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楊春玉
摘要:目的 研究單孔腹腔鏡在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方面的臨床價值。方法 擇選婦科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80例,均自2020.1至2021.1內(nèi)在我院進行手術,以抽樣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傳統(tǒng)組(n=40,實施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與單孔組(n=40,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對其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術后疼痛狀況進行評估,并對評估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組間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后顯示,單孔組均短于傳統(tǒng)組,P<0.05;組間比較疼痛(VAS)評分后顯示,手術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手術后單孔組低于傳統(tǒng)組,P<0.05。結論 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通過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不僅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術后疼痛較輕,繼而縮短住院時間,促進盡早恢復健康,值得采納應用。
關鍵詞:單孔;卵巢;腹腔鏡;巨大良性腫瘤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083-01
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指的是直徑超過10cm的囊腫,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的一種疾病,該病多在育齡女性中常見,其類型較為復雜,生長極為緩慢,在疾病早期未有明顯表現(xiàn),隨著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患者會出現(xiàn)尿急尿頻、下腹包塊、下腹墜脹等表現(xiàn),若患者發(fā)生感染或囊腫蒂扭轉等現(xiàn)象,則極易出現(xiàn)急性腹痛等表現(xiàn),巨大良性腫瘤需通過手術進行剝離,而育齡女性對保留卵巢功能、結構及美觀性均有一定要求,為此選擇合適手術方式極為重要[1]。對于該病既往多采取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但傳統(tǒng)腹腔鏡需作3至4個切口,通過1cm切口將標本取出較為困難,隨著近些年醫(yī)療技術的持續(xù)完善,腹腔鏡手術逐漸從多孔腹腔鏡漸漸演變成單孔腹腔鏡,單孔腹腔鏡具有手術瘢痕小、微創(chuàng)、術后美觀性佳及標本易于取出等優(yōu)勢,在臨床逐漸普及,但關于單孔腹腔鏡應用效果的報道較少[2-3]。為了解單孔腹腔鏡的應用價值,本文擇選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展開以下研究,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選我院婦科2020.1至2021.1內(nèi)治療的80例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通過抽樣法將其列為傳統(tǒng)組與單孔組,各40例,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審核且同意(批準文號:IRB-2020-289),傳統(tǒng)組最低22歲,最高55歲,均差(46.45±4.36)歲,腫瘤周徑最短10cm,最長13cm,均差(11.45±1.46)cm,單孔組最低23歲,最高56歲,均差(46.47±4.38)歲,腫瘤周徑最短11cm,最長14cm,均差(12.03±1.52)cm,組間資料(年齡、腫瘤周徑)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入選標準:①單孔組均符合《婦產(chǎn)科學》中卵巢巨大良性腫瘤診斷標準[4];②無其他組織器官嚴重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及血液類疾病等;③患者與家屬均理解本研究并高度同意與配合。④無精神性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
剔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異常者;②存在盆腔粘連等婦科疾病者;③合并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④卵巢巧克力囊腫者(盆腹腔多次手術史者);⑤凝血功能障礙者;⑥同期參與多個研究者,⑦不配合本研究或研究過程退出者。
1.2 方法
傳統(tǒng)組實施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予以患者氣管插管,并實施全麻處理,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并維持頭低腳高15°的體位,在患者臍下10mm處作一縱向切口后置入腹腔鏡,通過麥氏點10mm切口處置入穿刺套管;選取右旁正中線與恥骨聯(lián)合上方20cmm交點處作一5mm切口并置入穿刺導管,連接氣腹管,確保氣腹壓力在13mmHg左右。置入腹腔鏡后通過探頭對腹腔情況進行觀察,采用分離鉗剔除腫瘤組織,并采用雙極電凝進行止血,將盆腔清洗后通過可吸收縫合線逐層將切口縫合。
