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薈涵
摘要:揚州清曲是在揚州民歌的基礎之上誕生出的古典曲藝文化,是揚州面向世界宣傳的文化名片。揚州清曲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蘊,起源于元代的“小唱”,到了明代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揚州清曲真正興旺還是在清代,距今已經(jīng)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推移,揚州清曲這門豐富多彩且蘊含無限魅力的藝術保留了下來。作為揚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揚州清曲至今回響在揚州的大街小巷。本文重點分析揚州清曲所蘊含的藝術形式和藝術特種,同時對揚州清曲音樂的審美特征及文化內涵進行分析。
關鍵詞:揚州清曲? 音樂? 審美特征? 文化內涵? 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1-0069-04
一、揚州清曲的基本概述
揚州清曲的形成雖然局限在揚州一帶,但是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與周邊地區(qū)的文化相互融合,具有通俗性特征的同時也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藝術特征,受到了不同人群的共同喜愛。雖然揚州清曲都是基于勞動人們的生活進行取材的,但是題材具有多樣性的特征,除了對廣大勞動人們的贊頌這一永恒的主題之外,揚州清曲當中還包含了對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的宣傳、對愛情與親情的追求、對自然景物的贊美等。這些主題當中既融合了故事傳說,也包含了市井雜聲,既融合了抗戰(zhàn)時期揚州地區(qū)人民的愛國主義舉動,又包含了妓女、吸食鴉片者等特殊群體的生活,將揚州地區(qū)人們的生活百態(tài)展示出來,為揚州歷史的研究、揚州人民所特有的文化審美心理分析都提供了有效的依據(jù)。
揚州地區(qū)本土的音樂大多具有平和、婉約的特點,但是揚州清曲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融入了北方音樂,在婉約與豪放相互碰撞的過程當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揚州清曲,它的曲調柔婉而不失鋼韌、清麗而不失爽朗,展現(xiàn)出了優(yōu)美和諧的整體特征。與此同時,縱觀整個發(fā)展歷史,揚州清曲音樂在傳唱與發(fā)展過程當中使用過的伴奏樂器種類眾多。發(fā)展至今,揚州清曲的伴奏展現(xiàn)出了新穎獨特的特征,十多種樂器都流傳了下來,還形成了瓦碟、酒杯等具有特色的樂器。
二、揚州清曲的價值
(一)揚州清曲的藝術價值
揚州清曲已經(jīng)有百年的發(fā)展與傳唱史,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藝術欣賞價值。當前,揚州清曲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藝術寶庫,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融合了各種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獨特的經(jīng)歷和獨到的藝術眼光為揚州清曲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使揚州清曲所包含的題材變得更為廣闊。通過欣賞揚州清曲,群眾不僅可以深刻感受到揚州地區(qū)的特色藝術形式,同時還可以學習地方歷史文化知識,感受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與此同時,揚州清曲起源于民間社會,創(chuàng)作者大多是在揚州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他們是普通大眾的一員,對民眾的生活比較熟悉與了解,他們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展示的是群眾的日常生活。而很多揚州地區(qū)的曲藝都受到了揚州清曲的影響,它們從揚州清曲當中汲取藝術營養(yǎng),同時還將這些藝術以新的方式傳播下去。比如揚州的特色曲藝——揚劇,其就受到了揚州清曲的影響,無論是唱腔還是音樂都是由揚州清曲改編而成的。除此之外,日本的一些地方音樂也參考與借鑒了揚州清曲。
(二)揚州清曲的科學價值
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揚州清曲當中所反映出的是人民群眾所具有的獨特價值觀念和思想。很多研究人員都指出,要想了解不同時期揚州地區(qū)民眾的群體思想,只需要對相應時期內的揚州清曲進行研究即可。由此可見,揚州清曲所反映的是普通大眾的生活,表現(xiàn)的是普通群眾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揚州清曲融合了文字方面的描述和音樂方面的表達,涵蓋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喜怒哀樂,多樣化的元素在此匯聚,將藝術家的情感準確地傳達了出來。從揚州清曲當中,可以看到揚州人民獨特的生活與獨特的情感,他們對事物的情感、對生活的態(tài)度都隱含在曲調當中。除此之外,作為一種飽含鄉(xiāng)土氣息的曲藝形式,揚州清曲的影響不局限于農村地區(qū),還輻射到了城市,它的曲調與歌詞通俗易懂,唱風淳樸,可以敲開人們的心門,打動群眾的心扉,使他們在其中看到另一個自己。從美學的角度來說,揚州清曲之所以受到群眾的一致歡迎,主要是其中的很多曲目都能代表著揚州地區(qū)民眾所共同的審美。在欣賞揚州清曲的時候,人們可以基于音樂的外表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丑,并在這個基礎上品析出生活的真知。
