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芳
摘要:思維能力對于任何學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上,語文是一門必須要進行基礎積累的學科,但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則是在更深刻進行學習時,能用自己的思考去完成語文的閱讀與寫作,讀出自己的理解,寫出自己的思想,這才是初中生能夠有效學習語文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如何以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因為思維能力能夠更好的形成現(xiàn)今新課改教學階段格外重視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讓他們以科學的思維邏輯以及更為合理的思考方式在解決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所以,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以及現(xiàn)狀和對策的探究,來找尋到培養(yǎng)思維能力最好的方式與道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形成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意義
初中語文相對小學語文來說,有著相對要求更高一些的知識教授,在課本內(nèi)容中與小學的內(nèi)容是有很多不一樣地方的,如果說小學語文是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啟蒙與鍛煉,那么初中語文就是對更深層次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熟練,初中生們需要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與觀點的輸出,這就與只要完成課文教學并讓學生能夠?qū)W會做題并能夠提升成績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做,那么初中語文教學就完全體現(xiàn)不出它應有的價值,它的本質(zhì)并不止于此,而應該是對學生有著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三觀的形成,以及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引導能力,才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著全面發(fā)展的可能,也就直接更好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1]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探討
1.教師對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不夠敏感
雖然目前來說,很多教師已經(jīng)開始在向著新課改的新教學方式邁進,但由于都是從傳統(tǒng)教學方式走過來的,就造成一些教師還有著以前的習慣,依然認為初中語文科目沒有太多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只有唯一的一個,就是分值較大,教會學生理解題型作答即可,沒有考慮過去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反而是為了保證教學質(zhì)量與方向,還要抑制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走,才能保證在考試的時候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無法體現(xiàn)出語文這門課程的文化優(yōu)勢,作為文科主科,語文應該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它應該能夠教會學生去用語言的表達、文字的寫作,去表達自己對于世界的理解,這就是學生思維能力所能用到的地方。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不科學不合理
正如前文所說,當時教師開始用這種填鴨方式進行教學時,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自然得不到更多的樂趣,他們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下去,教師說什么,學生就應什么,這種“人云亦云”的教學方式雖然能讓他們在應試教育下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對于學生的自主思考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教師并沒有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他們無法運用自己的思維去形成自己對于知識的思想,同時,教師也只是從課本內(nèi)容上進行講解,并沒有帶領學生進行課外生活實踐,這不僅讓他們失去了對于生活對于社會的更多深入了解,也失去了學生形成思維能力的第一時間段。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策略
1.想象力是學生形成思維能力的奠定基礎
如果學生缺乏想象力,那么他們在閱讀課文時,是無法將課文內(nèi)容通過想象表現(xiàn)出來的,同時,他們也無法通過自己的想象力來讓抽象的語文知識具象化,更易于理解,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進去思考問題。例如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對《回憶魯迅先生》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針對課文主題,來讓學生們說出有哪些令他們印象深刻的人物,可以直接表達出來,也可以通過作文的形式寫出來,并提問一些問題,例如課文中魯迅先生的一些動作與神態(tài),蘊含著什么樣的含義,讓學生們自由表達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這就能讓他們引出自己的表達欲望與自主思考,自然也就形成了初步的思維能力。[2]
2.邏輯力是學生形成思維能力的科學核心
雖然初中生靠著想象力能夠?qū)φn文的知識有著初步理解,但想象力所表達的觀點有時候也往往意味著天馬行空且是不符合現(xiàn)實原理的,對于初中生來說,更會是這種情況,所以,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邏輯能力,讓他們能夠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更有條理、作文寫作更加明了、思考問題更加結合實際。例如在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三顧茅廬》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課文的自學,對整個內(nèi)容有一定的理解,并讓他們自行概括三顧茅廬具體說的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里面有哪些語句或者詞語是他們印象深刻的,也可以一并記下來,也可以進行延伸拓展,比如跟學生們提問,為什么當時劉備一定要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能夠在哪些方面幫助到劉備?諸葛亮又看中了劉備哪些地方?以這些問題來激起學生的思考與討論,而教師在其中進行靈活引導,既能讓他們有基于實際問題的思考,也能保證他們的回答不至于會偏離太多,自然會讓學生們有更好的總結能力與通過表明看本質(zhì)的理解能力,這些都是屬于思維能力的一種。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有了一定基礎積累后,對于語文知識有更進一步了解與掌握的關鍵時期,初中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將幫助他們能夠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并且能轉(zhuǎn)化為自己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的形成能夠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更佳的培養(yǎng),促進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玲.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0):82-83.
[2]趙成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