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陳威名 陳騰蛟 王曉薇 王思若 陳廣鳳
摘 要:為推進景觀工程課程實驗教學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該文探討了景觀工程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了引入景觀模型制作等教學改革措施,并介紹景觀模型制作中主要景觀要素的制作方法,使學生從平面圖形走向立體設計,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yè)能力的提高,為培養(yǎng)符合未來社會高速發(fā)展的園林景觀設計人才服務。
關鍵詞:景觀工程;模型制作;實驗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TV8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2-0170-02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Model Making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urse
ZHANG Kun et al.
(1De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Ecolog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zhou 253023,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experiment course,and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problems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 landscape model. Mean while, the main landscape elements in the landscape model making method were introduced. Flexibl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ere provided by moving from a flat figure to a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for the students, which coul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rough this paper, landscape design talents in lin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were cultivated.
Key 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Model-making;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景觀工程課程是本科院校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風景園林專業(yè)以及城鎮(zhèn)規(guī)劃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同時又是橫跨工程技術和藝術設計兩大專業(yè)門類的綜合課程,也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風景園林師“五大專業(yè)觀”的關鍵課程之一[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各類景觀工程要素,掌握景觀工程設計和施工圖以及園林工程施工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景觀工程實驗是該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任務,推動景觀工程課程及其它專業(yè)核心課程和景觀行業(yè)真正接軌,并使學生畢業(yè)后成為行業(yè)人才的關鍵所在。
現(xiàn)在很多學高校都開設了景觀工程的實驗課程,但是大多數(shù)學校都墨守成規(guī),即在實驗過程中一味地讓學生通過圖紙來掌握景觀設計的方法,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景觀模型制作通過對景觀組成要素單體的增減、群體的組合及拼接為手段來探討及修改設計方案,從而完成園林景觀設計的立體效果圖[2]。因此,本文探討景觀工程課程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引入景觀模型制作新的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平面圖形走向立體設計,旨在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1 景觀工程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
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繪制施工圖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場地、給排水、園路、水景、假山和供電設計等施工圖的繪制[3]。在以往傳統(tǒng)景觀工程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1.1 實驗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傳統(tǒng)的大學實驗教學模式依然是教師首先講授實驗內容的理論知識,其次演示實驗步驟,最后學生進行實驗。這種模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導致學生對實驗的原理和細節(jié)不夠重視。
1.2 實驗項目設置陳舊 實驗項目內容的設置陳舊固化,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導致很多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主動學習意識淡化,被動地接受實驗課程,消極完成實驗任務,實驗效果和成績都不甚理想。加之景觀工程實驗主要又涉及到工程施工圖的設計、校正和規(guī)范等內容,單調、抽象和復雜。因此,如何靈活設置實驗內容,吸引學生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接受、主動發(fā)揮成為實驗教學內容設置的難題。
