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壯
(焦作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焦作 454172)
結核?。╬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通過侵及多種器官降低局部免疫力。其中,肺結核是結核病最常見的感染類型,患者因密切接觸結核病導致結核菌感染,臨床上表現(xiàn)出渾身乏力、胸痛、低熱、咯血或消瘦,還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癥狀[1,2]。成年群體的結核病多為繼發(fā)性肺結核,目前所采取的痰涂片、肺部影像學等醫(yī)學檢查手段對肺結核的診斷效能不高,因而需要探尋更加簡便、準確的檢查手段。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一種人體腔上皮細胞糖蛋白,目前臨床上將之作為某些癌癥疾病的腫瘤標志物,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在初診階段常見CA125水平出現(xiàn)不同程度波動[3,4]。補體C9是血液11種補體成分之一,其含量與人體各免疫機能密切相關,可用于臨床檢測免疫力水平。本實驗選取74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患者的各項影響因子,探究患者CA125、補體C9水平對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診斷效能,為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提供相應數(shù)據(jù)支持。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74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范圍為42~70歲,根據(jù)是否侵及胸膜分為甲組(侵及胸膜組,42例)和乙組(未侵及組,32例)。納入標準:⑴所納入患者經(jīng)本院確診,均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對肺結核疾病的診斷標準[5];⑵兩組患者均為初次治療肺結核;⑶經(jīng)痰涂片、痰培養(yǎng)檢測發(fā)現(xiàn)至少一項肺結核檢查指標為陽性;⑷甲組患者經(jīng)胸部CT掃描,結果顯示肺實質(zhì)病灶病變,且浸潤累及臟層胸膜。排除標準:⑴患者近期內(nèi)接受過抗生素類治療;⑵患者患有其他類型惡性腫瘤疾病,或存在自身免疫缺陷;⑶甲組患者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且伴有胸腔積液或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胸膜粘連情況。本次試驗已征得本院醫(yī)學倫理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實驗目的及相關內(nèi)容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massindex,BMI)。痰培養(yǎng)標本采用涂片法檢測,用MGIT960培養(yǎng),在痰菌檢查中涂片和MGIT960培養(yǎng)陽性項目數(shù)量不得低于1。兩組患者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ml,以3000r/min離心后置于-80℃環(huán)境中待用[6,7]。檢測兩組實驗對象空腹靜脈血中的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并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檢測血清CA125,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補體C9水平,試劑盒均來自合肥萊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涂片法分析γ干擾素釋放試驗分析技術(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T—N不低于14 ng/L不低于N/4時判定為陽性[8]。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行Fisher切確概率分析法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行獨立樣本t檢驗;痰菌檢驗與血清CA125、補體C9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ALB、Hb、PA、白蛋白、IGRA與血清CA125、補體C9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診斷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評估,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為0.7~0.9時有一定診斷價值,AUC>0.9診斷價值較高,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 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BMI、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者的痰菌檢驗陽性例數(shù)、血清CA125、補體C9水平顯著高于乙組,而ALB、Hb、PA、白蛋白、IGRA水平顯著低于乙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比較[n(%),]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的比較[n(%),]
基線資料 甲組(n=42)乙組(n=32)Fisher/t值P值性別比例(男/女)年齡(歲)BMI(kg/m2)痰菌檢驗(陽性/陰性)ALB Hb PA白蛋白(g/L)血紅蛋白(g/L)IGRA(ng/L)血清CA125(kU/L)補體C9(mg/L)19/23 52.19±7.86 22.54±4.51 25/17 39.14±6.41 127.09±18.25 168.26±63.73 36.02±3.54 132.48±30.39 203.85±39.67 37.70±10.28 230.22±28.74 15/17 51.13±7.42 23.60±2.77 4/28 46.52±7.14 139.39±14.21 244.84±64.86 46.98±5.50 140.04±27.27 291.45±37.23 16.37±5.32 125.05±11.88 Fisher 0.589 1.171 Fisher 4.671 3.152 5.082 10.403 1.108 9.662 10.686 19.448 1.000 0.558 0.246<0.001<0.001 0.002<0.001<0.001 0.272<0.001<0.001<0.001
