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 王蕊 李文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4741
摘? 要:開展質量分析工作是推進質量體系改進和保證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手段,本文結合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在開展基層質量分析工作方面的一些實踐經驗,從質量分析工作現(xiàn)狀入手,分析當前存在的不足,從措施方面淺述如何加強基層質量分析工作,確保質量分析工作取得實效,實現(xiàn)成果固化的同時,有效踐行航天精細化質量管理的相關要求。
關鍵詞:質量分析 精細化管理 質量體系改進 產品質量
中圖分類號:F27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3(c)-0160-03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alysis Work at the Basic Level
YU Yue? WANG Rui? LI Wen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Carrying out quality analysis work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quality system improvement and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This article combines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n carrying out basic-level quality analysis work,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quo of quality analysis work,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existence In terms of measures, it will briefly describe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alysis work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analysis work achieves practical results, and realize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results, while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aerospace fine qu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Quality analysis; Refined management; Quality system improvement; Product quality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和“質量強國”的目標,為航天發(fā)展和質量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航天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集團公司在總結和分析近年來航天型號質量管理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2011版《航天型號精細化管理要求》進行了修訂,發(fā)布了2017版《航天型號精細化質量管理要求》,其中對質量分析工作的要求從以往的“面向產品”轉変為“面向問題產品、面向工作流程、面向組織建設”(簡稱“三個面向”),這無疑對質量分析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踐行航天精細化管理,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建立了完備的質量分析工作機制,質量分析意識深入人心,參與氛圍濃厚,在探索如何加強質量分析,保證質量分析工作的有效性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能夠確保質量分析工作真正取得實效。
1? 質量分析工作現(xiàn)狀
1.1 建立質量分析工作機制
為規(guī)范質量分析工作,研究所結合上級要求制定了質量體系文件Q/WB·G(2)101《面向產品質量分析工作實施細則》,從工作職責、工作程序、會議內容、會議要求等方面對質量分析工作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在執(zhí)行過程中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對文件進行動態(tài)更新。例如,2017年至今,根據《航天型號精細化質量管理要求(2017版)》,國軍標9001C及集團公司Q/QJA 709《“三個面向”質量分析工作指南》的相關要求,修訂了《面向產品質量分析工作實施細則》,將“三個面向”具體要求納入到了體系文件,修訂后的體系文件明確規(guī)定,型號產品發(fā)生的所有質量問題,均應開展“三個面向”質量分析工作,對重大質量問題、重復性質量問題等方面要開展質量專題分析工作。各部門和班組依據所體系文件,建立了部門和班組質量分析工作三層次文件,各級質量分析工作機制完備。
1.2 分級開展質量分析工作
研究所質量分析工作按所級、部門級、班組級3個層級開展。所級質量分析會按月開展,重點針對不合格、更改單、技術通知單、技術評審、質疑單等質量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以產品質量問題為出發(fā)點,聚焦問題多發(fā)產品,從“三個面向”維度開展質量問題案例剖析,查找問題背后的隱患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并落實改進措施,會后形成會議紀要,對待辦事項實施閉環(huán)管理,確保了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提高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1]。
部門級質量分析會每半月召開一次,根據部門性質,針對與本部門相關的質量問題、不合格、設計(工藝)更改、異常現(xiàn)象等情況及部門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產品實現(xiàn)具體流程和班組能力為切入點,將產品研制技術文件、作業(yè)文件與第三層次文件、標準與規(guī)范等方面工作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對相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識別、分析和改進[2]。
班組級質量分析會每周召開一次,根據本班組發(fā)生的質量問題、不合格品、設計(工藝)更改、異?,F(xiàn)象等進行總結分析及崗位標準規(guī)范與質量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學習,結合班組生產任務及特點召開質量分析會。
2? 質量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各級質量分析會開展情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質量分析內容寬泛,質量分析的角度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深度,同時與科研生產實際有效性結合不足,對質量分析會的監(jiān)督檢查不夠深入等等。
3? 加強基層質量分析工作的措施
3.1 精準策劃各級質量分析的主題與重點