三、揚州清曲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一)傳統(tǒng)形式
坐唱,是揚州清曲傳統(tǒng)的表演形式,人數(shù)上具備靈活性特點,既可以以個人的形式完成演唱,也可以采用多人的演唱形式,通常情況下,揚州清曲的最佳表演人數(shù)為4—6人,其中每一位演唱者分別會演奏一種不同的樂器。在清曲的演奏過程中,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獨唱和對唱。獨唱,演奏者通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出現(xiàn),強調演唱過程中的情感抒發(fā);而對唱則通常是為了突出表演性質,同時揚州清曲演唱又可以分為“闊口”和“窄口”,“闊口”是表演者用真聲演唱男性角色的一種唱腔,反之“窄口”則是用假聲演唱女性角色的唱腔。揚州清曲采用坐唱的表演形式,優(yōu)點在于自由方便,因此,這種表演形式一直被傳承至今,現(xiàn)在的很多揚州清曲藝術家仍然采用這種傳統(tǒng)的表演方式。
(二)傳統(tǒng)程序
揚州清曲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也就是清曲藝人們所說的“曲聚”和“曲矩”。曲聚就是藝人們在參與演唱的過程中,需要按照特定的曲目程序進行演唱,同時有一定的規(guī)矩,而清曲演唱的規(guī)矩也就是藝人們說的“曲矩”了,也有人說是“曲規(guī)”。最早的曲聚是沒有規(guī)定人數(shù)的,一場演出,每一位藝人按照規(guī)定進行演唱。到了1830年左右,演唱又加了一些新的規(guī)定,每一位藝人在開弦的時候,都要唱“花兒”“豆兒”“草兒”中的一支,這一輪唱完之后,還得唱一輪《滿江紅》,隨后才是由個人進行曲目獨唱,這就是揚州清曲的傳統(tǒng)演唱程序。
四、揚州清曲音樂的藝術特征
(一)曲調特征
揚州清曲是十分講究唱法和唱腔的,因為這種坐唱藝術只是單純靠音樂和歌聲來抒發(fā)人物、背景形象,體現(xiàn)出寄情于人的特點,這就需要清曲藝人具備一定的唱功。通過清曲藝人的唱和念,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特別是一些比較哀傷的片段,更加能夠扣人心弦。以清曲藝術家王萬青大師演唱的《秦雪梅吊孝》為例,其聲清脆,唱腔婉轉,用情至深,經(jīng)常讓現(xiàn)場觀眾熱淚盈眶。
從曲調的角度來說,揚州清曲最大的特征在于“異曲同腔”,無論是曲牌還是曲調都比較簡單,但是唱腔極具特色,具有其七種不同的種類。這些曲調的風格相類似,在音樂情感的表達方面發(fā)揮了相似的作用,給人以和諧的感覺。揚州清曲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坐唱,表現(xiàn)形式較為單一,無論是人物形象的刻畫還是情感的表達,都需要依靠單純的音樂或者簡單的歌聲來完成,這對表演者的演唱基本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他們只有做到板眼精確、用氣自如,才能吸引聽眾,用聲音將聽眾引領到一個新的境地,引發(fā)他們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在這個過程當中,揚州清曲表演者需要做到演唱與伴奏之間的完美配合,從整體出發(fā),將曲調的美感表現(xiàn)出來。與其他的音樂相比,揚州清曲的演唱者在唱腔上給人感覺更為悠揚與輕柔,給觀眾以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掌控力,曲調較為平穩(wěn)、潤喉甜膩適中、表現(xiàn)過程不疾不徐,情緒表達柔婉含蓄,在整體上給人以清越、雅致的感受。
悠揚輕柔是對揚州清曲唱腔上的一種評價,具備從容的氣質,通過平穩(wěn)的曲調、清脆適中的潤強,柔和婉轉且含蓄的抒發(fā)情感,給人一種清雅的感覺。揚州清曲具備平和婉轉的特點,但因為柔和了北方音樂元素的豪放特點,使得揚州清曲也不拘泥于此??偟膩碚f,揚州清曲是一門柔中帶剛的藝術,剛柔并濟抒發(fā)當?shù)孛袼浊楦屑疤厣?/p>
(二)伴奏特征
在長達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揚州清曲的伴奏樂器也是非常豐富的,最有代表性的有笛子、蕭、二胡、琵琶等等,種類之多,這種情況在其他民間音樂并不常見,其中,瓦碟和酒杯是揚州清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種伴奏樂器。
在揚州清曲表演中,敲瓦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伴奏形式。揚州清曲演奏中所使用的瓦碟,以土窯燒紙的蘭花瓦碟為主,直徑大概在15公分左右。演唱者在吐字和行腔的過程中,一般通過敲擊瓦碟的方式轉換節(jié)奏。除了敲瓦碟外,碰就杯也是揚州清曲特有的一種伴奏方式,其具有節(jié)奏明快、善于變化、聲如脆鈴、清脆悅耳等特點,在酒杯的選用上,揚州清曲主要采用古式蘭花酒杯。
(三)表演特征