2.2 各影響因素與血清CA125、補體C9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痰菌檢驗與血清CA 125、補體C9呈顯著負相關(r=-0.418、-0.507,P<0.01);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ALB、Hb、PA、白蛋白、IGRA均與血清CA125呈顯著負相關(r=-0.440、-0.505、-0.522、-0.460、-0.417,P<0.05),ALB、Hb、PA、白蛋白、IGRA均與補體C9呈顯著負相關(r=-0.474、-0.591、-0.494、-0.605、-0.536,P<0.01)。見表2。
表2 各影響因素與血清CA125、補體C9相關性分析
2.3 血清CA125、補體C9診斷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的效能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CA125、補體C9診斷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AUC為0.810、0.804;以ROC曲線靠左上方約登指數(shù)的最大切點作為最佳臨界值(CA125為28.630 kU/L,補體C9為213.855 mg/L),該點診斷敏感度、特異度:CA125為50.0%、77.5%,補體C9為71.4%、78.1%,具有一定診斷價值。
將CA125、補體C9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通過回歸系數(shù)得出聯(lián)合數(shù)據(jù)=CA125+(0.048/0.196)*補體C9。進一步ROC曲線顯示,聯(lián)合診斷AUC為0.857,敏感度、特異度為79.0%、90.6%,均高于CA125、補體C9單項檢測,提示聯(lián)合診斷價值較高。見表3、圖1。
圖1 血清CA125、補體C9水平及其聯(lián)合診斷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ROC曲線
表3 血清CA125、補體C9水平及其聯(lián)合對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診斷價值
肺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結核病,由于結核菌對藥物具有耐藥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藥菌發(fā)展形成,也可由在人體中單獨使用一種抗結核藥而較快產(chǎn)生對該藥的耐藥性,進而獲得耐藥菌[9,10]。肺結核患者一般都有密切接觸結核病史,可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咳嗽、胸悶甚至咳血等癥狀。肺結核疾病結核菌可破壞人體免疫功能,若能及時診斷發(fā)現(xiàn)并給予恰當治療,大部分患者均可痊愈[11]。因此,提高肺結核患者早期診斷效能顯得尤為重要。
本實驗通過分析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患者的各項影響因子,探究其對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診斷的應用價值。本實驗分析患者的基線資料,結果顯示,肺結核病灶是否侵及胸膜與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BMI、血紅蛋白水平無顯著差異相關,但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組患者的痰菌檢驗陽性例數(shù)、血清CA125、補體C9水平顯著高于肺結核組,ALB、Hb、PA、白蛋白、IGRA水平顯著低于肺結核組。該結果表明,結核病灶侵及胸膜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痰菌檢驗、結核分枝桿菌而非牛分枝桿菌表達、血清CA125、補體C9等指標均與肺結核組患者存在顯著差異,可對以上指標進行進一步相關性檢測[12,13]。CA125是可與單克隆抗體OC125結合的一種糖蛋白,無法在正常卵巢組織中檢測,但可見于上皮性卵巢腫瘤血清,也可在胸膜間皮感染后的非特異性刺激下檢出。因此,甲組患者血清CA125顯著升高表明累及胸膜上皮,而乙組患者不累及胸膜,其血清CA125水平要顯著低于甲組[14]。補體C9屬于血液11種補體成分之一,是補體膜攻擊復合物(MAC)家族的一員,經(jīng)過病原體刺激與其他補體結合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和細胞裂解素,誘導產(chǎn)生細胞膜上孔洞。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補體C9在肝臟器官中產(chǎn)生,作為整個補體通路的最后成分在血漿中循環(huán),一旦肝臟等排毒功能和免疫功能遭到攻擊,可導致血漿中補體C9升高[1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的補體C9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群體(0.05-0.062g/L),與上述結論一致,且甲組C9水平顯著高于乙組,表明活動性、侵及胸膜性肺結核患者的補體C9比穩(wěn)定性肺結核水平更高。
為分析患者營養(yǎng)程度、免疫功能和痰菌檢驗與血清CA125、補體C9之間的關系,本實驗對上述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痰菌檢驗與血清CA125、補體C9呈顯著負相關,ALB、Hb、PA、白蛋白、IGRA與血清CA125呈顯著負相關,ALB、Hb、PA、白蛋白、IGRA與補體C9呈顯著負相關。這說明,甲組患者累及胸膜和淋巴結功能,機體感染結核分支桿菌后產(chǎn)生復雜的生理清除反應,以此維持機體正常運轉(zhuǎn)。而血清CA125、補體C9從肺結核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免疫和病菌侵入等方向可表現(xiàn)出其具體病菌清除程度和機體生理恢復狀態(tài)[16]。此外,經(jīng)ROC曲線分析,血清CA125、補體C9診斷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的敏感度、特異度均較高,二者聯(lián)合診斷的敏感度為79.0%,特異度為90.6%,表明兩種指標聯(lián)合對肺結核侵及胸膜的診斷效能較高。
綜上所述,血清CA125、補體C9水平與肺結核患者的機體營養(yǎng)、免疫等狀態(tài)有關,且對肺結核侵及胸膜具有較高診斷效能,可作為肺結核病灶侵及胸膜早期病情的評價指標。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缺陷,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樣本量較少,且尚未納入兩組實驗對象的各項炎性指標、T細胞免疫等因子于血清CA125、補體C9進行相關分析。因此,為獲取更加全面的數(shù)據(jù)資料,還需擴大樣本和實驗規(guī)模做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