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奎旭
摘要:目的:重點分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對于腰椎結核患者的康復效果和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10月到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腰椎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觀察組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然后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復發(fā)率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針對腰椎結核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進一步有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這樣可以呈現出更為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使患者的康復療效和治療總有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改善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因此這種方法有更為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腰椎結核;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康復療效
【中圖分類號】R5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069-01
引言
在對腰椎結核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是西醫(yī)西藥等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長期療效,存在一定程度的并發(fā)癥和疾病復發(fā)問題。因此,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有效融合中醫(yī)和西醫(yī)的相關優(yōu)勢,實現中西結合治療,這樣能夠呈現出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和康復療效。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接收的140例腰椎結核患者進行研究,重點分析中西結合治療方式對于該類患者的康復療效?,F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時間段選在2019年10月到2021年2月,選取的研究對象是這個階段我院收治的腰椎結核患者,患者中包括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齡:23至58歲,平均:(36.05±2.71)歲。按照治療方法的差異性,對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有70例患者,對兩組的基礎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有效實施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有針對性地采取用藥方式,所選擇的藥物是異煙肼片,具體的用法用量為每天一次,早上空腹服用0.3克,利福平片0.6克,每天1次,早晨空腹服用。乙胺丁醇片0.75克,每天1次,早晨空腹服用。吡嗪酰胺片0.5克,每天8小時一次口服。護肝片1.4克,每天8小時一次口服。針對觀察組患者而言,是以對照組為基礎進一步實施中醫(yī)中藥治療方法,兩者聯合作用,所涉及的中藥藥方成分主要包括:百部15克,貓爪草30克,白及12克,黃精15克,大貝15克,蜈蚣2條,黃芪25克,黨參15克,茯苓12克,當歸12克,何首烏15克,覆盆子12克,菟絲子12克,生地黃15克,枸杞子20克,五味子12克,金銀花30克,皂角刺15克,焦三仙15克,黃柏10克,玄參12克,川續(xù)斷15克,川牛膝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女貞子20克。水煎,每兩天服用1劑。然后進一步有效實施中醫(yī)竇道局部外治治療方法。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應用自制化腐散,保持治療的持續(xù)性,治療一共7天,等到治療膿盡之后,用自制生肌散收口,外敷自制骨癆膏。治療7天后可以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然后進一步保持用藥的連續(xù)性,維持三個月左右,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腰疼癥狀,消除口干舌燥等相關不良反應。最后進行相對應的診斷和檢測,發(fā)現患者的情況指標和功能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囑咐患者把相關中藥停用,然后進一步維持中藥1個月左右,其療效得到更有效的鞏固,這樣能夠呈現出更加良好的康復和治療效果,從根本上有效規(guī)避復發(fā)情況。
1.3觀察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疾病復發(fā)率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輸入SPSS26.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數據以X2檢驗的形式表示,測量數據以T檢驗中的形式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病復發(fā)率分別為97.14%、1.43%,對照組分別為82.86%、12.86%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療效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在脊柱結核疾病中,腰椎結核疾病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是因為結核桿菌在腰椎部位導致的病變,通常情況下青少年更容易發(fā)生腰椎結核疾病,當前中老年人也比較常見。其中,腰椎結核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腰痛,其疼痛的性質大多數都是酸痛或者鈍痛,通常也伴有比較明顯的壓痛及叩擊痛,在勞累、咳嗽、睡前等相關情況下,會導致疾病程度進一步加重,針對腰椎結核疾病而言,也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神經壓迫癥狀,例如,下腰椎結核會導致患者出現坐骨神經痛,某些患者除了疼痛之外也會出現全身性的反應,例如,出現低熱、盜汗、納差,性欲下降等相關問題,導致患者出現比較明顯的消瘦的情況。在針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有效消除感染病灶、恢復神經功能和防止脊柱畸形?,F在醫(yī)學普遍認為骨骼和關節(jié)結合是比較典型的繼發(fā)性疾病,通常情況下有90%左右的原發(fā)疾病都是在肺部和骨膜之中。在針對腰椎結核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結核所導致的局部病變和其他部位的結合是比較類似的,主要包括三個階段:滲出階段,生長階段和干酪階段,在針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有效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的疾病不同階段的主要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然后進行行之有效的應對和治療,這樣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康復效果,通過調研也可以看出,對于觀察組患者進一步有效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聯合用藥和治療干預,患者所呈現出的治療總有效率和康復療效都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也充分的表明,對于腰椎結核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確實有效的實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有更為明顯的療效,使患者的復發(fā)率得到充分的降低,因此這種方法值得推廣和應用。
4結論
通過上文的分析,能夠顯著看出,在治療腰椎結核疾病患者的過程中,進一步采取中藥西藥和相關中醫(yī)治療方法有效融合的方式,這樣能夠呈現出更為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避免或者減少疾病的復發(fā)率,因此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東旗,申才佳,張敬堂.椎間孔鏡TESSYS技術對腰椎結核伴神經根管狹窄患者療效、VAS及JOA評分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24):70-72.
[2]戚艷,崔榮榮.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腰椎結核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19(1):84-87.
[3]許電,許時良,陳慧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腰椎結核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9,32(5):879.
[4]康成亮.身痛逐瘀湯加減治療腰椎結核的臨床療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5(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