013 年感染人的H7N9 流感病毒就是由野鳥的H7 和N9 亞型(表面基因)在雞體內(nèi)與家禽中的H9N2 亞型內(nèi)部基因重組而形成的[8-10],由對雞無致病性突變?yōu)閲乐匚:仪萁】档母咧虏⌒圆《?。本研究表明,雞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LPAIV 混合感染,但是在鴨中更為普遍。這為病毒變異提供了較好的載體。值得注意的是,H4 亞型病毒已具備跨種感染哺乳動物的能力[11],提示其對公共安全有潛在威脅。因此,加強活禽市場LPAIV 的長期監(jiān)測,準確掌握該病毒的流行特點,可為該病的預(yù)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流行病學資料,同時對保障公共衛(wèi)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