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青
文化自信歸根結底來自學生對文化深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之所以對自己的文化不自信,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它。”金路璐老師說,“中國畫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未知的魅力和文化底蘊是我們應該探索的。”探尋中國傳統(tǒng)筆墨之源,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正是金老師教育教學的初心。
追求“氣韻生動”的筆墨課堂
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正是以筆、墨、紙(絹)為介質,書寫屬于東方韻味的視覺世界。筆墨是一種永恒的精神,亦是“個性的表達”。畫畫如同創(chuàng)作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山林湖水、池中荷花、鳥蟲蔬果……這些平凡美麗的景物共同構成了金老師筆下的世界,以簡單應對復雜,以純凈應對喧囂,享受藍天白云的愜意,欣賞一花一草的靈動,這便是金老師水墨創(chuàng)作的生活常態(tài)。游四方,寫四季。筆法日益精進的她將淡雅細膩的情感運用得恰到好處。
在傳統(tǒng)的水墨畫課程中,教師通常細致入微地示范,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在此過程中,可能大部分學生的興趣被消磨殆盡。石濤先生在《苦瓜和尚畫語錄》中寫道:“筆墨當隨時代。”作為美術教師,金老師認為,既要傳承中國水墨畫的深厚底蘊,又不能抹殺學生天真爛漫的個性,應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追求“氣韻生動”的筆墨課堂。金老師利用學生喜愛的事物作為支點,巧用媒介,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繪畫技法,點明欣賞過程中的選擇性,讓學生對筆墨產生濃厚興趣,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學生在傳統(tǒng)繪畫領域的表現力與鑒賞力。
把京劇臉譜融入初中美術教學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中華民族之崛起必有豐厚的文化做后盾,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金老師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實踐,她利用京劇藝術這張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名片,開設了京味課堂,將基于京劇臉譜的美術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作為美術教學的延伸。她說:“文化首先要進入教育傳承。京劇進校園其實就是一種優(yōu)秀文化的教學傳承,而把京劇臉譜作為美術教學的一項內容,正是教學傳承的另一種途徑?!彼M麖木﹦〉拿枥L角度來探討科學的實施途徑和育人價值。
為此,金老師把京劇臉譜引入初中美術教學,按照初中美術教學目標和要求,將美術課程中的相關單元教學內容有機融入,達到京劇臉譜教學與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整合,從而完成京劇臉譜教學的目的,通過認識、欣賞、收集為前提的實踐創(chuàng)作、評價延伸、活動展示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在認知和學習京劇臉譜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交流、創(chuàng)作與傳承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金老師設計了“說京劇畫臉譜”課程內容和教案,從課程設計到具體實施以及從學生參與的全過程來看,課程設計合理,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效果顯著。有學生說:“在沒有親身參與描繪臉譜之前,我對京劇的豐富內涵了解較少,通過描繪和評論臉譜,使我感到京劇不僅僅是一個劇種,更是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京劇臉譜不僅有它的色彩美、圖案美,透過臉譜再來看這個人物,就具有更加豐富的文化,每個臉譜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的生命,演繹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p>
有學生說:“歷史課上講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三國鼎立,但是感覺是抽象的。我們在學繪京劇臉譜過程中,進一步聯想到歷史所產生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在描繪臉譜中,我們似乎進入這個時代,揣摩這個時代的特征……”
還有學生說:“先前,我們非常片面地去看京劇,金老師為我們打開了認識京劇的大門,尤其是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都緊緊地聯系在一幕幕歷史上,使我們從這些眾多人物中知道什么是愛國主義、什么是民族精神,也使我們了解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
上述學生的感想充分說明了金老師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繪制京劇臉譜活動中提升了認知水平以及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不僅如此,金老師還曾多次組織學生赴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地開展游學活動,讓他們在與“洋學生”交往中,成功把京劇臉譜繪制等活動傳遞到“洋同學”心中,與他們一起繪制臉譜、唱臉譜、義賣臉譜,把所得全部捐贈給當地的慈善機構。這樣,學生在游學中既宣傳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奉獻了自己的愛心。而外國學生對京劇臉譜的喜愛不僅給我們啟發(fā),而且增強了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這正是金老師所希望的,讓美術教學走出課本、走出課堂,為受眾所接受或認可,甚至走向社會、走向世界。
在實踐領域開拓美育新天地
堅持立德樹人,把五育并舉作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實施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學校美育工作正在全面推進。從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弘揚美育精神,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無疑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命題。它尤其要求我們直面當下社會現狀、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遵循美育特點,厘清美育觀念,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在實踐領域開拓美育新天地。
面對席卷而來的未來浪潮,學科融合是一種觀念迭代和思維創(chuàng)新。我們可以在金老師的課堂上看到面向文化傳承的跨學科融合教育。她借鑒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放眼世界,與時俱進。如京劇臉譜創(chuàng)意美術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從京劇臉譜本體的藝術表現拓展到了解歷史故事、京劇人物與文學藝術探究、學唱經典京劇曲目、京劇名家尋蹤、電腦繪畫……我們可以在金老師的課堂上看到她引入《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三顧茅廬”“曹操煮酒論英雄”等選段,為學生分析曹操、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課本劇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讓他們從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并結合實際生活寫下自己的感悟;我們可以在金老師的課堂上看到她讓學生扮演京劇里的角色,讓他們在表演中進一步提升演唱水平,愛上京劇;我們還可以在金老師的課堂上看到她把京劇動作“正反云手”“踢腿”等滲入教學中,指導學生用電腦繪制京劇臉譜,把京劇選段改編成卡通版動畫,讓京劇人物形象更可愛、更容易親近,等等。
從京劇臉譜本體的藝術表現拓展到與美術課程其他內容及其他學科知識的整合,對美術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在以往的美術課上,教材是知識的重要載體,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學習者。對于教師來說,主要任務是考慮如何圍繞一幅美術作品把知識技能清楚、全面、正確地傳達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則主要考慮怎樣做到較快地記憶、理解和掌握美術的知識和基本技能。然而,時代給美術教師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金老師不只是單純地去應對臉譜的機械描繪,她還了解有關京劇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有歷史的、文學的、表演藝術的,等等。
金老師說:“在學生心中種下美的種子以后,學生會不斷提升審美趣味、收獲審美感動,他們有學習品質和責任能力也會不斷提升?!泵朗羌儩嵉赖隆⒇S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能養(yǎng)德、啟智、鑄魂,教育不能缺少美。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要堅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讓學生在藝術熏陶中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
金老師一直秉承“身教勝于言傳、德育重于智育”的理念,倡導“用作品說話,用行動影響學生”。她在課堂教學中做好每一次繪畫示范,向學生分享自己的繪畫作品;金老師用敏銳的眼光捕捉自然萬物的美妙,用藝術的激情表達著對生命、對新時代的思索與感悟,用豐富的繪畫語言帶給學生藝術的享受和美的體驗;她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資源、藝術精華、精神積淀,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使學生掌握美術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潤物細無聲地育人,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這是金老師秉承的初心。遵循初心,方能在藝術的道路上亦行亦遠。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東恩中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