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芹
內(nèi)容摘要:《你好,李煥英》通過穿越的幻想世界使我們直面現(xiàn)實的真實,用女兒和母親的雙重感知視角和雙重敘事策略譜寫了一首愛的贊歌,實現(xiàn)了億萬觀眾的心理共鳴。
關鍵詞:穿越 聚焦 視角 雙重敘事
賈玲導演的影片《你好,李煥英》在2021年春節(jié)上映,3天之內(nèi)票房便破10億,5天之內(nèi)突破20億,賈玲成為中國影史最高票房女導演,讓上億觀眾跟著她笑了又哭,哭了又笑。賈玲飾演的少女賈曉玲從小便調(diào)皮搗蛋,成績不好,從來沒有讓母親李煥英驕傲過。一次意外奪去了母親的生命,曉玲在萬分痛苦之際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穿越到了母親的年輕時代,竭盡全力想要幫李煥英改寫人生,讓母親快樂,讓她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以彌補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缺憾。影片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在賈玲19歲的時候因意外去世。那個時候賈玲剛上大學一個月,家庭條件比較艱苦,母親一生辛勞,最終沒有機會分享女兒成功的喜悅。母親的離世無疑成為了賈玲人生中最難過的事,她為了給母親送上一份珍貴的禮物,把它拍成了電影。影片因其表現(xiàn)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之遺憾和真摯而引起了觀眾的共鳴。但在影片接近結尾的地方,電影的敘事又來了一次反轉,不僅賈曉玲穿越到了20年前,母親甚至比她早一步穿越回去。這樣一來,整個影片就變成了雙線敘事,一方面談女兒對母親的視角,另一方面是母親對女兒的視角,二者形成了對話。同時由于引入了穿越,又形成了現(xiàn)實與幻想的雙重敘事,大大豐富了影片的內(nèi)涵。
一.從女孩到母親
故事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女孩賈曉玲的視角。一直不成器的曉玲在2001年好不容易考上了首都電影學院的本科。媽媽喜笑顏開地跟老姐妹們慶祝,結果卻意外發(fā)現(xiàn)錄取通知書是曉玲偽造的。曉玲想讓媽媽開心一次,沒想到弄巧成拙,但母親并沒有過多地責怪曉玲。就在母女兩人騎著自行車,有說有笑地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一輛大貨車飛馳而來。曉玲趴在母親的病床前痛苦萬分,不料卻意外穿越到1981年,砸到了還沒結婚時的母親。大家明白過來狀況后,母女二人以表姐妹相稱,形影不離。曉玲想盡辦法使母親快樂,她努力地幫李煥英搶最后一臺電視,鼓勵母親參加排球比賽,是希望母親的生活不輸其他人。聽到冷特講到,“如果我媽當年生的不是我,那她應該過得比現(xiàn)在要幸福吧”,曉玲便努力幫助年輕時的李煥英和廠長的兒子沈光林相親,希望能夠改變命運,讓自己的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表達了一個子女愿意犧牲自己而成就母親快樂的急切心情。
但是母親在乎的是什么呢?在買電視機和參加排球比賽這兩件事上,李煥英都非常配合曉玲,但對于相親這件事情,她卻拿出了自己與賈文田的結婚證書,告訴曉玲,其實自己很幸福,故事從這里便開始展現(xiàn)其隱含的敘事視角。曉玲在失落中意識到自己無法改變母親的命運,覺得自己該離開了。在跟張江與冷特聊到縫褲子的細節(jié)時,才意識到年輕時的媽媽并不會縫各種漂亮的圖案,故事從這時候起正式轉換為母親的視角。回到2001年的病床前,我們看到媽媽的魂魄離開,并且比曉玲先一步到達1981年。在曉玲從天而降的時候,她下意識地大喊一聲“我寶”便沖上去墊在了曉玲身子底下,結果是媽媽受傷,而曉玲卻無大礙。轉換了視角之后,接下來的一切都不再是女兒在彌補心中的愧疚,而變成了母親幫助女兒彌補心中遺憾的種種努力。在曉玲被張江質(zhì)問的時候,李煥英及時將她認作表妹,她積極配合曉玲搶電視的表演,勸說隊員們出來打排球,告訴她們自己很像曉玲的媽媽,而到了曉玲準備讓自己永遠不出生而安排她與沈光林相親時,她卻毅然決然地拿出了自己的結婚證書,告訴曉玲,只要自己的女兒健康快樂就行。
雙線敘事是影視作品常見的敘事模式,常常采用不同人物或者人物內(nèi)心與外在世界并行的敘事線索,但《你好,李煥英》采用的卻是一種隱性的敘事進程。觀眾最開始的視角,是賈曉玲的視角,一路跟隨著她,試著改變母親的命運,讓她更開心。這可以說是每一位觀眾或者每一位兒女的共同愿望。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故事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例如李煥英認曉玲做表妹的時候是稱她作李樂瑩,可是冷特出現(xiàn)時喊的卻時賈曉玲。轉換成李煥英的視角后,觀眾們才恍然大悟,這里實際上是一個暗示李煥英也穿越了的細節(jié)。申丹老師稱這種隱蔽在情節(jié)發(fā)展后面,與情節(jié)進程呈現(xiàn)出不同甚至相反情況的敘事運動為隱性敘事進程。隱性進程是顯性情節(jié)后面的一股敘事暗流,不影響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但追蹤發(fā)現(xiàn)“隱性進程”的過程則伴隨著審美愉悅感的逐步增強和主題思考的不斷深入[1]。