所級質量分析會:根據年初制定的質量工作要點,結合上一年度質量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全年質量分析會主題開展策劃,明確每期會議主題和重點發(fā)言部門。會上除了針對常規(guī)質量數(shù)據信息進行分析外,重點圍繞當期會議的主題進行,重點發(fā)言部門要結合主題深入剖析,其他部門補充發(fā)言[3]。例如,針對設計更改中存在更改單填寫不規(guī)范、更改反復等問題,組織設計部門進行設計更改專題分析,同時開展技術狀態(tài)控制專題培訓;針對科研生產現(xiàn)場管理不規(guī)范的問題,組織生產部門梳理現(xiàn)場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并明確改進措施;針對軟件研制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及第三方評測問題開展軟件專題分析等等。
部門和班組級質量分析會:為了提高質量分析會的實效,讓分析內容更細化和具體,引導班組質量分析結合當前實際工作開展,研究所針對不同類別的班組制定了不同的會議議題,在每月月初發(fā)布。每期議題由固定議題和附加議題組成,固定議題根據體系文件的內容制定,具體分析內容見表1。附加議題則根據所當前實際工作制定,如所內外發(fā)生的質量問題典型案例、舉一反三信息、新發(fā)布的各級規(guī)章制度、標準規(guī)范以及其他需要上傳下達的內容,都納入附加議題,每項議題適用范圍能夠精準到具體班組。
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每類班組質量分析會開展起來有內容、有重點,能夠契合班組實際開展,做到有的放矢。部門級質量分析會的議題跟班組質量分析會議題類似,從部門角度開展分析或學習。通過這種發(fā)布會議議題的方式,有效指導了各級質量分析工作有序開展。
3.2 召開跨部門/班組、跨專業(yè)的質量分析會
產品從設計到生產,中間經歷了多個環(huán)節(jié),各部門、班組間開展的業(yè)務彼此互相關聯(lián),一件產品發(fā)生質量問題,很難說就一定是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更多時候需要從產品實現(xiàn)的全過程或者部分過程來分析,因此,召開聯(lián)合質量分析會是近年來研究所一直在積極推行的方式,它摒棄了以往質量分析會“單打獨斗”的模式,讓不同專業(yè)、不同崗位的成員能夠面對面交流,從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互相關聯(lián)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分析,從不同專業(yè)角度深層次查找原因并解決問題,如設計班組和工藝班組、生產班組和檢驗班組等,通過召開聯(lián)合質量分析會,分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拓展了,對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3.3 加強質量分析工作監(jiān)督檢查
研究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會議待辦事項跟蹤系統(tǒng),對所內各項會議待辦事項進行追蹤閉環(huán)管理。所級質量分析會待辦事項納入該系統(tǒng),從會議紀要發(fā)布到待辦事項閉環(huán)(需要上傳完成的證明材料),接受所內各級監(jiān)督[4]。
轉變部門和班組質量分析會的檢查方式,由以往的專項審查(如內、外審、體系評估等)變?yōu)槊吭聦m棛z查。由綜合質量管理人員負責,每月對部門和班組質量分析會開展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每月初綜合質量管理人員收集上月所有部門和班組的質量分析會記錄,逐一檢查并給出檢查結論,編制形成質量分析會檢查報告,對工作開展較好的部門或班組發(fā)掘和提煉工作亮點,對存在問題的部門或班組提出改進建議,檢查結論納入所級質量分析報告,并在會上進行通報。此外,綜合質量管理人員還要定期選取一線班組,參與班組質量分析會,通過實地深入了解和指導質量分析會開展,聽取各方建議和意見,對提升質量分析會效能起到了積極作用。
3.4 調動全員參與質量分析工作的積極性
為了強化“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跟一顆星(船、器)的成敗密切相關”的責任意識,樹立“一次把事情做對”的質量意識和“零缺陷”理念,研究所積極營造全員參與質量分析、全員講質量的氛圍。首先所領導率先垂范,定期深入一線部門和班組參與質量分析會,與基層員工面對面分析問題,探討質量工作,既為做好所層面質量決策掌握了第一手信息,又為全員重視并積極參與質量分析工作做出了表率和正向引導[5]。
此外,每年策劃開展各項活動,營造全員積極參與質量分析與改進的氛圍。以近期開展的質量專項工作為例,為進一步強化全員質量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促進全員講質量,研究所策劃了“喚醒身邊的意識”微案例征集活動。各部門和班組通過開展質量分析會,集思廣益,總結提煉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意識弱化典型案例,梳理出了技術文件審簽、設計更改、不合格品控制、現(xiàn)場管理、外協(xié)驗收等覆蓋科研生產管理和產品研制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典型案例共計200多個,研究所總結提煉部分典型案例,通過“微漫畫”+“貼心小提示”的形式通過網絡向全員推送,達到常看常醒、常看常新的警示教育效果。
3.5 重視質量分析成果固化
開展質量分析工作的目的是發(fā)掘產品實現(xiàn)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查找體系中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制定或完善相關標準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實現(xiàn)質量分析成果的固化,達到體系持續(xù)改進的目的。
研究所重視質量分析會成果的固化工作,要求每個設計或工藝班組每月針對質量問題或薄弱環(huán)節(jié)至少形成一項有效措施加以落實,并以文件形式(如標準、三層次文件、技術文件、報告、圖紙、設計文件、工藝文件等)進行固化,并且要求各班組在每個月的質量分析會記錄中記錄相關信息(包括問題、措施及相應的文件信息)[6]。所內則通過定期開展部門和班組質量分析會成果交流、部門和班組三層次文件評優(yōu)等活動將質量分析會成果進行分享和推廣。
4? 結語
集團公司和五院提出面向產品質量分析工作已10年有余,研究所嚴格執(zhí)行上級要求,通過扎實開展各級質量分析工作,為實現(xiàn)質量體系持續(xù)改進,提升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對當前集團公司高強度、高密度發(fā)射任務,為適應“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fā)展要求,研究所在開展質量分析工作方面還要繼續(xù)深入研究,進一步加強與兄弟單位的交流與學習,借鑒同行經驗,繼續(xù)強化質量分析工作的有效性,推動質量分析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圓滿完成各項科研任務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趙振平.航空機載產品試驗件研制項目進度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7.
[2] 王信潔.S公司產品質量與可靠性基礎管理流程優(yōu)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7.
[3] 柳斌.A研究所電源事業(yè)部質量管理體系優(yōu)化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9.
[4] 范漪萍.一種協(xié)同辦公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17.
[5] 張夢蝶.基于扎根理論的企業(yè)價值觀管理過程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6] 秦斌賢.CF公司班組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