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數學事物的觀察、數學問題比較、數學信息的準確提取與分析,以及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與運用的素養(yǎng),提高有效學習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邏輯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一些學生在認識和解決數學問題時的思維比較線性化。如在一些簡單的應用題中,他們不能認真審讀題目、找不全或找不準數學信息,不會精準理解題目設問的意圖,實施有效的解決方法,多是跟著感覺簡單地進行計算,結果有一些小的思維轉換就掉進問題陷阱中。這主要是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不到位造成的。在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教學中,我們尤其要重視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訓練和培養(yǎng)呢?
一、聯系生活,突出實驗數學活動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數學認知興趣,注重情感調動,多引導他們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并在具體內容的教學中聯系生活,引發(fā)學生認識與思考,并多讓他們通過數學實驗活動提升方法和思維運用的效果。如“上學時間”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幾天上學途中所用時間的記錄、分析和整理,形成一定的時間意識,獲得一定的數學描述、整理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先給學生提前布置任務,請家長幫助做上學時間記錄,然后在收集數據之后,嘗試完成教材表格??梢孕〗M合作,小組內進行了解、分析和深入思考,探討不同日期到校時間的差異以及為什么有差異、差異說明了什么問題等。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整理,得出一些統(tǒng)計思維和方法。
二、重視訓練,通過解決數學問題開拓思維
小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中出錯,可能是基礎知識不牢固,或者是對問題的認識、理解和方法使用上出現了偏差。在涉及一些思維方法培養(yǎng)的學習內容時,要加強基礎知識、能力獲得之后的訓練與提升。如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中,學生常常不知道怎么割補。我們先通過典型題訓練,如三角形與梯形的組合、三角形與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組合,三角形與圓或者與半圓的組合,讓學生在訓練中提升觀察和分析能力,不斷訓練他們將組合圖形切分成可以計算的常見圖形的方法,并進行總結。如此,學生再遇到這樣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運算中就能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從而形成如何確定是哪些圖形的組合,如何切分,如何確定邊、高或者半徑等,如何最簡便地切分等思維順序,在割與補的選擇中找到捷徑,快速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在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我們要重視引導學生對類型化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的認知和掌握。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知識的豐富、題型的轉化,力求讓學生在解決一道題后,形成一類問題的解決思維,并不斷訓練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提高數學學習素養(yǎng)。如劃歸思想,如雞兔同籠題:已知在同一籠子里,共有30只雞與兔,合計有88只腳。那么,籠中雞與兔各有多少只?這里,我們知道雞有2只腳,兔有4只腳,如果30只都是雞的話,應該有60只腳,多出來的28只腳是兔的。而兔的其中兩只腳已經被算過了,那么兔的只數是28÷(4-2)=14,即14只兔。這里用到的是轉化思維,而相似的問題比較多,在類型問題的解決中,我們可以將其劃歸為雞兔同籠題,用假設思維進行解決。
另外,我們在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中,還要注意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通過微課實施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微課對新學的、需要學生掌握的某個知識點進行指導。如在“分類與整理”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將生活中常見的分類與整合的情境展示出來,讓學生觀看服裝店中不同的衣服,如上衣、男褲、女褲和裙子等的排列、擺放;在觀察中思考其是如何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類?在交流討論中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分類和比較的邏輯思維。當然,我們還可以使用微課詳細而明晰地呈現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訓練和提高他們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和發(fā)展。通過嚴密、嚴謹的邏輯思維訓練,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問題解決中形成一定的思維方法,從而能夠從數學視角審視數學問題,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數學信息提取能力、數學關系的建立和分析能力,進而知道如何運用數學計算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薛詠梅.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20(6).
[2]姬玉鳳.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智力,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