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舒慧,李 婕
(山東省青島市中醫(yī)醫(yī)院,青島市海慈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1],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量少、排便困難、糞便干結等。CFC包括很多類型,其中以陰虛燥熱型最為多見,發(fā)病率約為14.84%,以老年人居多[2]。CFC是誘發(fā)腸道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尚缺乏診斷CFC的統(tǒng)一指導性意見[3]。中醫(yī)在治療CFC中具有一定優(yōu)勢與特色,認為陰虛燥熱型CFC以氣、血、津液、陰、陽虛為主,病性或實或虛或虛實夾雜,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辯證治療,進而從病因上改善患者癥狀[4]?;诖耍狙芯坎捎眯臏显鲆簻委烠FC患者,旨在為臨床治療該類患者提供指導意見。
1.1 一般資料收集本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34例CFC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均符合陰虛燥熱型CFC的診斷標準[5];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意識清楚,可配合治療;④具有良好的依從性,且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因全身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fā)性、器質性便秘者;②合并其他臟器惡性疾??;③合并免疫系統(tǒng)及全身炎癥疾病者;④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最終共納入104例患者。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50例與研究組54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增液湯治療,藥方:生地黃、玄參各30 g,麥門冬24 g。水煎服,1劑/天,分早、晚兩次口服,400 毫升/次。研究組給予宣幽湯合增液湯治療,具體藥方:生地黃、玄參各30 g,麥門冬24 g,葛根、知母、天花粉各15 g,羌活、防風、牛蒡子、蒼術及澤瀉各10 g,白芍藥20 g。溫水煎,1劑/天,分早、晚兩次口服,400 毫升/次。兩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愈:主癥、出口癥狀消失,排便時間正常;顯效:大部分癥狀消失,大便稍干,排便時間間隔<72 h;有效:癥狀改善,排便間隔時間<1天;無效:癥狀無好轉或加重[6]。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癥狀量化積分[7]:比較兩組主癥、出口、梗阻及全身癥狀量化積分。主癥、出口、梗阻及全身癥狀采用0、2、4、6四分制,分數(shù)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③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Constipation qualityof life scale,PAC-QOL)[8]評估兩組治療前、治療后1周的生活質量,PAC-QOL量表包括5個方面(生理、社會心理、擔憂、滿意度及總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差。④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及皮疹等的發(fā)生情況;⑤復發(fā):電話隨訪3個月,觀察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4.4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00%,顯著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564,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癥狀量化積分比較治療前,兩組主癥、出口癥狀、梗阻癥狀及全身癥狀量化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癥狀量化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主癥、出口癥狀方面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癥狀量化積分比較 (分)
2.3 兩組PAC-QOL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PAC-QOL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以研究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PAC-QOL評分比較 (分)
2.4 兩組治療后不良事件及復發(fā)率比較治療后,兩組均未發(fā)生不良事件。研究組復發(fā)1例(1.8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例(1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90,P=0.005)。
CFC是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以陰虛燥熱型多見。中醫(yī)學科認為大腸傳達功能異常是導致患者排便困難的因素之一[9]?!秲?nèi)經(jīng)》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同時與肝、腎、肺等關系密切。國內(nèi)文獻發(fā)現(xiàn),陰虛燥熱型CFC發(fā)生主要是因為腸失濡潤,與肝腎功能密切相關[10]。中醫(yī)上治療該類疾病以增液湯多見。增液湯由生地黃、麥門冬及玄參三種藥物組成,組方比較精簡,具有通便、潤燥等作用,已有研究證實,通過增液湯加減治療便秘,均獲得一定療效[11]。
外感因素導致直腸、肛門等出口部位病變,發(fā)生出口梗阻現(xiàn)象不容小覷。出口部位感受外邪侵包括3個易感因素:①位置:肛門、直腸等出口部位位于腸道最末端,接近肌表,導致肛門、直腸及周圍組織感受外感邪氣侵擾的風險增加[12]。②病機:陰虛則抗熱能力下降,易致陽性外邪襲擾。陰虛兼火旺,則坐臥喜涼,一旦超過機體承受能力,又可招受陰性邪氣侵擾。③現(xiàn)代人生活運動少,導致肛周氣血瘀滯加重,抵御外邪能力下降,遭受外邪侵擾[13]??飼增┑萚14]研究觀察到,約83%的CFC患者排糞造影存在功能異常,說明肛門、直腸等出口部位病變在CFC中具有普遍性。
增液湯是臨床上治療便秘常用的中藥藥方,其療效已得到證實,但在改善患者出口癥狀、全身癥狀中效果欠佳。而陰虛燥熱型CFC患者主要由熬夜、不良情緒及飲食不規(guī)律等所導致,因病情反復發(fā)作,外邪郁而化熱等影響,導致病情復雜多變,進而使得肛周攣急,出口梗阻[15,16]。故在治療患者便秘癥狀的同時,還需治療出口部位、全身癥狀。本研究在增液湯治療基礎上結合了宣幽湯。該藥方共包括有12味藥,具有很好的疏風、清熱、降火及潤燥等功效;其中白芍藥則具有舒緩腸氣之效[17]。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牛蒡子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主要是通過降腸氣、胃氣來實現(xiàn)這一作用[18,19]。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療效更佳,復發(fā)率更低,且在改善患者主癥狀與出口癥狀方面更有效。此外本研究顯示,治療后研究組PAC-QOL評分改善明顯,且優(yōu)于對照組,與周鵬飛等[20]報道相符。說明聯(lián)合治療陰虛燥熱型CFC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推測可能是宣幽湯合增液湯可顯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癥狀,進而提高了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