1.3 實驗內容跨度大,工種多,操作難度較大 景觀工程實驗課程主要包括場地工程、給排水設計、水景設計、園路設計、和假山設計等多項內容,涉及水、電等多個工種。課程希望通過這些實驗,使學生能夠將園林中的水體、植物、山石、道路及景觀小品等這些景觀要素整合在一起,體現(xiàn)設計效果,從而掌握景觀設計方法及提高專業(yè)設計技能,這恰恰增加了實驗的復雜性和難度。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完成實驗內容并融會貫通,對實驗課程教學方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
2 景觀工程實驗教學改革-景觀模型制作
景觀模型是將園林中的水體、植物、山石、道路及景觀小品等用各種材料,按一定比例制作,表現(xiàn)出來的園林立體效果圖。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從平面圖形走向立體設計。景觀模型制作可分為資料收集、設計構思、模型制作3個階段,是1項將設計理念綜合美學、工藝學及科技等學科的知識與創(chuàng)造力有機結合的創(chuàng)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資料收集、設計構思和實踐動手能力。
2.1 模型制作原則
2.1.1 環(huán)境景觀的寫意原則 表現(xiàn)環(huán)境景觀的要素,例如大樹和花草的顏色時,應該集中在審美感受上,從現(xiàn)實中的景物中捕捉“神似”到景物模型中,從而增強模型外觀審美質量。
2.1.2 環(huán)境景觀的綠化原則 綠化環(huán)境在整個景觀模型中所占比重比較大,是景觀模型制作的重點。在材料、顏色等的選擇上應該突出視覺效果,可適當夸張,以美觀為主。
2.1.3 建筑物模型的柔性控制原則 建筑模型的設置上,模型的顏色和紋理要輕盈和弱化,達到最大程度的藝術審美效果。
2.2 模型制作流程
2.2.1 總體規(guī)劃 總體規(guī)劃是指在景觀模型制作之前,對制作景觀模型的順序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將整合的各類園林景觀要素從整體分解為園路廣場、植物、景觀構筑物及景觀小品等單一景觀要素,確定制作順序避免因先后順序而導致的返工或材料的浪費,確保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制作任務[4]。一般制作時的制作順序是先地面后地上,先大部件(例如構筑物)后小部件(如雕塑、指示牌等)。
2.2.2 材料準備 制作景觀模型的材料包括:塑料板、顏料、草粉、仿真草皮、綠地粉和泡沫塑料、白膠、石膏、有機玻璃等。
2.2.3 基座制作 根據(jù)制作的對象來確定模型基座的大小,利用塑料板等制作,其邊框的高矮應視模型中地形的高低來確定。為了提升景觀模型底盤的效果,也可以采用珠光灰有機玻璃板邊或者木邊外包ABS板邊,底盤的色彩效果可以根據(jù)設計意圖進行選擇使用。
2.2.4 地形制作 在基座的地板上表明各地形(園路、山體、廣場等)的位置,然后把園路、山體、廣場等景觀要素分別用各自的材料制作。
2.2.5 景觀構筑物與景觀小品制作 景觀構筑物是景觀模型的主要構圖要素,其制作要求精細程度較高,構筑物模型的主體造型以及材料的顏色和紋理追求質感,最大限度體現(xiàn)空間感和建筑色彩感等。在景觀模型中,園路燈、路牌及景觀小品等具有豐富、活躍、點綴環(huán)境的作用,其制作可用成品擺件,也可用石膏、橡皮泥等自備材料通過堆積和塑型來制作。
2.2.6 景觀綠化環(huán)境制作 綠化環(huán)境在整個景觀模型中所占比重比較大,是景觀模型制作的重點。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包括草地、樹木、樹籬、花壇等。就其綠化的總體而言,既要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風格又不要破壞與其它景觀要素特別是構筑物主體間的關系。用于景觀模型綠化環(huán)境制作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植絨紙、即時貼和綠地粉等,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類型的成型綠化材料可以應用。我們在選擇綠地顏色時,橄欖綠或深綠較為適宜,因為深色調會顯得較為穩(wěn)重,而且還可以增強與其它景觀要素特別是景觀構筑物之間的對比,所以大面積的綠地、樹籬等顏色一般選用的是深色調。
2.2.7 水景與園路制作 景觀模型中少不了水景,其主要分為水面制作和水景制作??梢韵仍谀P鸵?guī)劃好的位置挖出水面的形態(tài),在臺面夾板下面反貼一層湖藍色有機玻璃,也可以用樹脂(或仿真水)澆注在事先切挖好的形體內,這種方法制作的效果更加逼真[5]。道路制作也是景觀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模型中的園路制作既要簡單明了,同時又要反映道路的高差。根據(jù)園路的不同功能,選用不同質感和色彩的材料,以層次上的變化來增強園路的效果。園路可以劃分為主路,支路及游步路等,在顏色選擇上一般統(tǒng)一選用灰色調,對于主路,支路及游步路等在模型中的區(qū)分用在灰色調的基底用明度變化來區(qū)分。最后,添加模型名稱及指南針、比例尺、設計單元全名等信息,并對模型做最后的整體完善。
3 結語
本文探討景觀工程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了引入景觀模型制作改革措施,并介紹景觀模型制作中主要要素的制作手法,使學生從平面圖形走向立體設計,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yè)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園林景觀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濱誼.風景園林學科專業(yè)哲學—風景園林師的五大專業(yè)觀與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J].中國園林,2008(1)12-15.
[2]陳生香,范冬英.園林模型制作課程教學改革及向園林專業(yè)滲透的探討[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0,30(5):72-74.
[3]唐世斌,黃麗莎,陶世紅,等.“園林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園藝文摘,2013,6:213-214.
[4]孫海姣.沙盤模型制作的前期規(guī)劃[J].設計,2014(2):77-78.
[5]張濤,梁月華.園林模型中假山·水池模型制作方法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7):2045-2046.
(責編:王慧晴)