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風采
內(nèi)容摘要:初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廣泛而大量閱讀,這樣才能使其在讀中獲取感悟和體驗,積累語言同時促進語言水平的提升,還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這個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缺乏有效性問題,過于表面化,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和汲取東西十分有限?;诖耍踔姓Z文閱讀教學要認真思考和研究,調(diào)轉(zhuǎn)方向,重視文本細讀,指導學生深入且有層次閱讀,從而確保其在讀中能夠更為準確和全面把握文章,擁有較高的文本處理能力,做到高質(zhì)量和有效閱讀。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文本細讀 重要作用 有效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閱讀表面化問題嚴重,導致學生無法實現(xiàn)高效率和高質(zhì)量閱讀。針對這個問題,初中語文教師要反思和研究,改變閱讀教學表面化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這種閱讀更為深入,而且是從宏觀和微觀角度上去分析和理解文本,學生就能更好把握文本,信息處理能力也會提高,閱讀效率會一下子提升,最為重要是學生在閱讀中收獲會非常多。另外,文本細讀有助于語感、感悟能力、思維能力等提高,還會讓語言知識經(jīng)驗更為豐富。
一.語文閱讀文本細讀意義和作用
1.1有助于深化理解
新課標中提出,語文閱讀教學必須保證學生是課堂主體,將語文學科兩種功能統(tǒng)一起來,促使學生主動文本對話,在多變交互中認識文學之美,并能準確把握文本,掌握關(guān)鍵性信息,具有良好的處理文本能力。另外,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全面深度感悟,培養(yǎng)語感和啟迪語言智慧,同時還能陶冶情操,促進語言水平的提升。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就能讓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來,還能確保理解更具有深度和廣度。從目前這個方面教學看,存在偏重宏觀層面東西,長期輕視微觀分析,帶來的后果則是學生缺乏文本分析能力。文本細讀要求既要穩(wěn)固學生主體性,又要確保師生在閱讀中能夠針對文本展開對話,在交流和探討中除了要建構(gòu)好理論,還要深入分析,培養(yǎng)學生文本細讀與分析能力[1]。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對于文本認知就會深化,即使是自主閱讀也能把握文章主題與思想情感,有效防止理解過于狹隘的問題,有助于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1.2促進思考能力提升
語文閱讀重要性不用多說,教師和學生都知道,因為閱讀不僅能讓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增強語感,還是其認識世界,形成美好品質(zhì)的主要途徑。過去語文閱讀教學一言堂的問題嚴重,雖然新課改下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是并未消除,有些教師采取新閱讀教學方法,但是從實際看依然是以教師分析為主,而且?guī)熒槍ξ谋窘涣魍A粼诒砻妫焕谡Z文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勢必導致閱讀教學缺乏有效性。文本細讀可幫助語文閱讀教學解決這些問題,師生在閱讀中平等交流,引導學生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去分析,細致深入的探究。這種閱讀與分析方式,一是能夠拓寬文本理解深度和廣度,二是可以促進學生思考能力提高,而這是高質(zhì)量閱讀以及學好語文的基本保障,也是學生持續(xù)發(fā)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養(yǎng)。
1.3適應語文教學變化
新課標下對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有變化,因為內(nèi)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變化,語文閱讀教學自然也就要進行調(diào)整,這樣才能滿足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要求,也能讓學生將來更好適應高考對閱讀能力要求。語文閱讀教學在過去存在功利性,現(xiàn)在要求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結(jié)合起來,在教學中培養(yǎng)語感,重視語文實踐等,并且要求應當讓語文向生活靠近,要對現(xiàn)實有所啟迪。故而,閱讀需要在通讀,初步了解文本以后,深度分析與解讀,引導學生體味和推敲,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意義,同時還要體驗和感悟具有很強表現(xiàn)力的語言[2]。這些要求更加細致,過去閱讀教學在表面滑行,難以適應新課標對閱讀這些要求,而文本細讀卻與這些高度契合,因此是非常適合當前閱讀要求的一種方法。
二.語文閱讀文本細讀策略分析
閱讀是初中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和陶冶情操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有助于語言思維與理解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感悟能力、語感等提升,使其具有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比如閱讀教學理念偏差、教學方法缺乏有效性等,致使語文閱讀教學深受低效困擾。一直以來,語文閱讀以分析文本為主,在這個上面所耗費的功夫最多,不過卻存在嚴重表面化問題,從而導致語文閱讀一系列弊病的出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致力于解決這個問題,教師也圍繞這個進行研究,最終發(fā)現(xiàn)在語文閱讀中采取文本細讀的方法,可以解決當前閱讀教學具有問題。