作為一部面向大眾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沒有將這種隱性敘事貫徹到故事結尾,那樣對普通觀眾來說會過于難以理解。它巧妙地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主動揭示出了這個敘事進程,這樣整個故事幾乎就成了一部全新的電影。這不是20歲的李煥英,是48歲通透、善良的母親李煥英。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著女兒,這一生能有賈曉玲她很幸福。女兒在盡全力使母親更幸??鞓罚獠恢?,女兒的健康快樂才是母親幸福快樂的源泉,無論你優(yōu)秀與否。母親并不自卑,并不遺憾,她很快樂也很滿足。這同樣也是每一位觀眾或每一位父母的共同愿望?,F(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為父母早早離去,沒有報答的機會而遺憾。但當我們有能力報答父母,想為他們買房買車改善生活條件的時候,他們也會說,“這些我們都不需要,我們過得很好,只要你過得好我們就滿足了”。在敘事文本中,聚焦涉及到是誰在作為視覺、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2]。影片使用的這種雙重聚焦手法使觀眾同時感受到女兒和母親的心理,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體驗。
二.從幻想到現(xiàn)實
影片的雙重性不僅體現(xiàn)是雙重人物視角方面,還采用了幻想與現(xiàn)實交織的雙重表現(xiàn)手法。故事的前半段溫馨又歡樂。青年李煥英年輕漂亮、朝氣蓬勃,賈曉玲的各種計劃狀況不斷,讓觀眾忍俊不禁。但這終究不是現(xiàn)實,賈曉玲慢慢認識到自己并不能改變母親的人生,并且隨著她認識到這其實是母親一直在配合她演戲,那種對母愛的歉疚和無以回報之心達到了高潮,觀眾們也都感動得淚水漣漣。她曾經(jīng)想要開著最新款的車帶母親去兜風,可是后來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離開了。這是后知后覺的自我內(nèi)心省視,也把觀眾拉回了現(xiàn)實生活,深感盡孝要趁早,有些事,錯過了就再也不會回來。這也是穿越敘事常用的表現(xiàn)形式,但如果故事只是停留在這一層面,就有只是販賣情感之嫌。故事隱藏的母親視角進一步充實了幻想與現(xiàn)實的張力,使影片更加發(fā)人深省。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母親是否也真得如幻想世界中那般完美豁達呢?穿越回去的母親有一句被廣為引用的臺詞,“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了”,但現(xiàn)實部分的母親說的“你什么時候才能給我長點臉啊!”媽媽和她的朋友們也會忍不住去懟家境優(yōu)越女兒優(yōu)秀的王琴,內(nèi)心深處希望自己女兒出人頭地的心情表露無疑。如果媽媽不期待孩子優(yōu)秀,那么孩子考上大學后也就不會興沖沖地舉辦慶祝宴會。這部作品的口碑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被其中深厚的母女情打動的人哭得不能自已,而那些相對理性的人卻認為這很不現(xiàn)實?,F(xiàn)實生活中,哪個父母能夠真正做到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可以?更準確一點說,是哪個父母敢只讓孩子健康快樂就可以?尤其是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培養(yǎng)他競爭的能力,當他離開父母后又怎么會有健康與快樂?但哪個父母內(nèi)心深處又不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呢?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賈曉玲總是讓母親失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母親也總是表現(xiàn)出來對孩子的失望,于是穿越后的孩子要想盡辦法彌補母親,于是穿越后的母親要竭盡全力告訴孩子,也是告訴自己,其實孩子是否出人頭地不重要。這是48歲的李煥英回望人生時的感慨,是對孩子的真心話,也是對自己一生追求的釋然。電影用幻想營造了一場美好又充實的夢,賈曉玲和李煥英都認清了自己內(nèi)心中最真實的答案,這是一場兩個人共同完成的旅行。
穿越是近年來影視劇經(jīng)常采用的形式,但它不僅僅是一種電影表現(xiàn)的手法,更重要的是要“呈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揭露現(xiàn)實問題和反思社會文明”[2]。在社會內(nèi)卷如此嚴重的今天,這也是每個父母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內(nèi)心的真實渴望。《你好,李煥英》就是巧妙地運用穿越的幻想形式釋放情感的需求,攪動觀眾的集體無意識,又反過來關照現(xiàn)實,提升理性的思考。
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有很多種,唯獨父母之愛,最樸素無求。有時看似刻板、嚴厲、不可理喻,其實歸根到底全是給予、全是包容、全是愛。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很多做兒女的,一生都無法體悟父母的這種矛盾,于是經(jīng)常會有很多失望。但我們常常失去的時候才會去反思。賈玲通過穿越的幻想世界使我們直面現(xiàn)實的真實,用女兒和母親的雙重感知視角實現(xiàn)了母女的相互理解,譜寫了一首愛的贊歌。
參考文獻
[1]申丹.何為敘事的“隱性進程”?如何發(fā)現(xiàn)這股敘事暗流?[J].外國文學研究2013(5):47-53.
[2]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jīng)典敘事學到后經(jīng)典敘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璀瑩.十二只猴子:穿越敘事與現(xiàn)實隱喻[J].視聽2021(2):88-89.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