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娜
◆摘? 要:《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走出狹隘的語文觀,加強與其他學科、生活的聯(lián)系,并通過資源的開發(fā)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抓住語文內(nèi)涵。如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突破時空限制,做好課外資源的拓展和延伸,以為語文課堂注入新鮮活力?;诖?,文章探討了拓展式語文教學的實施路徑,以希望在有效教學策略的推動下拓寬學生視野范圍,豐富學生內(nèi)心世界,并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初中語文;拓展式教學;有效研究
拓展式教學以提升學生語文素質(zhì)為目標,以教材為基礎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拓展式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從語文學科走出來,不斷的向其他學科、生活延伸,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一、拓展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拓寬學生知識層面
開展拓展式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立足文章背景,一方面為學生介紹作者的信息、創(chuàng)作的背景,以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的寫作情感和風格。另一方面拓展文章的寫作背景,包含原因和背景等。拓展式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語文課堂,還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使他們真正的融入到教學課堂中來。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首先為學生介紹作者的信息,包含作者的生平游歷、獲得的榮譽、所寫文章的特點等等,以為他們準確把握“濟南的冬天”并為這篇文章的學習做好前期鋪墊。其次,為學生介紹文章習作背景:作者在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中文講師,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的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再次,指導學生結合文章寫作背景閱讀文章,說一說濟南的冬天的特別之處,并對文章題目進行拓展,以幫助學生把握住文章表達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拓寬了學生知識層面,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了新知識學習中。最后,教師設置問題:文章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并鼓舞學生思考文章給自己的寫作啟示。
二、加強與生活聯(lián)系,適當拓展語文資源
語文是一門包含世界萬物的學科,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作者對生活的所感、所想,這說明語文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加工。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文章,教師可以以生活為背景開展拓展式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巧用生活元素,比如自然風景、當今社會現(xiàn)象,以促進學生觀察力、感悟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學《貓》這篇文章的時候,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幫助他們準確把握文章情感,教師要進行適當拓展。首先,引導同學們討論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的特征,包含外形、習性,并分析自己喜歡它的原因。其次,教師為學生展示小貓玩耍、睡覺的圖片,并詢問:大家喜歡那種狀態(tài)的小貓?原因是什么?讓學生結合自身認知開展交流。最后,教師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本節(jié)內(nèi)容的文章,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劃分文章段落,并通過分析總結每部分的主旨,以讓學生對文章有全面的把握。在課下,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堂學習的知識,并鼓舞大家收集、歸納飼養(yǎng)小寵物的小常識,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可以讓學生真切感受學習的樂趣,并保持持續(xù)學習的熱情。
三、拓展教學內(nèi)容,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推動下,開展拓展式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需要教師立足語文文章進行內(nèi)容的拓展,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明確文章體裁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比如在散文教學中,帶領學生探究景物描寫特征和方法;在小說學習中,對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繪開展分析,以提升語文教學的針對性。
例如,小說《社戲》,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思想內(nèi)容以及文章用到的表達方式,以體會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理解文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然后帶領學生回憶學過的小說,并引導他們回憶小說中運用到的描寫手法以及作用,以完成教學的初步拓展。在拓展式教學中,小說的研究重點是分析文章用到的描寫手法和主題思想,并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感受作者描繪的文化生活,閱讀分析小說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人物進行分析,以把握文章主題。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再讀文章,并提出問題:人物運用的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文章作者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文化生活,你自己家鄉(xiāng)文化習俗有哪些?最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進行分析,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四、拓展文章主題思想,深化學生的理解
為了將拓展式教學落到實處,教師可以以文本為切入點,不斷拓展文本思想,一方面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分析和研究文章細節(jié),以深化學生對主題的感悟,另一方面為學生推薦同類主題的文章,在拓寬學生視野范圍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學《再塑生命的人》,文章體現(xiàn)了兩個主題思想,首先,教師鼓舞學生閱讀、總結,然后鼓舞學生總結主題思想并感受文中教師的愛以及獨特的教育方式;學習海倫自強不息的精神,深刻體會她對生活的熱愛。然后,教師要引領學生細細品讀文章,分析老師對海倫的影響,文中哪部分內(nèi)容可以體現(xiàn)?為什么文章主題為“再塑生命的人”,他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以通過問題解讀、細化,讓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最后,基于文章主題,進行主題拓展活動,為學生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并深刻體會莎莉文老師在海倫心中的地位。此外,教師還可以鼓舞學生自主閱讀,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查閱資料,開展自主閱讀,并從中獲得啟發(fā),養(yǎng)成勇敢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
五、結束語
拓展式閱讀是新課改深入發(fā)展的結果。教師只有樹立“大語文”觀,走出狹隘的書本,積極整合外部資源,才能豐富學生語文知識,才能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梅.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實施途徑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5(27):8-8.
[2]林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拓展性教學[J].讀書文摘,2016(3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