2.1堅持回歸文本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確保文本細讀達到預定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回歸文本。也就是說在閱讀課堂中,針對文本展開分析和探討。這個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要真正做到回歸文本,實行起來卻有一定難度。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突破過去閱讀教學條框限制,調(diào)動學生,使其積極閱讀和感悟文本,提出個人看法,同時也要敢于發(fā)聲,對文本進行質(zhì)疑。雖然這個需要花費時間多,但是通過微觀與宏觀剖析,文本美感就會呈現(xiàn)出來,師生都會在文本細讀中獲得提升。文本細讀過程中,應當重視文學性,還要讓其審美功能發(fā)揮作用。初中語文閱讀選取文章,思想性和文學性都比較強,對于這類文章,需在閱讀和分析中深度剖析,挖掘文學內(nèi)涵和價值,且要讓其投入到文本中,積極感悟,提高文本鑒賞和審美能力。文本細讀中掌握了關(guān)鍵語言文字的含義,了解和感悟其中的情味,才能真正地讀懂文章[3]。文本對于語言文字堆砌而來,不僅有語言美還有情感美,這些都藏于字里行間中,只有認真體味和品讀,才能達到良好閱讀效果。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文本細讀中讀者可以發(fā)表觀點,但要有度,因為脫離了文本世界的自由理解,就不是閱讀,而是讀者自行創(chuàng)造。
2.2采用矛盾還原法
語文閱讀文本細讀中可采用還原和比較的方法,在讀中既要讓學生求實,還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并要保證具有兼容性。這種方法其實就是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應當返璞歸真,把重點和著力點放在解讀上。比較理解起來不難,就是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以及存在的矛盾,然后以其作為切入點,深度去分析和解讀文本。文本細讀的過程中,分析時候應當從藝術(shù)感覺上入手,盡量要將其還原。這個核心在于從最小的詞句還原,一直到情感與審美還原等。此外,還原還牽扯到了歷史、流派等,通過一系列的還原,使得文本中的矛盾呈現(xiàn)出來,接下來就是比較[4]。實際操作中需要明確文本中哪些內(nèi)容被淡化,將其想象出來。除此之外,文本細讀中采用還原法,還要對藝術(shù)感覺、情感邏輯、不同藝術(shù)形式、審美價值、不同風格、實用價值等展開還原比較。文本還原有多種方法,具體如何還原,需要根據(jù)情況確定。初中文本細讀中采用這種方法,還要保證比較容易分析,一般情況下從形態(tài)上分析,還有一個就是功能上分析,就有很強的形象性,有助于揭示文本內(nèi)部的矛盾,從而使其能夠深度理解。采用矛盾還原法也可從背景入手,對其進行還原,從而確保學生能夠把握作者意圖。
以《變色龍》這篇文章為例,在文本細讀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赫留金的手指是怎么破的?學生帶著問題去細讀文章,各自都有看法,積極發(fā)表觀點,卻沒有一個明確答案。之所以會這樣并不是學生閱讀能力問題,也不是因為其沒有認真閱讀,主要在于創(chuàng)作者十分高明,將這個問題沒有直接說出來。文章在展開情節(jié)的過程中,一直圍繞著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是誰家狗。處理事件中隨著狗主人變化,奧姆蔑洛夫態(tài)度變化大,從這個就能窺探出諷刺意義。文章中有矛盾,究竟是怎么回事和到底是誰家狗,想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就要調(diào)查,不過誰家狗卻不能使其調(diào)查出原因。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矛盾生疑的辦法,激發(fā)學生閱讀與分析興趣,使其步步深入,領(lǐng)會了文本的精神內(nèi)涵。
2.3運用分析關(guān)鍵法
語文閱讀中指導文本細讀,可采用分析關(guān)鍵處的辦法。一篇文章中通常都會有一個關(guān)鍵字和句子,其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究。此外,文章中人物的稱呼、情節(jié)、時間等一些比較細節(jié)的部分,也要進行推究。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操作性強,并且運用一般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這里我們以關(guān)鍵字為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最為精彩的部分,通過關(guān)鍵部分分析有助于理解全文,還能讓學生記憶深刻。文本中都有關(guān)鍵字,理解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其需要學生認真思考,同時還要融入想象和聯(lián)想,結(jié)合經(jīng)驗才能更好理解,明白其深刻含義[5]。故而在文本細讀中要從關(guān)鍵字詞著手,使其細細品味和推敲,而不是去反復分析學生能讀懂的句子。
以《孔乙己》這篇文章為例,文章中出現(xiàn)了“笑”,其是一個關(guān)鍵字,對其展開分析就能窺探出當時社會和底層知識分子實際狀況。笑本身代表的是高興,但是文章中笑卻為讀者引出了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增強了悲劇效果。孔乙已遭遇悲慘,眾人卻以取笑他為樂,這不僅僅是個人悲劇,而是當時整個社會悲劇。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主體必須是學生,細讀還要打破針對文本分析與對話在表面滑行的問題,要求重視言語,體味和推敲中提高言語感知能力、言語智慧、言語經(jīng)驗等。文本細讀還要注意一點,對教師要求高,學生細讀之前,教師要先進行細讀,獲取深入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自身的體驗,引導學生閱讀,以確保其能夠有一個良好細讀體驗。教師有意識和目的性指導下,學生真正融入到文本中,與創(chuàng)作者和文本進行對話,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建構(gòu),明確文本意義。文本細讀中學生需要去接受一些東西,但是也要不斷發(fā)現(xiàn)和挖掘,過程中語文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將會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榮舫.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雜文月刊:學術(shù)版,2014,000(012):P.137-137.
[2]張賀.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 000(011):P.159-159.
[3]李慧.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 2019,000(029):48.
[4]陶麗秋.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教研版, 2014(9):167-167.
[5]余國永.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有效進行文本細讀[J].讀天下(綜合), 2020,000(002):P.1-1.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新添堡回族鄉(xiā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