揚州清曲具備樸實自然的表演特征,單從語言和音樂的傳承而言,揚州清曲和揚劇傳自一脈。從藝術表演的角度入手,揚劇主要通過情節(jié)、角色、說唱和場景的變換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因此,揚劇的表演是有角色劃分的。因此,可以看出揚劇表演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表演藝術。同時,揚州清曲和昆曲也有所聯(lián)系,不過昆劇是一種需要多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性藝術,講究表演過程中的情感抒發(fā)和細膩的動作結構,需要歌曲與舞蹈之間的巧妙結合。
與之對比,揚州清曲的特點被明顯放大,不用像揚劇一樣,有過多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轉化,不需要利用場景突出演出效果;也不用像昆劇那樣,需要多種表演手段的相互配合??偟膩碇v,揚州清曲的表演更加干脆、自由,演唱者不需要過多修飾自己,也不必利用背景突出演唱效果,單純依靠音樂和唱腔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更能體現(xiàn)出表演者的個人能力,風格樸素、自然、簡潔。
五、揚州清曲的文化內涵
(一)清曲中凝結了揚州的傳統(tǒng)文化
揚州是一座千年古城,流傳至今清曲也有了非常濃厚的藝術內涵,揚州人民在這片熱土上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凝結成了傳統(tǒng)文化,而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揚州人民倍加關注的,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清曲存在其中,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而在其中最深刻的含義在于這其中展現(xiàn)的是揚州傳統(tǒng)文化,是揚州鄉(xiāng)土文化的傳承體現(xiàn),象征著揚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揚州清曲源于民間,取材于民間,題材多以揚州方言的形式演繹歷史文化、當?shù)仫L俗、本地生活以及當?shù)啬信g的愛情故事,故而能夠真實的反映出當?shù)乩习傩盏纳詈颓楦?,表演具備樸實和自然的特點,揚州清曲曲調優(yōu)美和諧,蘊含濃濃的鄉(xiāng)土氛圍。
(二)揚州清曲表現(xiàn)了本土百姓的精神面貌
揚州清曲建立在元代散曲的基礎上,同時吸納了江淮一代民俗歌曲特色后改進出來,具備南北交融的特點,是江蘇最有代表的曲種之一。揚州清曲的精髓主要體現(xiàn)在“清”字,共有兩種涵義:第一種是清曲藝人只唱不演的形式,只憑借精湛的唱腔功夫,將音樂中所蘊含的人物、背景抒發(fā)出來,是一種“清唱”;第二種是為了迎合聽眾四處走訪的藝人,他們普遍認為自身是追求藝術上的“清高”,綜合這兩點因素,也是揚州清曲的由來。揚州清曲不僅僅是一門民間藝術,更是對揚州當?shù)厝藗兩罘绞?、思想道德的一種表達。
(三)揚州清曲傳承了尊重傳統(tǒng)的藝術取向
迄今為止還有很多清曲藝術家堅守在藝術崗位上,揚州清曲中體現(xiàn)的是老一代藝術家尊崇傳統(tǒng)的藝術觀念,而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將明清以來大約四十多個各種材料中之流行曲調及清曲保留下來。清曲可說是近三百年來江蘇地區(qū)的一大民歌曲調總匯,也恰恰是因為清曲藝人本身具有的尊重傳統(tǒng)的思想價值觀,令清曲長久不衰。
六、結語
總而言之,揚州清曲在經(jīng)過600多年的藝術熏陶后,已經(jīng)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傳統(tǒng)揚州清曲具備樸實、簡潔的特點,無需任何裝飾,沒有形體的表演,只通過唱腔和音樂就能生動刻畫人物、背景形象。揚州清曲取之于民、傳之于民,能直觀反映出當?shù)鼐用竦纳睢⑶楦?、思想,富有民間地域特征,具備鮮明的區(qū)域特色和濃厚的文化內涵,無限放大藝術的魅力。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國家非常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對揚州清曲進行深度研究和宣傳,充分挖掘揚州清曲的內涵和精髓,對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錢旸.揚州清曲與揚琴之間的歷史姻緣[J].藝術大觀,2020(30):6-7.
[2]邵萍,嚴錦隆.揚州清曲唱腔的可視化分析——以李政成、喬軍《板橋道情》演唱為例[J].藝術百家,2019(06):102-107.
[3]任麗丹,邵萍.揚州地方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以揚州清曲為例[J].藝術評鑒,2018(07):16-18.
[4]張美林.“揚州唱論”研究的當代意義[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6):110-115.
[5]商樹利,柯云燕.章鳴聶峰駕鶴去 韋人小龍清曲留——有關《揚州清曲》光盤與書籍文獻收集雜記[J].音樂生活,2014(12):77-78.
[6]麻文廣,柏文泰.魯南五大調與明清俗曲關系脞談——以《白雪遺音》工尺譜【馬頭調】(連板)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20(03):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