單孔組實施單孔腹腔鏡手術。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并對患者進行全面處理,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并維持頭低腳高15°的體位,在患者臍中作一1520mm的縱行切口,而后維持直視狀態(tài),并逐層進行開腹。在腹腔內(nèi)引導置入帶有單孔多通道套管的導引器,并拆卸引導器,固定外環(huán)與套管。在腹腔與盆腔內(nèi)置入腹腔鏡,通過分離鉗將腫瘤組織剔除,并采用雙極電凝頭進行止血,采用可吸收縫合線縫合卵巢。從患者臍部切口處將剔除的腫瘤組織取出并置于無菌袋內(nèi),將盆腔清洗后通過可吸收縫合線逐層關閉腹腔。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對比。
(2)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在手術前后評估兩組疼痛狀態(tài)[5],在紙面上化一10cm橫線,兩端分別為0分與10分,分數(shù)愈高疼痛愈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依照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用表示,通過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
組間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后顯示,單孔組均短于傳統(tǒng)組,P<0.05。見表1:
2.2 組間比較疼痛狀態(tài)
組間比較VAS評分后顯示,手術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手術后單孔組低于傳統(tǒng)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卵巢屬于女性最為重要的生殖器官,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往往希望在治療后能保留卵巢結構與其功能,以最小的創(chuàng)傷獲取最佳的治療效果[6]。腹腔鏡手術一般為2至4孔操作性手術,美觀性較為理想,但標本取出較為困難,為此需找尋更為適合的腹腔鏡方式極為重要[7]。
本文數(shù)據(jù)表明:組間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后顯示,單孔組均短于傳統(tǒng)組,P<0.05;組間比較VAS評分后顯示,手術前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手術后單孔組低于傳統(tǒng)組,P<0.05。婦科腹腔鏡手術從傳統(tǒng)多孔逐漸向單孔發(fā)展,多孔手術通常為三孔,單孔則是經(jīng)臍單孔腹腔鏡,單孔腹腔鏡與傳統(tǒng)多孔腹腔鏡相比更有一定優(yōu)勢,傳統(tǒng)多孔腹腔鏡手術由于開孔較多,對機體有較大創(chuàng)傷[8]。而單孔腹腔鏡選擇臍部正中線作為手術切口,臍中央屬于無彈力的瘢痕組織,選擇臍部的切口不會增加手術瘢痕,利于術后的美觀性;其次臍部處于腹部的中間,利于對盆腔與腹部進行觀察;此外臍部是腹壁的最薄處,腹腔鏡更易置入腹腔且利于操作器械的靈活運作,相應報道顯示[9],單孔腹腔鏡對卵巢巨大良性腫瘤進行治療安全可行,且能顯著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感,術后能獲得理想的美觀性。單孔腹腔鏡首先將腫瘤組織完整剔除置入無菌袋內(nèi),通過臍部單孔切口相比傳統(tǒng)腹腔鏡穿刺孔直徑大的優(yōu)點,取出標本時可將其提拉至臍部,在直視下通過腹部外穿刺放出囊液后縮小囊腫,通過鉗夾穿刺口避免囊液外滲,直到完全取出腫瘤組織,術中創(chuàng)傷性較少,且術后疼痛較輕,能獲取較佳的美觀性,其次降低了多孔多切口導致的腹壁血管受損、切口疝等潛在的并發(fā)癥風險,患者術后能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單孔腹腔鏡能縮短卵巢巨大良性腫瘤患者的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且術后疼痛感較輕,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術后恢復較快,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建議采納。
參考文獻:
[1]孫力,張旋,楊萌,等.經(jīng)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巨大附件良性腫瘤30例[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9,19(4):308-310.
[2]秦琳,魯永鮮,沈文潔,等.經(jīng)臍小切口巨大卵巢囊性畸胎瘤剝除1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9,19(10):958-960.
[3]王慧慧,秦真岳,陳繼明,等.經(jīng)陰道單孔腹腔鏡手術在卵巢良性腫瘤中的應用[J].腹腔鏡外科雜志,2021,26(4):308-312.
[4]樂杰.婦產(chǎn)科學[M].第六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15.
[5]張曉童,陳文倩,南芳芳,等.單孔腹腔鏡與多孔腹腔鏡在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應用的Mate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8,58(46):77-80.
[6]劉俊玲,曹穎,陳繼明,等.微切口單孔腹腔鏡卵巢縫合術的方法初探[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2(5):298-300.
[7]李境,陳莉,侯濤.經(jīng)陰道單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病案,2021,22(2):105-108.
[8]黃榮.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及對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7):1680-1682.
[9]趙立武,董嘉良,趙皤,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內(nèi)分泌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5):2907-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